论语学习第262天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可以做到,而他不改换父亲的旧臣和父亲的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我们能够从中看到曾子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他不常说“我如何如何”,他说的都是“吾闻诸夫子”——我曾经听夫子说。

夫子说,“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庄子叫仲孙速,是鲁国的贵族。孔子夸奖他,说在孝的方面,其他事情大家尚且都能够学到,最难得的是,父亲遗留下来的老臣,他都能够继续任用;父亲所制定的各项政策,他都能坚持执行。

这也印证了之前讲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和曾子都比较推崇这样的人。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译文:孟氏让阳肤担任掌管刑罚的官,阳肤向曾子求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丧失了正道,民心离散已经很久了。如果审案时发现了犯罪事实,你应该感到悲哀和可怜,而不是因为能断出此案而高兴。”

阳肤是曾子的学生。上任之前,他问曾子:“我现在要去做典狱长了,请问老师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曾子说:“在上位的人,已经丧失正道太久了,民心离散也已经太久了,已经没有原来的精气神了。现在,能够混口饭吃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是太平盛世,老百姓生活安乐,警察抓到坏人感到喜悦是理所应当的,这说明工作做得很好。但问题是当下是“邦无道”的时期,天下混乱,老百姓生存已然不易,这时候作为一个执法者你还是可以秉公执法,但是每当你查明了一个案子,心中要能够有一丝悲悯。

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曾子的内心是多么细腻,他非常实际,并没有要求作为士师的学生在查案之后,把罪犯放掉,这是不合理的要求。但是执法归执法,人心还应该有柔软的部分,能够理解当时那个“天下无道”的时代本身的悲剧,能够看到每一个案子背后的无奈。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子贡说:“商纣王的无道,不像现在流传得那么严重。所以君子忌讳身染污行,因为一沾污行,天下的坏事就都归集到他身上去了。”

有时候,舆论的力量可能会放大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而人们在无法亲自验证、了解事情和当事人的情况下,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对某人或某事的刻板印象。故而,我们要时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谨慎修习自己的德行。不要让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被舆论的力量裹挟,影响了人们对真实自己的了解和评判。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2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