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篇---真正的“惜”春人

读《红楼梦》若干遍,对元春、迎春、探春印象非常深刻,元春省亲,迎春懦弱,探春泼辣,只有惜春若有若无,以“冷”字出现。

即便夜搜大观园精彩的一段里有入画替哥哥收藏银两和衣物,描写惜春也是淡淡的几笔,由于在司棋偷情和探春大骂王保善家的之后,也觉得描写她的片段无足轻重。

然而,明明是“元迎探惜”四春,但是文中却多次提及“三春”。

觉得元春是贵妃,娘娘,所以总把“三春”认为是“迎、探、惜”,而把元春独树一帜,还是有点理由的。但是有些人说,“三春”是三年的意思。想想,自从黛玉入贾府,前前后后怎么也得八九年,不可能是“三年”贾府就衰败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提及“三春”的位置,竟然在开篇判词时出现两次。一次出现在元春的判词,另外一次竟然出现在惜春的判词。

我们看一下元春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

再看一下惜春的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如果把元春里面的“三春”认为是第三个女儿--探春,而初春是第一个女儿,也就是元春,当探春远嫁,和元春一样成为“贵妃娘娘”的时候,那么贾家就大势已去了。

而惜春的判词中,当“三春”中的元、迎、探三个姐姐嫁人之后,惜春发觉滚滚红尘原来如此,贾家正好败落,自此出家。那么这样两个判词就不谋而合的一致了。

(一)从名字说起

首先我们还是从名字来看,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连在一起是原应叹息。她们的大丫鬟的名字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在这里,没有谈元春因为什么才华被皇帝封为凤藻宫,但是从后来的文中能看出来,实际四姐妹擅长的分别是“琴棋书画”。

这就说明元春实际是弹琴高手,也可能她就是因为琴技而被皇帝宠爱,但真的是吗?那么“抱”同“暴”,元春省亲时来报喜的太监叫夏士守,等同下死手。这样一看,元春的判词就是对了,就是“暴死”,而且动手的人就是这个太监。

我们再看看迎春,她擅长下棋,她的大丫鬟叫“司棋”,等同“死期”,在文中嫁给孙家一年,就赴黄粱,这是非常直白的。

探春文中描写的比较含蓄,她的丫鬟叫“侍书”,性格也泼辣,聪敏,而且怡红院抽签的时候批“得贵婿”,所以看官“一厢情愿”的认为她的命运虽然远嫁,但是还算好。其实不然,从“侍”字中说明她名为“嫁人”,实际是“侍候”,相当于丫鬟,而且永远没有再回来。

最后,我们就说惜春了,她的丫鬟叫“入画”,什么是“入”,实际上就是“入佛门”,当三春已尽,贾家败落,最“珍惜”这段生活的就是惜春了,而且永远的“如画”一样。

(二)谁是“惜花人”

为什么刚开始忽略了“惜春”呢?就因为她若有若无。开篇最经典的就是“林黛玉入贾府”,大家都集中在黛玉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和迎春、探春、惜春相见时,对迎春、探春都有描述,迎春态度和蔼,探春机敏聪明,惜春却写身材尚小,就过去了。

再次出现惜春时有些不伦不类,就是周瑞家的送宫花,第一个见的是谁?是惜春,惜春正和尼姑院的智能玩耍呢,说哎呀呀,我正要出家,就给我花了,我怎么戴呀。这一章的题目是《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题曰:

十二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何名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因为里面提到了秦姓,因此惜花人得到大家的热烈讨论,有说王熙凤,有说秦可卿,如果把前两句单独看,想想,惜春是第一个收到花的人,作为大家的女儿,根本都不一定会戴这两朵花,但是几年之后贾家败落,她出家为尼,再看到这两只宫花,大观园的种种情景历历在目,会不会泪眼婆娑,惜春才是真正的“惜花人”。

(三)若有若无的惜春

接着看,好像总有她,但是又是淡淡的,因为她不太会做诗,每每在才华出众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甚至探春前,都是弱弱的。

刘姥姥进大观园,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这时被贾母宠爱的黛玉、宝玉等被重重的描写,有没有惜春呢,是有她的,她也笑的离开了座位,拉着奶娘揉肠子,但是由于众人都笑弯了腰,也没人太关注惜春了。

刘姥姥离开贾府后,贾母指定惜春画画,画大观园,惜春这才正式走上了舞台,她说只会画画人虫花鸟,也不会画这么大的院子呀。这时薛宝钗大显才华,把画画所需笔墨的林林总总都告诉了惜春,而黛玉捉挟说刘姥姥是“大蝗虫”又把看官的眼神给带走了,所以只知道惜春画画,退出诗社一年,实际这幅画画没画?画了,但是还没画完,贾家就衰败了,这幅画就叫“入画”,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都在惜春的心里,和宫花一样,在她入禅的时候,大观园的画和美丽的宫花都是她心灵深处的痛,也是她最珍惜的记忆。

(四)“冷”惜春一无牵挂

书中描述怡红院最热烈的抽签定命运的镜头里并没有惜春,但是在夜抄大观园的时候却把她的命运写出来了,她的丫鬟入画私藏了哥哥的衣物和银两,由于这次事出有因的是宁国府的邢夫人,她的大管家王保善家的挑事,而恰巧是她的侄女----司棋私通表哥潘又安,把她的老脸打的咣咣的,所以由于入画年龄小,是宁国府的人,王熙凤故意网开一面,又有尤氏给担保,就想把入画的事给平了,但是惜春坚决不同意,说她一个女孩子清清白白,尤氏她们可别拖累了她。尤氏气的半死,怎么就拖累你啦。不过古代还是很守礼的,就是嫂子不能对未出嫁的“姑娘”发脾气,于是把入画带走。其实这里面就暗示了惜春的结局了。

如果按着宝玉的说法,如果“女人一沾男人,怎么就死鱼眼睛了?”,“女孩子是水做的”。这时我们细想想看,整部书里只有谁是女孩子,真是凤毛麟角。十二金钗中只有林黛玉和惜春没有嫁人,巧姐隐喻着嫁给了板儿。丫鬟中死的死,嫁的嫁,只有晴雯是女孩子。其中黛玉和晴雯都死了。那么活着的也只有惜春了吧。

(五)真正的“惜”春人

最后,我们看一下惜春判词的解释: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那为什么惜春出家呢,请看《浅谈红楼梦里的嫡出和庶出》,其实惜春的亲生妈妈就是姨娘,早年就看破红尘,早已经是尼姑了,这就符合书中为什么贾家的贾敬寻道,什么妙玉,马道婆,张道士…….贾家总是和道士、尼姑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也许大观园的“入画”和那两只宫花陪伴“惜”春的后半生,她才是《红楼梦》中的幸存者,最珍惜红楼一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惜春篇---真正的“惜”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