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人头究竟换来了什么?

(一)

话说370年前的1月30日,伦敦怀特霍尔宫国宴厅大门前熙熙攘攘,一座行刑台矗立在广场上,周围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他们个个表情凝重神经紧绷,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行刑台上那个并不高大的人。

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打理,那个人留着浓密的头发和胡须,但依然始终保持着优雅尊贵的姿态。他身上穿了两件衬衣,据他自己解释是担心人们看到他由于寒冷而发抖时误以为他在害怕,他的尊严不允许他给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

他和眼前的刽子手交流了几句,在完成人生中最后的祷告之后,俯身把头放在砧板上,说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句话:“请你动作务必干净利落”,说完向刽子手做了个手势,亮光一闪,人头落地,一个时代结束了……

(二)

也许你已经猜到,这个掉了脑袋的倒霉蛋不是别人,正是英国国王查理·斯图亚特一世。他一不小心还创造了个世界第一,那就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经过审判被公开处决的国王。

查理一世被行刑的场景

那么这个查理一世究竟犯下了怎样的滔天大罪,才能“有幸”成为这个世界第一呢?

1600年,查理一世出生在苏格兰,他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的二儿子,别说英格兰,就连苏格兰的王位本来也没有他的关系,可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在去世前指定詹姆斯六世作为她的继承人,当年夏天,詹姆斯带着一众人马来到伦敦,加冕成为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斯图亚特王朝正式建立。

当查理的哥哥在18岁时去世后,查理正式成为王储,登上了历史舞台。查理一世讲话口吃,还带着浓重的苏格兰口音,这决定了他无法靠雄辩的口才赢得广大民众的心。

查理一世像

自他登基伊始,就面临着国内各种冲突,因为他父亲在位时的强硬已经为他树敌无数。上台之后,他完全不顾及国内或隐或现的政治风险,依然坚定贯彻着从他父亲在位时就一直秉持的君权神授的理念,最终和议会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1642年爆发了内战。

内战的过程起起伏伏,拉锯了很久。直到克伦威尔的横空出世,摧枯拉朽般将保王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国王被迫逃到了苏格兰军中。不成想,这些老乡们只把他当作政治资本,好一番讨价还价后,就把他送给了议会军。

克伦威尔像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成为了俘虏的国王依然靠着他的威望呼唤着保王党人的反击,直到所有的努力都被克伦威尔和他的盟友们击碎。

但查理一世的存在对于议会军来说始终是个巨大的威胁。在激进派议员们的主持下,议会成立了审判委员会,经过审判,国王被叛定犯有叛国罪,应该被处决。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查理一世也因为他被砍下头颅的这一刻而青史留名。

(三)

中国的历史课本上,把这一天当做英国封建专制的结束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开端。

相对于这样一种论断,我更支持国防大学徐弃郁老师的看法:这场革命不是阶级革命,而是统治阶级内部围绕制度这个焦点进行的革命。矛盾在于,到底是王权受制度约束,还是制度受王权约束。

其实,自《大宪章》颁布以来,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阵痛和磨合,本来国王和议会已经形成了默契,可是外来户斯图亚特一家偏偏不信邪,非要把君权神授的思想嫁接过来,结果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实话实说,作为个人来讲的查理一世还是蛮不错的。他是个模范丈夫,同时也是个有爱的父亲。他随和而又一本正经,虔诚而又热爱生活,有很多高尚的品格,这让他直到走上断头台都能依然保持着贵族的风度。但是他君权神授的思想触犯了英格兰的政治传统,在宗教问题上又摇摆不定,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身首异处的下场。

查理的死,只是那个精彩时代的一页绚烂篇章。他的头颅没有换来人们想要的和平和安定,而是换来了另一个混乱的时代。

克伦威尔建立的护国主制度,比国王更加专制,所以到了他儿子那一代就被推翻了;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被迎奉回国,那些曾经在查理一世死刑判决书上签字的人,又成了反攻倒算的对象;复辟不到三十年,又爆发了光荣革命,英国又从荷兰请回了新的国王……

反反复复几十年,国王迎来一个又一个,朝臣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总的趋势没有变化,那就是制度在王权的切换中逐渐加强,王权在转换的过程中逐步衰落。“法在王上”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1714年,即查理一世被砍头之后的65年,乔治一世从遥远的汉诺威来到伦敦继承了王位,这个连英国话都不会说的德意志贵族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自己在德国的家里,对英国的事情懒得搭理。英国的首相和议会因此牢牢把权力握在了手中,君主立宪的政体才真正在英国稳定下来。摆脱了专制王权的束缚,资本主义在英国蓬勃发展,大英帝国的辉煌时代从此到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颗人头究竟换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