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筆記2:經濟學中的人生哲理

經濟學有趣的章節琳瑯滿目,應該是說對於經濟學小白而言,有很多豐富的顛覆性思考!今天的閱讀筆記記錄關於——「需求」。

本章剛開始說:經濟學家Paul Samuelson曾說:只要教會一隻鸚鵡,讓他學會說「需求」和「供給」這兩個詞,他就能成為一位經濟學家。 既然「需求」與「供給」在經濟學中如此重要,那就先選定這兩個章節做閱讀筆記啦!

圖片引用至網路


經濟學中的不可不知的重要理論——邊際效用

首先,紀錄一下「邊際」,對於邊際這個詞以往有聽說過,但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意思,維基百科對於「邊際效用」的定義是:每新增(或減少)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它對商品或服務的收益增加(減少)的效用,即是「效用——商品或服務量」圖的斜率。經濟學家通常認為,隨著商品或服務的量增加,邊際效用將會逐步減少,稱為邊際效用遞減定律。

定義式語言,真得看得一頭霧水??????

圖片引用至網路

用白話文解釋一下,所謂的「邊際」,就是「新增帶來的新增」,以此類推,「邊際成本」就是每新增一個單位產品所需付出的新增成本;「邊際收入」就是多賣一單位產品能夠帶來的新增收入;而「邊際效用」就是每消耗一個單位的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享受......

而「邊際效用遞減定律」是經濟學當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指的是:在單位時間內隨著人們消耗的某種商品數量的不斷增加,消耗這種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享受遲早都會下降。

舉個例子,如果我在肚子非常餓的時候,買了一個包子,那這個包子所帶來的邊際效用是相當大的,於是我在吃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當吃到第五個時,肚子快撐爆的感受,非常的不好受,因此,在我吃完第一口包子後,陸續所耗費的「邊際成本」,會逐漸由低於、平衡到高於「邊際收益」;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邊際效用遞減定律」。

基於「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延伸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課題,那就是我們該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

上天對每個人最為公平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生命都限制在有限的資源裡,我們有有限的生命、有限的精力、甚至大部分人只擁有有限的財富......因此,學會將資源分配到不同用途事物上,並確保資源在這些不同的用途上獲得的「邊際效用」都趨於相等,就變得格外重要,如果一有失衡的狀況發生,我們就要適時地作出調整。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邊際平衡」概念。

例如,我是個英語專業的上班族,但卻是個經濟學小白,當我想自我提升時,我把相同時間花在研究經濟學與英語上面哪個邊際效用較高?

那我就要根據合理的時間分配,來安排我讀經濟學與英語的時間,以達到「邊際平衡」;我每天花1小時學習我從未接觸過的經濟學,肯定有很高的邊際收益,但我的英語水平已經到達一定標準了,要往更高的水準邁進,那就需要更多的努力,而這些努力達到的目標可能在職場與生活上根本不管用,所帶來的邊際效用就大大不如經濟學了!因此,我可能每天就花15分鐘讀英語雜誌,來維持我的英語專業,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我學習的「邊際平衡」狀態。


圖片引用至網路

抄錄一段書中的內容,為經濟學中重要的人生哲學做個總結:我們應該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在自己所能涉及的領域、所有活動、所有選項當中,根據「邊際平衡」的規律來分配時間、金錢、精力和其他資源,從而使總效用達到最大。


換個角度看邊際平衡的人生哲理

換句話說,經濟學果然是理性的學科,我們可以參考,但也不一定得全盤接受,我認為,重點還是——傾聽內心,知道自己到底真的想要什麼?才能發揮出我們最大的價值,世界上依舊有許多藝術家、科學家等專家,終其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們甘願把一輩子所有的精力、時間、財富等灌注在某一件事情上、某一個理想上、某一個實驗上,即使邊際收益是如此的不平衡,但對於他們而言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最終,他們也收穫了最大的殊榮。

第一個獲頒諾貝爾獎的女性居里夫人,終年研究放射性物質,對化學界有著無可言喻的巨大貢獻;音樂神童莫札特從幼年開始一輩子與音樂為伍,成為百年不朽的偉大音樂家;Steven Jobs的一個生更是在逆境中不斷求生存,最終締造了新時代的期間,改變了數億人的生活方式,相信當時如果他用「邊際收益」來衡量自己的人生,他肯定不會做出同樣選擇的!因為眼前都是無法預測的挑戰,衝破挑戰,勢必要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等等,邊際成本多得無法計算吧!

圖片引用至網路

因此,當人生出現了抉擇時,我們可以理性的評估,但也不妨靜下心來傾聽自己的內心,畢竟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更多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那就順從內心,順應命運的安排吧!

那將會是最好的安排。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筆記2:經濟學中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