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试,近来因焦虑来咨询的学生也比较多,叶子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说自己有焦虑症。
在描述自己的情况时,她说每每一想到考验,出汗,焦虑郁闷,会出汗,头脑一片空白,不停地想上厕所。人家是“临时抱佛脚”,她呢,考前前一天完全看的不进去书。
她在网上做了个测试,结果显示重度焦虑,所以,去了医院大概描述了一番情况,医生诊断为焦虑症还开了药。
服用一个星期之后发现副作用很大,睡眠受到影响,整个人心浮气躁更没法好好复习。不想服药,但又怕情况会恶化。
1
除了被医院戴个【症】的帽子外,很多人也时常给自己戴,也爱给别人戴。
对东西摆放特讲究,就是“有强迫症”;郁郁寡欢,就是“有抑郁症”;怕黑怕独处夜里不敢一个人在家,就是“有恐惧症”……
现今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但却也也常常让人心生不安,因为很多人未能辨识其中的差异。
在网上做个了测评,或在网上搜索了相对应异常心理的症状表现,然后觉得自己问题严重了去的人也大有的是。
这几年的从业经历中,更是遇上不少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却因去了“错误的地方”而被服药的例子。
2
首先申明,我并非是坚决拒绝服药这么一途径的。
如果是达到症性的程度,特别是重度的焦虑症,一般情况是需要药物治疗的,心理辅导是作为辅助的手段进行的。
只是焦虑和焦虑症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就算是重度焦虑也不一定达到【症】的程度。而中重度的焦虑和轻度的焦虑症,是可以不使用药物治疗,通过心理辅导来化解的。
为什么会提倡可以不服药的情况下尽量不服药呢?因为服药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相关的药物副作用都比较大,对身体的影响总是存在的,对于年龄很小的儿童、青少年甚至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对于成人更多是改变生理激素的水平和周期。
其次,关于对药物的依赖性也是存在的,药物对症状的压制和化解是比较快速的,但是它只是能一时缓解,没有适宜的应对方式。
当相关的情境再次发生时候,还是会焦虑,而尝到服药这个捷径的甜头,再去建立相比之下需要相当多时间的应对模式显得很难,因为知道快捷途径后,再置身焦虑之中会更加难以忍受。
类似还经常被混淆的有恐惧和恐惧症、抑郁和抑郁症、强迫和强迫症,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3
在学习《异常/变态心理学》时,每次正式开始上课前,老师都会提醒我们不要看着症状对号入座,因为【我们都是正常人】。
只是我们这些心理正常的人有时候也出现短暂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表现,关键要看这些表现产生的背景、持续时间、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
那我们如何判断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呢?一般有下列三个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物,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那么就可以肯定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未保持一致性。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太正常。
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反映客观世界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若用悲伤的语调述说愉快的事,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就可怀疑其处于异常状态。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特征形成之后,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很温和的人突然变得异常暴躁,在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也要怀疑其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
4
除非情况真的非常严重,否则个人一般都会建议先找心理咨询师,必要时再去医院找心理医师。
原因在前一篇《珍重自己的路上,找对地方,找对人,是有多重要》里也提及,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异常虽有界限,但并不绝对。但因为心理医师和心理咨询师各自理论的支持和侧重点不同,对同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极有可能得出相去甚远的结论。
只是很多时候是反着来的,先看心理医师,服药后发现没有解决问题,甚至产生新的问题。
然后,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很多,结果也常常令人惋惜。
除了药物本身的依赖性外,因为心理异常通常涉及大脑结构或机能失调,所以,服药之后,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药物对机体的影响,甚至有些影响是不可逆的。
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有时候,对自己的爱,从不那么怕麻烦开始。
愿每个生命都能开花,在风吹雨打霜欺雪压之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