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漫谈读书


关于读书的话题,是永远也说不尽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

关于读书的论断,从上学之始,我们耳熟能详的当然就是那些知名学者与大家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要不要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所有我们能想到的问题,他们早就有了答案,而且是标准答案。

中国的学生向来是在意答案的标准与否的。其实,这倒也不能全由学生们来承担这样的求全责备与后果。毕竟,学生们一直在接受着这样的观点与教育。有点跑题了,言归正传。

圣人先贤们的读书论洋洋洒洒,是难以历数的。至圣孔老先生的读书名言一如烟波浩渺自不待言,后世为人师表者关于读书的佳作也是大有人在,胡适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胡先生认为读书第一要精,第二要博,可谓是其从自身读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与体会,为后世的读书人指明了读书的路径。

关注家教的家长们津津乐道的曾国藩对家人子侄的“不可一日不读书”的训诫,其实是很浅显的道理,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做到的。精典名言,贵在实践,日积月累,方可有所收益。知易行难,是人的通病,也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难有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了。

读书论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的治学三境界最是鞭辟入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喜爱读书之人如果能够细品其中意味并能不断践行之,即使是达不到静安先生那般通透的无我境界,至少是能够体会到精神的丰盈、灵魂的喜悦和人格的独立与稳定的。

2.

读书,既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世界读书日”应运而生,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们知道,但凡人为地去设立一个节日,一个是因为这个节日有其特殊的纪念意义,需要后世的人们铭记,比如各个国家设定的国庆日;再者是含有警醒、警示作用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如我们国家于2014年设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旨在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节日的设立,还有一种是想达到倡导与引领的目的,比如这个“世界读书日”,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设立的,将每年的4月23日定名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关于“世界读书日”,我们国家的宣传媒体更多的是在倡树全民阅读,而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却是很少有人会在这个节日里提到的。这也是客观事实,是基本的国情。

其实,真正的读书人,是不管有没有读书日这个节日的。窃以为,读书是属于个人隐私的事情,无关他人。记得以前比较喜欢的一个女作家曾经说过,“真正有气质的女人,从来不告诉别人自己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些什么衣服,拥有多少珠宝,因为她不自卑。”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也曾经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产生过影响。当然,她是指女人的虚荣与自我炫耀,与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读书后去写读后感无关。

读书,要明其真义,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不必人云亦云。这是至关重要的。

3

我们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国家,国人自古就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儒家更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勉励读书人,倡导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三不朽”价值观。

而要想达到儒家思想提倡的高度,刻苦读书是基础。所以,中国的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会读到各种各样与读书有关的故事,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照读”、孙康“映雪读书”……

读书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刻苦读书原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有些人“立大志”。立大志原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不切合自身实际一味去追求“远大理想”却是不可取的。实现不了“远大理想”之后的惨痛后果,也是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一蹶不振者,混天度日者,甚至不珍惜生命者,比比皆是。这其实是“死读书”和“读死书”的例证。

4

关于“读什么样的书”这个问题,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不要看热销榜上的书,那只会浪费你的时间,要读就去读百年以上的经典名著。此话确是说得中规中矩,因为我也深有同感。有些书籍虽然是畅销书,却并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口味,而大浪淘沙之后的经典名著,虽然也有看不下去的时候,但却多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以前读书人中曾经有“书非借不能读也”之说法,我一直不以为然。也许在某些人、某些时候是这样,但对我而言,此说法不成立。一则是我对喜欢的书,会一读再读,而借阅的书籍是不能满足这种阅读方式的;二则是我有边阅读边写眉批的习惯。自己阅读之后的一些感想写在书籍之上,自然是不希望外借他人的。

至于说到选购书籍,我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一般购买的书籍,均是值得一阅再阅的经典书籍,对于畅销榜单上的书,则多是借来阅读的。毕竟工作有时会觉得人累心也累,不免也想放松一下,随手翻看一下畅销书,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能够让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所以,读书无定论,随心就好。

于2019.12.28 19:58

NO:2019-57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漫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