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最近,不少人写文章批判陈果和复旦大学,网络上各种言论也是此起彼伏,呈现出一面倒的批斗趋势。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网络舆论欺凌。她的讲课视频大火时也有不少文章和言论,不同的是,那时铺天盖地都是喜欢与赞美。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其实并不是真相。截取的语言片段,失去了特定语境下的前后勾连,便生出各种歧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的人不明就里便被舆论裹挟着前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伤害别人的利器。

我想起杜郎口中学,那个曾经的教育界神话。在它的鼎盛时期,各类报刊杂志争相宣传,全国各地的老师买门票去参观学习,数以不知道多少计的学校照搬推广。后来它却变成了舆论的肥皂泡,华丽丽地破灭了。五年前我曾经在那里上过一节课。

那是在2014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第十届中国名校长高峰会议于12月28、29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举行。有幸被推荐去上一节公开课,我选择了余光中的《乡愁》。

去之前,考虑到九年级中考问题,我就在七八年级分别试上了一下,上课时印发有《乡愁》原诗的单子,读、赏、诵、写,全部当堂完成,效果挺好。八年级比七年级更佳,尤其是仿写,兴趣盎然,异彩纷呈,《乡愁》的影响力令人叹服。学生的仿写,倘若在意境上再细细推敲修正,一首首小诗便更具神韵了。

28日晚上9点听完大会报告,说可以去教室见见学生,我便去了九年级(5)班教室,想试试多媒体。老师很热情,孩子们学习也很自觉,我简单问了两句,得知这首诗已经学过却并没有仿写,顿觉释然。班长问我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我笑着拒绝了,一节课足够了。

第二天第三节课时,我在九(5)班听了一节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课,上的是冰心的《谈生命》。课堂由一个女生组织,她在黑板上画上了好看的点缀图案,老师让一名男生板书了课题,又让另外一名学生打开多媒体设备搜了轻音乐播放。按照先默写再展讲的模式,学生先默写课文,然后分别对这篇散文进行了很透彻的分析,还诵读了很长很工整的一副对联,让我觉得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特别好。只是其间一个小细节让我很诧异,在展讲的时候明明发音是正确的,可是学生却上前说:“我来纠正自己的一个错误,应该读××。”师生竟无一人提出异议。最后由一名学生做总结,从内容到修辞到写法,一应俱全,准确精到。这篇散文通过各种譬喻将生命的各种境遇加以阐释,理解难度并不低,学生却分析得如此透彻,让我甚是感叹。我便更加期待《乡愁》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在领悟诗情的基础上,创作出一首首文采斐然的小诗来。

第四节课,由我执教《乡愁》,我便要求学生收拾好桌面,不允许使用教辅资料,也不要用课本,发了印有《乡愁》原诗的单子给他们。我一直习惯于这样要求,欣赏学生阅读文本的体悟,这是特别令人欣喜的事情。

承着《谈生命》导入:“在生命的长河中,一泻千里的顺境令人愉悦兴奋,惊涛拍岸的逆境让人愁肠百结。亡国失夫的李清照愁绪满怀,吟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亡国之君李煜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台湾现代诗人余光中的‘愁’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我们来一起品味他的《乡愁》。”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诗句记得很熟练,我点上句,下句便脱口而出。埋了伏笔在这里,是想让学生在理解时明白化抽象为具体的妙处。

板书了大大的“乡愁”两个字,我便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乡愁呢?”大约他们不习惯这样提问,面面相觑,没有人举手,我就近请一名同学说说看,又重复了一遍问题,他说:“思念家乡。”我追问:“思念家乡所以愁。请你把语句表达完整。”又请了一位再说说看,她认为:“想念家乡和亲人很忧愁。”于是,我呈现了《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乡愁”的注解,并补充了关于乡愁情结和乡愁诗的简介。

乡愁有多浓?请同学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学生读得挺不错,我跟着音乐诵读,请学生做点评,并说说要想让这种愁绪得到充分体现,朗读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因为喜欢的缘故,我读得很投入,学生也情不自禁地鼓了掌,表示了感谢之后请学生评价,全停留在要有感情这个层面。于是我只好引导他们从朗读的技巧层面再做探究,终于使他们明确,这首诗要想读出感情,得注意节奏的停顿,用舒缓的语速,叠词要重读,语调需低沉。学生无论是个人读还是齐读,跟着音乐都读得挺好。

从每个小节读出了怎样具体的情感或者愁绪?学生直奔爱国去了,追问爱国情感从哪个小节读出来的,才回到第四小节,其它三个小节也是逐步引导才明确了的。期间学生多次用“段”表述,反复纠正终于可以自行改过来。为了加深理解,我展示了《北京青年报》采访余光中《乡愁》的创作灵感时的一段话,他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节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节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追问按照这个创作思路四小节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认为分两部分,理由很充分,从家愁到国愁,我便板书在课题下面,男女生分开读了这两部分,蛮不错哦。

然后,我抛出了合作探究的问题:站在语文的角度,从诗歌形式、时间跨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思考、研讨,说说你们读这首诗后发现了哪些特点或者美点。

问题就从这里开始出现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极少有人拿起笔来圈点勾画或者写下自己的思考。我转了三个组,以相互交流的对话形式进行了点拨,但学生仍然只是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比如时间上,他们可以看到“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却不知道这样的跨度有怎样的意义;发现了使用了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却只能说出把乡愁比作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赏析。而这些在上节课《谈生命》一文里都有所涉及,学生展讲时说得头头是道,相当深入,为什么紧接着在我这节课上就不会了呢?怎么反差这么大呢?心生疑惑的我在与学生的对话引导过程中,不自觉地列举了上节课比喻和反复的例子,举一反三也应该可以品赏啊!我请上节课展讲时做修辞赏析的同学试着说说,学生们左顾右盼,没有人站起来说。于是我很耐心地带着他们从四个意象入手进行了品赏,包括修饰意象的词语。在品赏的基础上,学生熟练地跟着音乐背诵了诗歌。

最后一个环节,是仿写,这是令我最惊诧的败笔。要求自选话题,仿照《乡愁》一诗的形式,尝试选择贴切的物象,使用复沓,注意有明晰的线索,并做了提示:幸福、快乐、勤奋、爱心、学习……都可以作为话题。印发的单子背面给了填空式的一首《乡情》,并附有这样一段话——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写出不同小诗来,只要大胆去写即可。如果你觉得有困难,请试试通过填空写成一首;如果你觉得思绪如泉涌,就大胆挑战自成一首;如果你觉得写一首太困难,就试着写一两个小节或一两个句子吧!

全班38个学生没有人能一个写出完整的一小节来,何谈一首小诗!我原本准备用我们学生创作的小诗是来点缀的,只好临时做了主角,呈现给他们欣赏。

课堂小结时,除了情感熏陶,我特意强调了一下:对课文要有自己的解读,学以致用是学语文的最高境界。我希望这样能给学生在学法上予以点拨。

下课后,我私下问了几个学生:“平时做不做这样的练笔?”摇头:“不做。”“上节课你们连书都不用拿,赏析很好啊,是否都是自己的理解?”“是的,也借助资料。老师也会写好给我们一些。”

几个来参会老师对我说:“我们看到你的课才是真实的课。”“课上得挺好,没想到学生写的能力这么差。”

我远赴千里,在杜郎口中学上了这么一节自己并不很满意的课,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得太不够了,仅仅从前一节课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特别是看到他们自觉的学习习惯,完全自主的课堂,漂亮的书写,深情的诵读,流畅的展讲……以为他们的学习状态很棒,学习效率很高,可他们一旦离开了原来的上课轨道,怎么就完全变样了呢?

可见,我看到的并不是真相,可客观讲,一所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能设法逆袭,已经很了不起了,并不需要批判,只是模式化照搬教辅的做法不敢苟同罢了。

田玲写于2019年2月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