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910年,有人提出要出版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拉法格夫人表示同意(这件事必须得到她的同意),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一定要弗兰茨·梅林作为她的代理人参加该通信集的编辑工作。
弗兰茨·梅林(1846—191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是社会活动家、理论家、历史学家、文艺评论家,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早期创始人之一,著有《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莱辛传奇》及《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后两书曾得到了恩格斯的好评。
接受劳拉·拉法格夫人的委托,弗兰茨·梅林在参与编辑该通信集的过程中,由于以往多年研究而在脑海里已经成型的卡尔·马克思的形象,变得更为鲜明突出了。于是就有了这部《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是梅林的主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是梅林长期收集、研究、校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遗著的总结。他说:“把马克思的伟大形象不加修饰地重新塑造出来——这就是我给自己提出的任务。”
一、“在他身上,作为战士的一面是永远胜过作为思想家的一面”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他的家乡是德国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的特里尔镇。
他出生的时候,欧洲比较乱。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到1815年拿破仑第二次失败,但大革命形成的冲击波还在欧洲各地震荡。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非常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把封建制度彻底解决了,所以当时还深受封建割据之苦的德国人很羡慕。拿破仑打德意志,打下了耶拿这个城市。黑格尔说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与此他同时的另一个思想家费希特,他从1807年12月13日至1808年3月20日,在柏林做了十四次演讲,呼吁德意志的统一。但直到1871年,才由铁血首相俾斯麦统一了。
在马克思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德国都是在封建割据状态中的,不过他生活的普鲁士是最大和最强的。
就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英国革命已经消停一百年了,发展得红红火火。牛顿、瓦特,蒸汽机车、纺织机等等,翻翻科学史,那一时期的重大发明,都是英国人搞出来的。
马克思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开始创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的财富,但也创造了一大批一无所有、只能出卖劳动力的工人阶级。
深受进步思想熏陶的马克思,看到在资本的无情统治下,劳苦大众忍受着剥削与压迫,心里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马克思从小就有为人类服务的志向。1835年8月,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里就说: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他一生就照着这个理想去奋斗了。关于马克思一生的革命斗争历程,已经为人所熟知,本文不多赘述。
若论物质,马克思的一生自然是很失败的。但并不是他没有能力。从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卓越的个人才华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全可能跻身所谓“上流社会”,求得令人羡慕的个人前程。
但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马克思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和坎坷的革命之路。他把自己的生命力全部放在革命这件事上,所以不屑于去赚钱养家。
求仁得仁,马克思作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梅林评价马克思:“马克思之所以无比伟大,主要是因为思想的人和实践的人在他身上是密切地结合着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同样无疑的是,在他身上,作为战士的一面是永远胜过作为思想家的一面的。”
从马克思的一生,青年人应该学习些什么呢?当然,今天不需要跟马克思一样去组织革命,现时代也不需要革命。
但一定要有脱离现实一点的人生抱负,有稍微远大一点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勇于为理想而付出、而实践。
二、“在缪斯放在马克思的摇篮里的许多天赋之中,毕竟没有韵文的才能”
马克思曾经为成为诗人努力过一段时间。初到柏林的时候,马克思沉溺在一个“新的世界、爱情的世界”中。当时他虽然和燕妮订婚,但离结婚还遥遥无期,所以他把自己的感情倾泻在写满了三册的诗篇中,这些诗篇都是献给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的。
尽管这些诗深深打动了燕妮,但一年以后,马克思在写给父母的一封长信中,对自己写诗的才能作了十分苛刻的评判:“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
弗兰茨·梅林说:“这些青年时代的诗作散发着平庸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很少响彻着真实的音调。而且,诗的技巧是笨拙的,这种情况在海涅和普拉顿之后是不应该再出现的。”
对自己的才能做了评估之后,马克思主动放弃了写诗。
但马克思对文学的爱好保持了一生。梅林说:
“马克思把欣赏文学当作精神上的休息。在他整个一生中,文学始终是他的一种慰藉。他在这方面拥有极其广博的知识,但是从来不加以炫耀。”
马克思喜欢的都是什么样的作家呢?梅林说:
“他所爱好的文学家都是伟大的世界诗人,他们的作品也都反映着整个的时代,如埃斯库罗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梅林引用拉法格的话说,马克思每年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他始终是古希腊作家的忠实的读者,而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的殿堂。
在德国文学中,马克思最喜欢的是歌德,其次是海涅。
在法国作家当中,马克思对狄德罗的评价很高,认为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杰作。当然,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全部法国文学他都爱好。但他不喜欢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特别不喜欢夏多布里昂的作品。马克思非常欣赏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认为它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
从马克思定居伦敦以后,英国文学就在他的文学爱好中上升到了第一位。莎士比亚是马克思一家人的崇拜对象。关于拜伦和雪莱,马克思做过评价:
“凡是热爱和了解这两位诗人的人都会认为,拜伦死在三十六岁的盛年是一件幸事,因为倘若他活得更长一些,他无疑会成为一个反动的资产者。相反,雪莱在二十九岁就与世长辞,是值得惋惜的,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家,永远会是属于争取社会主义的先进斗士之列。”
马克思也爱读长篇小说,特别喜欢惊险小说和幽默小说:从塞万提斯、巴尔札克和菲尔丁,下而至于保尔·德·科克和因写了《基度山恩仇记》而内疚的大仲马。
因为深爱文学,马克思在运用语言文字方面是个大师级的人物:
“就语言的气势和生动来说,马克思可以和德国文学上最优秀的大师媲美。他也很重视自己作品的美学上的谐调性,而不像那些浅陋的学者那样,把枯燥无味的叙述看成是学术著作的基本条件。”
他的叙事有着思想家的深刻和文学家的魅力:“马克思在说明他所要说明的问题时,总是给读者留有余地,让他们自已去进行有益的思考。他的文字就好像是汪洋大海里跳跃着的波涛。”
尤其表现在政论文章中:“马克思用来捍卫出版自由的剑,比他以前和以后的任何政论家的都更为光彩夺目和锋利。”
卢格曾毫不妒嫉地承认:“在我们的时论中,出现了这样有真才实学、有气魄、善于理清普通的概念混乱的文章,真是值得我们庆幸。”
就个人阅读体会而言,全集第一卷里那些为出版自由保护的文章,最是酣畅淋漓的,至今读来犹有振聋发聩之感!
三、奉献者恩格斯
人们公认,如果没有恩格斯这样一位朋友,马克思终究会被环境所压倒。
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中。中学还没有毕业,他就不得不遵从父命去学习经商。
但他不是普通的富二代,他酷爱学习,通过自学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在英国经商期间,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英国工人阶级当时的状况,并参与工人运动。
两个人的缘分从《德法年鉴》开始。1844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文,立场一致,所以1844年8月,两个人约在巴黎见面,发现三观一致,并从此开始毕生的合作。
两个人个性不同,但他们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友谊。梅林这样描述他们:
“他们两人在外表上就是非常不相同的。恩格斯是个浅色头发、身材颀长的德国人,而且像一个观察者所描写的,有着英国人的风度,由于不仅在兵营里而且在营业所里受过严格的训练,他总是衣冠整洁的。恩格斯是曼彻斯特证券交易所的受人尊敬的一员,经常参加英国资产阶级的业务和娱乐,从事猎狐和圣诞节宴会之类的活动,他却仍然是一个思想工作者和战士。”
“和恩格斯相反,马克思却是一个墩实粗壮的人。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漆黑的狮鬃般的头发,表明了他的闪族人的血统源。他是不修边幅的。马克思深受家室之累,从不涉足于这个世界首都的种种社交活动。他专心致志地埋头于他的精神劳动,常常废寝忘食地一直干到深夜,因而损耗了他的体力。马克思是个不知疲倦的思想家,对于他来说,思维就是最高的享受。”
恩格斯本来可以过着更轻松的生活,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为了马克思的缘故,恩格斯“不但白天在营业所和交易所里服苦役,而且牺牲了自己的很大一部分晚间休息时间,直到深夜。起初,这样做是为了替马克思修改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通讯,或把它们从德文译成英文,因为那时马克思还不大精通英文,还不能熟练地用英文写作。但是后来,当这个最初的原因已经不存在的时候,恩格斯仍旧继续他的这种默默无闻的合作。”
恩格斯最大的牺牲是,“放弃了他那无比巨大的才能和优异的天赋可能使他在学术上达到的建树”,所以作者指出,“恩格斯的命运也是悲剧性的”。
但是恩格斯从来不悲叹自己的命运,他和他的朋友一样,从来不是多愁善感的。他总是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四十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尽管他朋友的更为高大的身影把他遮没了。
两个朋友整个地融合在一个共同的事业里面了,每个人都毫无怨尤也毫不夸耀地对这个事业作出了不同然而相等的伟大牺牲。他们的友谊成为全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联盟。
人生在世,不论结婚还是做事业,找到三观一致的人,非常重要。
四、最后说说这本书
这本书在立场观点上存在一些问题,据出版说明:
“这部著作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和缺点,例如,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拉萨尔和拉萨尔派的斗争和意义的错误理解,在某些问题上为巴枯宁辩护,以及对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福格特先生》等重要著作的意义估计不足。”
梅林当时就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与马克思的分歧。他在赞扬劳拉的话语中这样说:
“虽然她(劳拉)明明从我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一书中已经知道,我曾经怎样经常在有关拉萨尔同她父亲的争论问题上坚决地替拉萨尔辩护,她还是将拉萨尔致马克思的信交给了我。对于这一点,我将永远感激她,至死不忘。”
梅林撰写马克思的传记,是得到劳拉首肯的。在劳拉看来,他是马克思“最博学最贤明的学生”,“比别人更了解他的为人,因而也就能够在这方面描写得更为真实”。深信他的为人与才华,劳拉曾给他讲过很多家庭往事。
思想立场的偏差并不影响这本书的史料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创者之一,梅林的《马克思传》在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