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从前更好》④ | 想改变习惯,不妨给自己安装一个“监控”

当我们行驶在路上,会在有测速设备的路段格外小心。

如果开车上了高速,远远看到一个交警立牌安置在前方,即便知道那是假的,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必须要打起精神来,减速慢行一些。

当我设置了一天要走一万步的目标,临近傍晚时,微信运动显示只走了5000步的话,晚饭后,我一定会下楼散步,走满那一万步。

前面所举的这些例子中,之所以改变了人的行为,其实都是因为有形或无形之中,有一个监控一样的东西,在监督和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而当我们想要做出改变,找到那个能够监督我们的工具就能够事半功倍。

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监控策略是如何帮助我们改变习惯的。

什么是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是通过记录工具,对目标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为什么一定要监控我们的行为?

首先,监控会让我们认清现实。

从小到大,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要适当休息,注意适当锻炼,每天只能吃适当的盐和糖。

这个适当到底是多少?

当我们对这个数字带着问号的时候,我们没办法合理地控制,这个词反而是个非常危险的词,它让我们无意识地做得比自己想象的多或少,而监控就是在粉碎“适当”这种模糊的说法。

我们常常会低估自己吃东西的量,却高估了锻炼或阅读的时长。某项研究中,被测人员估计自己每天大约要走6公里,而事实上,大多数人只走了不到3公里。

我自己特别有感触的一件事是,自从用了微信读书APP来看书,有时候看了一上午,以为自己看了三四个小时,结果APP上显示阅读时间却是1小时50分。

细想想,是因为自己中途经常被微信消息打断,或因为书里提到的内容,联想到最近看的一个微博内容,转而去逛微博了。

其次,监控会帮助我们决定是否值得为某种习惯花费时间、金钱及精力。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位女性通过计算发现,过去六年时间自己在购买酒水上的支出超过了3万美元,而这笔钱她本可以花在其他地方。

很多人通过APP或笔记本来记账,也是这个道理。看消费在各种品类的比例,以掌握自己的消费习惯,达到控制消费的目的。

第三,监控会帮助我们转移只关注负面的注意力。

认知行为治疗法的创始人亚伦·贝克发现,人们总是关注伴侣做错的那些事,却忽略他们做对的事,这让夫妻之间的关系总是很紧张。

但通过写“婚姻日记”的方式,记录那些对方在生活中体贴的行为,有70%的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

而近几年很流行的晨间日志,其实也是这个目的,通过记录当天令人开心的,积极的,正能量的事件,让自己能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天。

第四,监控会督促目标的完成。

虽然没有明确的医学证据表明每天走一万步比走8000步或12000步更好,但当我们每天设置了一万步的目标后,看到手机上不足5000步的数字摆在那,总会督促自己向着目标冲刺。

家里着体重秤,没事就称一下,总是要比没有体重秤时,更加注意节食;每次吃东西都习惯性记录下来,也总是要比毫不节制地吃喝,更容易控制住嘴。这就是监控在起作用。

最后,监控能为你的进步提供证据。

在自我管理这条路上,我们总会面对很多次自我怀疑,连续跑步一个月后出现瓶颈,感觉自己不再有任何进步。

当你感到自己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的时候,监控能够给你提个醒,让你知道,自己其实是在进步的,那些实实在在的数字、照片或心得,就是最好的证据。

 -【结语】-

当然,监控策略也有它的应用范围,它更适合监控那些具体的行为。比如,工作中每天打几个电话给客户,每天写多少字的文稿等。

但它可并不适合那些没有具体数字的模糊行为,比如提高英语水平,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今日话题】-

你想要改变的习惯是什么,你打算用什么作为你的监督工具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让大家一起见证你的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从前更好》④ | 想改变习惯,不妨给自己安装一个“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