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脑瘫儿,很多人可能都会心头一颤,觉得摊上脑瘫儿的家肯定完了!
但是,脑瘫小伙谢炎廷却读到了重点大学兰州大学的博士,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研究的还是数学领域,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
伟大的母亲,奋进的孩子
1992年9月,谢炎廷出生于兰州市,11个月大时,不幸罹患脑瘫,从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走路、写字。
幸运的是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刘小凤,她没有放弃儿子。进不了学校,妈妈就在家里教;抓不住笔写字慢,妈妈就耐心陪着;数学不能演算,就学着心算……凡此种种,只有谢炎廷和妈妈知道,娘俩到底经历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谢炎廷在妈妈的教导和陪伴下,自学了小学、初中的课程,甚至那些需要三年学习的课程谢炎廷用两年就学完了。以至于后来媒体采访他时,还开玩笑说:“自己从没报那些什么补习班!”
一家人摆脱了脑瘫的阴影,眼看着谢炎廷的情况越来越好。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刚上高中课程,谢炎廷的爸爸突然去世。别人对炎廷妈妈说,你这天塌了,你太难了,太苦了。而她却觉得没那么难,所有的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不过,炎廷妈妈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教小炎廷了。然而,小炎廷却认真了起来。正如霍金所说,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小炎廷继续自学高中的课程,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去找上过大学的爷爷讨论。就这样炎廷在没有妈妈的陪伴下,独立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
注定失败的高考
其实,高中课程很难,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让炎廷像正常孩子一样,炎廷18岁那年,炎廷妈妈决定让他去参加高考。妈妈想让炎廷体验一下高考,也想检验一下他学到了什么程度。
正常人都发憷的高考,对脑瘫儿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炎廷写字吃力,答起试卷来,非常慢。所以,考试规定的时间内,绝对是完不成答卷的。这就意味着,即便他参加高考,试卷上的题都会做,也很难考上大学。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挣扎。
世界上总有那些伟大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炎廷和妈妈就是。妈妈想了一个办法,让炎廷只做答题卡上的部分,别的部分不用做,因为即便写了,判卷老师也不认识他写的歪七扭八的答案。
后来也证明妈妈这一招是对的,查成绩的时候,理科试卷选择题总分280分,炎廷竟然拿到了262分,而且令人惊喜的是,数学部分还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
但是,惊喜归惊喜,这个高考成绩根本上不了什么学。当然,炎廷妈妈也没期望儿子能怎么样,她不想像其他孩子的父母那样,自己付出多少,孩子就得回报多少。这样,会给孩子太多压力。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炎廷妈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联系了当地全国重点大学兰州大学,并说明了孩子的情况。或许是母子俩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动了学习,抑或是炎廷自身的学业水平值得兰州大学继续培养。当年9月,谢炎廷成了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旁听生。
遇见恩师
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谢炎廷遇见了一个好老师,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徐守军。
开学后,徐守军教授像往常一样,给大一新生上课,他突然发现一个学生不仅不记笔记,身体还不停摇晃。但又特别专注地停课,腰杆挺得很直。
徐教授很好奇,课后向同事打听这个特殊学生的情况,他才得知,谢炎廷患有脑瘫,但好在智力正常,是位旁听生。但那专注的眼神,流露出渴求知识的欲望,打动了徐教授,他决定给谢炎廷更多关注。
刚开始徐教授有很多顾虑,但是他明白谢炎廷不希望老师和同学把他当成特殊人对待。
上课时,徐教授故意放慢语速,以便炎廷心算能跟上节奏;课间时,他就到炎廷课桌前,与炎廷与肢体语言和手势交流。慢慢地,炎廷和徐教授形成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虽然,精神上获得了认同,但是,对于谢炎廷来说,与居家不同,学校生活依然很艰难。
他喜欢去图书馆,普通人数分钟就能走上去的台阶,但步履蹒跚的谢炎廷却要花上半个小时,看着都让人心疼,好在他乐此不疲。
2014年,在徐教授的数学课上,炎廷对组合的数学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炎廷又泡了很多次图书馆,查了大量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后来,又经过徐教授的悉心指点,炎廷提出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徐教授就鼓励他写成论文,发表出去!
提起写论文,或许有很多人头疼,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是,对炎廷就不一样了,他只能用一根手指打字,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些电影里的画面。就这样,一年下来他就用掉了将近500页打印纸,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谢炎廷完成这一课题。
徐教授疼惜自己的学生,也被炎廷的韧性打动,他挤出时间帮炎廷把论文翻译成英文,最后论文发表在《澳大利亚组合学》学术期刊上,获得业内学者的高度认可。
后来,媒体采访徐教授,他坦诚地说:“辅导他几乎没有影响我的教学。实际上我们平时少点应酬,就能有足够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学习让他既快乐又满足,这个过程加强了我教书育人的动力。”对于这些付出,徐教授认为不仅能帮助炎廷圆梦,还可以让炎廷妈妈能安心工作,对于炎廷的家庭也是一件好事。
都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炎廷足够幸运能遇到疼惜他尊重他的恩师!
攀登更高的山峰
高尔基说:“不肯安静的人,总向着高处,总向着前方迈进,不断向前,不断向上。”炎廷没有止步于此,他还想攀更高的山峰。
2015年6月,谢炎廷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向徐教授表达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徐教授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议,至此,谢炎廷成了徐教授门下的“编外”研究生。
高考过去了四年,炎廷妈妈想都不敢想,自己的儿子竟然还能读到研究生。为了方便儿子学习研究,她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搬到了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本部附近的小区,小区到学校只有10米。
三年“读研”时光倏忽而过,2018年6月,徐教授安排炎廷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答辩。炎廷在台上讲解,徐教授在台下补充,论文答辩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认可,炎廷研究生顺利毕业。徐教授评价说,炎廷的水平能达到他带的研究生中等偏上一点的水平,因为炎廷自己很上进。
之后,炎廷又向徐教授提出读博士的想法,当然,这一次徐教授有鼓励他:“如果愿意,可以继续读我的博士。”就这样,炎廷成了2018级“博士”。
炎廷的博士并非浪得虚名,甚至比很多博士都厉害!2019年4月,他的另一篇论文在国际SCI期刊《应用数学与计算》上发表,这本期刊在全球计算类数学中排名第16。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他展现出了过人的数学天赋。
徐教授也认为,炎廷如果完成博士学业,是能为国家科研做出贡献的。
编外转正
201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典礼上,炎廷迎来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编外转正”。
典礼上,兰州大学严纯华校长授予炎廷“荣誉研究生”称号,并深情地说:“他在兰州大学旁听8年,从今天开始他不再是旁听生。而是跟我们所有的兰大学子一样,他是我们的孩子。”实至名归!
谢炎廷或许是兰州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学籍,没有档案,却获得研究生学位的学生。
一个脑瘫孩子,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妈妈悉心照料下,在恩师的提携下,他用8年时间里顺利完成了本科、硕士学业,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博士生,这简直是只有电影里才有的励志人生。
正如严纯华校长对炎廷的评价:“用精神和毅力感染着师生、用坚持和奋斗奉献着学校、用执着和笑容感动着社会。”
上帝给了炎廷一副烂牌,但他却把人生过得足够灿烂!
结语
“我从2011年到现在,9年了,这9年来,我学习到的知识,学习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学习做人的道理,我觉得远比学位更重要。”炎廷在回顾自己经历时感慨道。
这些比学位更重要的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炎廷面对命运不公时,不屈服,不抱怨,一直奋力向上的拼搏精神。
也是炎廷妈妈刘小凤那份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无论如何艰难,她都没有放弃孩子,也没有颓废,而是用为母则刚的勇气,托举着孩子不断翻山越岭,走向人生更高的山峰。
也是徐教授恩师的春风化雨的谆谆教诲,让命运不济的炎廷找到了可以骄傲的资本,可以走上不输任何正常人的光明之路。
这大概就是冰心曾经描述过的人生,“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我是,欢迎关注我。
愿每个孩子都有梦想且有能力实现,和我一起用故事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