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不再害羞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不再害羞》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大师,也是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

  津巴多对心理学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中一个就是他通过概念化的方法,给“害羞”下了个定义,这也是《不再害羞》这本书里说到的核心内容之一。

  津巴多说,害羞是由于人们的内在冲突导致的社会适应力不足,也就是说,害羞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交恐惧症。

  《不再害羞》这本书,作者剖析了人们为什么会害羞、在害羞时的表现、在什么场景下会害羞,并提供了大量克服害羞的方法,可以称为是一本“克服害羞的实用手册”。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害羞这件事?什么是害羞?害羞是一种必须治疗的心理障碍吗?它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津巴多认为:害羞是社交焦虑者的“面具”。不管你在公众面前是什么样的表现,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只要你认为自己害羞,那你就是害羞的人。

    害羞或许是一种心理障碍,是一种社交焦虑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害怕人,尤其是害怕那些会让自己在情感上受到威胁的人。比如陌生人、有权有势的权威者等。为什么这么害怕人呢?核心原因是由于过度的自我关注和过分关注负面评价造成的。

      津巴多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害羞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特质,非常普遍。你绝对不是少数人。津巴多对近万人进行了“斯坦福害羞调查”,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超过80%的人表示,在他们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害羞,正在体验害羞,甚至是经常感到害羞。有超过40%的人认为他们现在是害羞的。

    害羞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公众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

  公众害羞者主要是关心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印象。这类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想,“他们认为我怎么样?”“我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们喜欢我吗?”“我怎么保证他们喜欢我?”

    而私下害羞者是对自身关注过度,注意力全都放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他们遇到事情会想,“我不够格”,“我太笨了”,“我长得丑”,“我没有用”。可以说,私下害羞者简直就是拿着显微镜在观察自己的缺点。

    害羞的人往往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内心渴望与人交往,但另一方面,却又表现地漫不经心。他们宁愿选择孤独,也不愿承担被拒绝的风险。

  当你决定和一个人交往时,肯定是期望能从对方那里得到回应的。所以,在人们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之前,通常都会估算得失、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机会成本,例如你就会在心里衡量一下,“这个女人值得我花几小时坐飞机去看她吗?”或者是,“这个男人虽然很有魅力,但是值得我先表白吗?”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不值得,因为没有人想要承担遭受损失的风险。

    然而现实却是,只有承担交往的风险,才有可能建立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恋爱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社交技巧让自己掌握主动权,更多地了解别人,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去接近自己喜欢的人,看准场合表达自己的赞美。

为什么有人会在社会交往中感到害羞呢?作者津巴多认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中的所有人,甚至包括父母在内,都有可能成为别人害羞的根源。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或许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他们无视害羞的存在,不断地给正常的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他们营造了导致害羞的环境。

究竟学校和父母是如何对一个害羞的人产生影响的呢?根据津巴多的研究发现,在家庭中导致害羞的四个因素分别是:害羞孩子的自我评价、孩子的出生顺序、父母跟孩子对于害羞这件事的敏感程度、害羞的父母和害羞的子女之间的遗传性。

导致害羞的第一个因素是害羞孩子的自我评价

害羞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很差。在被调查者当中,男孩感觉自己太高、太胖、太丑、不够强壮,没有其他外向的孩子那么有吸引力。女孩也差不多,认为自己太瘦、太胖、不够聪明,等等。

害羞的孩子即便是成绩很顶尖,也会找到另外的说辞来贬低自己,比如他们会说,“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健谈,没有那么多才多艺”,总之,他们就是走不出自我贬低的怪圈。


导致害羞的第二个因素是孩子的出生顺序。

  长子长女比后出生的子女或独生子女有更多被认同的需求,更容易焦虑,不如弟弟妹妹们独立。


导致害羞的第三个因素是父母跟孩子对于害羞这件事情的敏感程度。

父亲一般对孩子是不是害羞并不敏感,也分辨不出来。相比之下,母亲更能分辨出孩子是不是害羞。

导致害羞的第四个因素是父母的害羞遗传。

一般来说,70%的父母和孩子拥有相似的情况,如果父母是害羞的,那么孩子也是害羞的。


童年的经历和家庭状况是没法儿改变的,那害羞的人是不是就没救了呢?当然不是,只有了解了害羞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改掉害羞的毛病——如何克服害羞?


想要克服害羞,最首要的问题就是了解真正的自己。你可以先试着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树立的是一种什么形象?

这种形象受我自己的控制吗?比如说,我想要带给别人的感觉和别人对我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

我会为生活中的失败负责吗?

遇到好事的时候,我会认为这是运气还是努力的结果?

有什么东西能让我自愿牺牲自己的生活?

其实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你的自我意识,这是做出积极改变的第一步。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害羞的核心问题就是过度的自我关注,你的注意力过分关注了负面评价,所以,增强自我意识,才能让你对自己的害羞更加警觉。

除了这些问题,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能够提高你对自己的认识,那就是观察镜子里的自己。


花十几分钟面对镜子,仔细观察镜子里的自己。想象一下,如果要和一个陌生人在机场或者车站见面,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怎样能让自己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你最满意的是自己外表的哪个部分,最不满意的又是哪个部分?怎么才能通过衣着和搭配,最大化地扬长避短?

其实这个方法说白了,就是让你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提前准备,做好各种预案,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就能够合理地规避掉自己不自信的一面,大方地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虽然方法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以上就是克服害羞的第一个步骤,重新认识你自己。

第二步叫做“呵护你的自尊心”。

一般来说,高自尊的人不会因为被批评或是被拒绝而感到崩溃,相反,他们会感谢对方的“建设性意见”。当有人对他们说“不”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把这个当做一种拒绝,而是会很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相比较而言,低自尊的人会更加消极和顺从,在人群中不那么受欢迎,他们对负面评价过于敏感在乎,而且会把它归结到“自己没本事”上去,特别容易钻牛角尖。

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人也确实比高自尊的人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而害羞的人往往就是低自尊的人。自尊水平比较高的人,通常不容易感到害羞。所以,克服低自尊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情。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自尊呢?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了比较,做出的自我评价。可能有很多人会告诉你,“不要和别人比,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生活在现代社会,比较几乎是一件无处不在的事情,就算你不想比,你也会被纳入到别人的比较体系中去。

你只需要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首先,要仔细挑选比较的对象。有些人可以拿来当做榜样,但不适合拿来跟自己比较。比如说,我想要爱因斯坦的大脑、想要Angelababy的颜值、想要张爱玲那样的才华。这些只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不应该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

第二,成功、智慧和美貌这些受人追捧的目标,都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不要用太过绝对化的眼光来看待。

第三,你必须认识到,别人的生活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生活的剧本里,你就永远不可能了解真正的自己,也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好像一个对婚姻失望的母亲,很可能会教育自己的女儿,“男人都是靠不住的”。

除了要理性看待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之外,还要懂得肯定自己。

    《不再害羞》这本书中,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写下你的优缺点,根据优缺点设定目标。不要把一些无法撤销的负面评价强加到自己身上。像是笨蛋、丑八怪、矮矬穷、失败者、无可救药,等等。这些评价就像是一种标签,会严重地伤害到你的自尊。

克服害羞的第三步,是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害羞的人对开展社交活动会感到非常的头疼,也常常会逃避认识新朋友,简单来说,就是社会适应力不够高。但实际上,这是由于大多数人没有正式学习过有关社会交往的技能,所以不知道跟人见面时该怎么说话比较得体,不知道在团体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所有的社交技能训练中,让你变得更加自信的第一条就是行动。在莎士比亚写的《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有一句经典台词,“做还是不做,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莱特一生都在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当他终于下定决心去为父亲报仇的时候,他的生命却要结束了。


行动是第一位的。你只需要先设定一个很容易就能达到的小目标,并且开始练习。当你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最简单也最好用的一招,就是赞美对方。你可以这样说,“哎,你的新发型真好看,很合适你的脸型。”或者是“我很喜欢你这身衣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希望对方关注自己,当你把赞美对方的时候,话题自然而然也就打开了。


还有一种可以让害羞的人提高社交技能的方法,那就是“角色扮演”。

你可以扮演一个指定的角色,在这个特定的“剧本”里,你能够走出害羞和敏感,扮演好角色本身。

简单地解释一下,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止有一副面孔,而是有多重性格构成的。比方说,我们跟父母在一起,会表现地像个孩子;跟伴侣在一起呢,会不由自主表现成对方喜欢的或是适合跟对方相处的样子;跟领导在一起,我们当然要把自己热爱工作的一面展示出来;跟下属在一起,我们展现的是作为一个leader的风范和担当。


“第二自我”策略,就是让你在众多的性格中,找一种对目前的任务最有效的性格出来,然后让这种性格附体,主导你的行为举止,直到这个任务结束。

比如说,当你要面临一场合作谈判,你就把自己的角色设定为一个谈判高手,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展现真实的自己,你可以尽情地表演出一个谈判者该有的样子。

这其实很像演员演戏,快速进入一个角色,演完了之后,又快速地抽离。所以,作者所说的“角色扮演”,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暗示,不断地告诉自己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然后就能克服恐惧和害羞的心理。

总结:

1、作者津巴多认为,害羞是由于人们的内在冲突导致的社会适应力不足。也就是说,害羞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交恐惧症。


2、害羞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特质,非常普遍,你绝对不是少数人,害羞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公众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


3、为什么有人会在社会交往中感到害羞呢?作者认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中的所有人,甚至包括父母在内,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害羞的根源。

4、克服害羞,你需要三个步骤的练习,首先,重新认识你自己。其次,克服低自尊,理性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第三,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133 不再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