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不变的法则——《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19—24篇导读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面对他们的时候,该如何去做才是最好的选择?也许教育方法有千千万万,但始终有一条不变的法则,那就是“爱”。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在每天与孩子共处的日子里,我们可以找到“爱”的万千姿态。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从“厌恶实验”入手,找到行为的最初动机以及影响行为的原因,让我们懂得人是具有可塑性的,如果能对儿童的积极行为予以鼓励,在良好行为与愉悦心理体验之间建立联结,就能不断强化,将学生引向积极的一面,反之亦然。激发一个人内在向善向美的内动力,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弄假成真的谎言》通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实验,提出认知失调对人的影响,从失调转变为协调,关键是要达成观念与行为的统一,这需要不断去发现问题,找到认知失调的原因,或改变行为,或改变想法,或引入新思想,来不断调整达到二者的协调状态。如教学中学生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改变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要求,或换个思路从家庭教育角度予以辅助。以爱为出发点,相信教师可以找到很多可行的方法。

      《为何工作》提到的“德西效应”指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这种心理现象不能不引起教师的警惕。不要以为奖励表扬就好,当学生的关注点由学习本身转到奖励上,反而会削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并带来严重的后果——学生只有靠外力干预、奖励刺激才能保持学习状态。可以想象,这样的学习积极性能保持多久呢?学生为何而学习?从教育原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真正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学习积极性才能持久。

      《求速度,还是求正确?》用真实的案例引发我们思考:面对问题时,是正确反应,还是迅速反应?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是方向重要,还是速度重要?二者能否达成一致?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不同类型的学生各有特点,冲动型学生做题快而正确率不高,沉思型学生速度慢但正确率较高,各有利弊。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通过针对性训练,强化优势,淡化弱势,帮助孩子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布妈妈的启示》从心理学家哈洛等人做的“布妈妈实验”,阐释了生命成长不仅仅需要食物,更需要“爱”,这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替代的。如果父母、老师忽略了这一点,用电视、手机等陪伴孩子的童年,就会错过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需求,造成情感缺失。这是长大后无法弥补的。学会在生活中表达爱,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的爱,他们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幸福的生活。

      《顶着光环行走的人》提到的“晕轮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当我们对一个人形成印象后,这印象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可能掩盖很多东西,造成认知上的偏差——譬如觉得优秀学生什么都好,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一无是处。这种认知偏见让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结果也往往违反初衷。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需要教师对每个孩子投入爱心,当你用爱的目光凝视他们的时候,才会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发现他们的进步,帮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诗经》中说,“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生命的成长也是如此吧。用爱的力量唤醒孩子向善向美的心,用智慧精心呵护幼小的心灵,你会看到,每个生命都能以最美好的姿态绽放光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是教育不变的法则——《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19—24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