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基因传》时,我在想什么(4)?

《基因传》---读书笔记5

七月的雨是自由和散漫的。


金子的光芒,不会被泥土所掩盖

二十世纪初,达尔文的追随者荷兰植物学家雨果·德·弗里斯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定量描述的方法来解释实验结果,正当他为自己的实验数据揭示的成果感到兴奋时,他看到了孟德尔的论文。论文中的描述令他感到不安,因为他的突破性结果早已被孟德尔的工作所证实。

蒂宾根大学的卡尔·科伦斯公开称自己的实验与孟德尔的实验结果相吻合。与此同时,植物学家埃里希·冯·切尔马克-赛谢涅格在做豌豆杂交时,也发现了他的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结论相符合,这同样让以为发现新大陆的他感到失望。

尽管大家在沉默,有意或无意的避开孟德尔,但是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孟德尔就是发现遗传规律的先驱,英国的生物学家威廉·贝特森是坚定的孟德尔理论支持者和传播者。科学无国界,但是每个人都要以严谨的态度尊重科学!

优生学

这个听上去比较现代的概念,在当时是很邪恶的存在(不是现代医院提倡的优生优育)。相对于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想将人类通过智力水平,身高和个人素质等几个方面来区分开,让后让那些具有良好基因的人来繁育后代,同时限制其他各项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的人生育,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自然界需要千万年的变异的筛选。

而骇人听闻的是德国准备启动一项人类种族清洗计划,其目的也是只允许具有优秀品质(这里用品质来代表人的各项能力)的种族或家族生育后代,这是多么反人类的政策(我严重怀疑二战首犯纳粹的希特勒也是这个想法的狂热追随者)。

染色体初现

基因的概念虽然已经被提出,但是基因具体是什么?基因所承载的信息在以什么形式存在,基因间用化学还是物理方式连接?这些都是当时难以解释的问题。

19世纪90年代,德国胚胎学家西奥多·波弗利认为基因就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另外的两位科学家,沃尔特·萨顿也假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波弗利的学生内蒂·史蒂文斯同样大胆推测染色体就是基因的载体。

染色体形态

托马斯·摩尔根教授在对模式生物果蝇进行研究,发现基因之间是物理连接,同时发现基因间有连锁的现象(即有一种性状的遗传,一定伴有另一种性状同时出现,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基因交换)。

同时他的学生,年仅20岁的大学生在一个通宵居然通过推测基因间的联系,绘制出了世界上首张果蝇染色体线性遗传图谱(含有6个基因),这也是人类基因传计划的雏形。

我们在生物课本中看到的,是各国的学者潜心研究多年的实验成果,以结果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书中讲述了这些实验背后的故事,体现了科学家们在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对自己实验方向的坚持。没有他们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很难有我们今天得到的许多便利应用。


我们当前得到的,正是前人苦苦追求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读《基因传》时,我在想什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