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请来了国宝级专家给你们讲中医药文化!

上周我们发的关于青蒿素和中医药的文章大家都看了哇?老实讲,当时决定要摸这块逆鳞的时候,小豆儿就已经做好了遭吐口水挨骂的准备。没办法,哪个喊中医药现在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里头喃?……但不管爪子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总还是得继承发展下切。所以该站出来的时候,还是要硬起头皮站出来。

请输入图片描述

问“我跟你老汉儿一样,也没懂起中医药跟传统文化有啥子关系喃?”首先,请放心,小豆儿说的不是得那种“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关系。其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专业人士认可的一种观点,不是小豆儿张起嘴巴打胡乱说的。要是不信,那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医杂志》跟你们摆一哈,为啥子说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嘛!

01 、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把人和天的关系作为思考中心的一种哲学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都把“天人合一”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 

而中医药文化也对这个理念进行了吸收和发挥,或者可以说,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都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比如中医里的“气化”、“气机”,就认为人体和天地自然界一样,是由气生化而成的一个大圆圈。各个脏腑经络的活动就是以这种“气”的形式,进行有序循环运动的。觉得有点抽象?那再举个例子——“五味入五脏”,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吧?它其实就是中医药里“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代表,主张借用大自然的气、味来保养人的身体。

02、

请输入图片描述

“阴阳五行”这个认识论虽然比较...朴素...,但很早就已经渗透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输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无论是中医的生理观、病理观,还是治疗观、养生观,都吸收了“阴阳五行”说。譬如中医学认为,人形神一气,离不开阴阳。如果人体阴阳保持平衡,就意味着健康;阴阳失衡,就会生病;而治病的根本目的也是将失衡的阴阳重新调整到平衡的状态。 

问“听说中医的“阴阳五行”在网上遭批斗惨了哒,你咋子还在这里讲哟?”

确实,这套理论如今受到了很多质疑。但,不可否认,“阴阳五行”说在中医学初期发展的时候,是真的起到过提纲挈领的作用。 

所以不能因为被怼了,就对全世界说我们是“抱一抱,就当做从没有在一起”的前任噻!有人说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西医都已经进入分子、基因水平了,中医药却还一直禁锢在“阴阳五行”论里面,搞那玄之又玄的老一套。

 客观点讲:

中医其实并没有禁锢在“阴阳五行”论里面,只是一些江湖术士爱拿这个说事,把这套理论用得太滥、太悬而已。(放弃求生欲的我冒死说出这句话) 

虽然仅限于“阴阳五行”来认识疾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仍有不少值得吸收、学习的地方——例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养生观,虽然仍以“调和阴阳,以致中和”为核心,但对身体确是有助益的。

03 、世界观、认识论都有了,再加个方法论,这个体系就齐整了。

那中医药的方法论是啥子喃?没错,就是老子讲的那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道法自然”!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中医学认为,既然人生存于自然环境中,并受制于自然环境,那么诊断治疗的时候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用自然产物来治病救人。又觉得打脑壳?那还是举个例子嘛——

在中医针灸里有个“子午流注法”,它就是把人体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十二个时辰相对应起来,不同的病症在不同的时辰,施针取的穴位也不一样。

为啥子要这么麻烦嘞?就是因为古代医家们发现:生活中,人在不同的时辰,经脉气血的盛衰涨落也不一样的。

再比如说妈老汉儿经常挂到嘴边边上的养生,啥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养肝,夏天健脾,秋天养肺,冬天补肾”…其实都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想。

请输入图片描述

讲了一大堆,你们是不是想吐槽今天的内容太复杂太深奥太晦涩太太太太太难懂了? 不懂就对了!

因为无论是中医药文化还是中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是得随便哪个都能搞得懂的。

现在你们晓得,为啥子每次看到那些连中医大门都没摸到的人怼天怼地,小豆儿会那么鬼冒火了吧? 

请输入图片描述

哎,只能说,在当今时代,中医药真的是太战战兢兢了。所以下一次抡起巴巴掌之前,麻烦大家还是先了解一哈中医药文化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一次,我们请来了国宝级专家给你们讲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