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经典畅销书之一,在大学的读书会就听过同学的分享。两年前购入的书本,断断续续花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读完,应该算是我阅读周期最长的一本书了。


这本书确实挺烧脑的,要把自己完全代入故事的情景才能好好感受作者当下的情节感受。故事环环相扣,偶尔穿插一些回忆,偶尔讲述其他角色的故事,阅读时要紧跟着故事发展,建议可以在时间比较允许的时候集中阅读,故事感受冲击会更好。故事还有改编成电影,可以去康康。

故事内容我认为包含了父子关系、朋友关系、救赎关系、对抗关系。

首先是严厉的父亲对主人公阿米尔喜怒不定的态度,是阿米尔形成胆小、不敢面对错误性格的主要因素,可以认为是我们所知道的完美型人格,不允许自己身上出现任何污点,努力博得父亲的喜爱。但这深藏内心的父爱只有在阿米尔成人后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阿米尔被父亲严格要求必须是坚强勇敢,却偏偏是喜文不喜武的性格,只有父亲的好友拉辛汗才是自己的伯乐鼓励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成为阿米尔的知心好友。拉辛汗对阿米尔的影响确实很大,最后能成为作家,找到父亲隐藏心底的秘密,完成自己和父亲内心的救赎,一切都是拉辛汗的助力,贯穿整条故事线。拉辛汗就像是我们生命中的指明灯、引路人,比如我们的老师、父母、兄弟闺蜜,感谢他们能出现在自己生命中。这也是所有人都渴望的好友,能在自己受挫的时候,在自责的时候,在自己迷茫的时候能出现拉一把的那种人。也许我是幸运的,我生活中总能出现这样的人,感恩。

另外阿米尔生命中重要的关系,就是与哈桑的关系。表面上是主仆一起长大的友谊,哈桑对阿米尔是绝对的忠诚和无私,也是因为这样一直的无私,阿米尔会习以为常,认为是应当的,以至于在个人私利和道义之间他选择了私利,选择了逃避。对哈桑的无视才能忘掉自己的愧疚。最后秘密揭开后发现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会后悔哈桑对自己的忠诚,他会更愧疚,因为自己,也因为父亲。

所以我们在感恩身边有对自己无私的至亲挚友,也不要忘了我们也是对方的至亲挚友,做不到无私,但至少做到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你在身边。没有任何的一次帮忙都是必然的,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因为欠下的我们担不起。

从阿米尔对待故事恶人阿塞夫的前后态度,能明显区分了成长和救赎的坚定。第一次眼睁睁看着哈桑被阿塞夫侮辱,第二次即使害怕,也要从阿塞夫手中救回哈桑的儿子。如果第一次做了错误的选择,能有第二次机会,一定不能怂。

整个故事背景反映了在战前的富裕安宁,到战后的荒废和民不聊生。成年阿米尔看到重回故乡的路,看到法里德的生活,心中五味杂陈。故事中的人物对生活的无力,让我们更能珍惜现在这个和平年代,爱惜自己的祖国。

书本的故事,让我冲击最大的情节是哈桑被阿塞夫侮辱、逃离阿富汗、追求索拉雅、父亲离世、拉辛汗离世、看到索拉博、与索拉博生活,都反应了主人公的心理对白,反应了生活中我们的心理变化,能让我们看到生活,知道自己的内心选择。

追风筝的人,在我看来如字面意思说的,追的是风筝。同时,追的也是信念,追的是回忆,追的是那个救赎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分享--《追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