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彼此都能深深感受到对方的存在,“被感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书评

断断续续看完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本《新名字的故事》,也是莉拉和莱农的青年时代。

书的结尾,莉拉有了一个孩子,莱农大学毕业,两个后将要结婚。

莉拉进入生活的窘迫,看似莱农要迈向新的起点——她出了书,要嫁给一个书香世第的后代。

她们两个总让我想起童年的朋友。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一群人在一起玩,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只不过像莱农一样,很多童年的伙伴读完初中就不再念书,去工作,谈恋爱,然后像书中一样,我们拥有各自的前途:有人工作好几年,有人却才刚念完书,有人已经生了第三个小孩。

这些事情存在于书里书外,拥有一种迫切的真实感,仿佛昨日重现,仿佛书里的朋友们就是我的朋友们,他们每一个都那么真实。下一秒,我就要忍不住打一通电话给某个朋友,聊起往事,就像他们在夏日沙滩的时光,我们也拥有过单纯、快乐的时光。

很多人都不再联系,我们只是不断对第三方叙述,询问身边的人,谁现在在干什么?他还在读书吗?她是不是去了深圳?或者还待在广东?

很多事情交叉起来,会造成一种浅显的尴尬,彼此都能忍受的尴尬。

去逛超市,碰见了小学同学,她已有两个小孩,而我才刚刚毕业。几乎是瞬间,我们就认出了彼此,她精确地叫出了我的名字,我也是。不知她有没有记得那次下大雨,骑着自行车淋雨,只有一把伞,我们都没用,一路淋着雨回家,还唱歌,想起来满是傻气,也满是有趣,那是遥远的2012年。

像书里面一样,时间不断向前走,我就跟着他们走,从小时候,再到青年,他们的中年及老年还没看,只是看到从童年到青年的变化就泪流满面。

可是,我又觉得,这一切多么自然啊,真的。变化太多,可是又那么自然,所有的人,不管是父母那一辈,还是格雷科和莉拉这一辈,每一个人,每一个场景,每一件事情,不断推动这个变化,每个人都随之变化。

可是,变化这个词又无比跳跃,其实每个人都没变,只是时间在不停走,那么可以说,每个人都相对没变。

是啊,怎么可以说在变化,这个词无比冷漠,就好像现在的他们完全摒弃了之前的他们。莉拉毫不犹豫烧掉那本《蓝色仙女》,她还记得写这本册子的那个时间吗?她们两个还记得小时候的每一个片段,和对方相互比较,针锋相对的童年吗?

《新名字的故事》写得太残忍,每一个字都戳进心里,因为太真实,因为刚开始打破了童年的梦幻。每个人都在面对,莉拉竟然从这本书的一开始就面临婚姻的选择;莱农依旧是学业,学业的挣扎、自我的探索。

密密麻麻的心思,像海滩的细沙。可是我又无比伤感地想到,在莱农的第一视角这本书是这样的,那会不会其实她加了太多的修饰和夸张了每一件事情,本身她是一个作家,她知道语言的蛊惑力,她让我们感动,让读者联系到自己,让感性不断迸发。其实,她只是在八十几岁的年龄,来了一场彻底的回忆,她只是写出来,并不给媒体采访的机会,只是写出来,抖落岁月的灰尘。

可是每个人的自我感动,都那么廉价,那么易碎。

我多么讨厌潜藏在具体事件中的伤感,那是一种多余的情感,明明知道事情就是那样,就像竹篮已经放在那里,却还要锲而不舍地想把眼泪灌进去,甚至想要封存住。

其实书又比我的生活好一点,更有人情味一点。我和之前的朋友早都失去联系并且习以为常,也从不会想起,不会怀念,是没有回忆的,甚至连我讨厌的具体事件里的伤感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我无奈地耸肩,甚至连无奈这个词都是我用作修饰,根本没有波澜。

什么都没有留下其实才是最苍白的吧。或者说,我,身边的人,大人们,都早已了解生活的规则:对已发生的事不做回味、不去留恋;对未发生的事不加揣测、不去期盼。

因为我们都知道大致的安排,或者大致的时间段要做些什么。就像书中一样,就像父母总是说的那些话,不好好念书,那就早早进入社会,过几年,就结婚、买房子、生小孩。其实,好好念书,这些事情也不过只是晚了几年,无法抗争的事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实还是觉得太仓促。一本书,就是一个阶段;四本书,就是一代人的生活。

或许,我们会失去些什么,会留下些什么,又要带走什么。这些都是太大的命题,没有答案的问题,只是一些叹息。

每个人生命里都会遇到莉拉这样的朋友,或莱农。

她们会在某个阶段失去对方。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于是莉拉和莱农其实又是幸运的,她们直到老年还不断认识着对方,甚至可以说不断纠缠着对方。

我又想起自己的朋友,很久之前的朋友现在也有保持联系的,我们还能联系多久,会像莉拉和莱农一样吗?一直到老年还是那个人,童年的那个伙伴。

我没有期待。我愿意就像书里那样,直到老年再来回忆这些事情,到事情发生之后,再回头看看之前发生的所有,再看看会从头到尾的莉拉是谁?莱农又是谁?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们彼此都能深深感受到对方的存在,“被感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