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第二个孩子到4岁了,突然有了全新的体会。听王涛的讲座很久了,过了一段时间才买了他的书《规矩和爱》,又过去很久了,但现在才开始认真读。每一段抄录都像特别的提醒,点醒我与老大和老二以及他们的爸爸甚至与我的父母相处的每段时间。我的育儿目标变成:培养两个任何时候离开我都能够自己独立好好生活的孩子。我开始学习从一个事必躬亲的妈妈,学习放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二从需要喂饭到自己吃饭,从玩具从乱七八糟到每次玩完放回原处,从不会穿衣服到大部分衣服都能自己穿。老大从屋里天天乱七八糟到桌面、橱面、床面和飘窗都整洁没有杂物,从到处找不到东西到自己收纳物品,从吃完饭一推碗就走到自己盛饭和收拾吃完的碗筷。当然这还不够,所以继续读书和实践。
ISBN 978-7-5640-6025-1
<规矩和爱> 王涛著 2012.8(2017.5重印)
3(页码)-我要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是你们让我在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规矩和爱.你们严厉的规矩帮助我避免堕落;你们深沉的爱,也足够我一辈子慢慢品味;你们对道德的敬畏和生活的节俭是我终身的榜样。
[if !supportLists]第一章 [endif]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13-早教专家周弘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长的家庭教育专家下榻在一个宾馆,看到那个宾馆有一个会议指示牌,上写:“科学养猪研讨会请上五楼会议室。”老先生大受刺激,不禁老泪纵横:“这年头养猪都要研讨,怎么养孩子却没有专门的培训啊!难道养人还不如养猪?”所幸这样的现象正在渐渐改变。
16-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
《圣经》的《箴言》是以色列历史上最具有智慧的君王所罗门写给自己的孩子和世人的训言。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
你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的多。
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三字经》里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表面上看窦家的教育的成功来自于好的方法(有义方)。殊不知这位窦燕山在有孩子以前就身体力行做到这些规矩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是他自己人生教训的总结。窦燕山30岁以前也曾做过很多伤天害理之事,所幸当时膝下无子。30岁后幡然改过,从善积德。老得五子:仪、俨、侃、偁(cheng,同称)、僖相继及第,便有了成语“五子登科”。
所以,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
这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记载在《宋史》里:
宋朝时候,有个叫陈昉的人,他的家里,自从他的祖父陈崇留下法制以来,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经十三代了。家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有七百多个人,但是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亲睦,没有一个人说离间的话。他家里吃饭的时候,一定大家坐在广大的厅堂里,没有成年的孩子都坐在另外的席上。若有一个人没有到席,全族的人都不动筷。他家里养了一百多只狗,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着食。倘若偶然还有一只狗还没有到,所有的狗都会等待,不肯先吃。因此乡里间的人家,也都被陈家所感化了。
这就是陈昉百犬的故事。当人与人每天以礼相待时,狗也能被感化,更何况孩子乎?
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重新成长。只想改变孩子而不想改变自己的父母古往今来很少能有成功的。
认识到父母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有了谦卑的学习态度,我们就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为人父母的功课。首先需要的牢牢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
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
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
19-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卡里·纪伯伦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后来由冰心翻译成中文。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只有明白了孩子不属于父母的观念,你才会一开始就把“培养独立”纳入你的教育。
西方家长会认为每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需要,要尊重他。越尊重他,他就越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小知道,自己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父母也有父母私密的空间,彼此需要相互尊重。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管理自己的空间和尊重他人空间的概念。不要小看这细小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24-只有父母要用爱心去感受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慢慢的愿意学着去感受和接纳别人的感受。同样,只有父母敬畏规矩不随心所欲,孩子才会学着用规矩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给孩子做规矩所遇到的挑战往往是父母自己无法真正敬畏规矩。例如,很多父母尝尝不忍心给孩子做规矩。这样的错误行为的根源就是父母没有建立对规矩的敬畏。
25-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儒家的这一基本思想,后来的三字经和弟子规都强调这一点: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用现代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情商先于智商。
情商是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
古人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若是我们让孩子从小发展健康的情感模式,长大了孩子不仅能在环境中很好的适应,而且所思所行都会自然从容。
28-明白了前三个原则(不占有、规矩和爱统一、情商先于智商),你就不难理解共同成长原则。首先你要克服占有的本能,明白爱孩子就是要帮助孩子更好的离开自己。有了这样无私的爱,你才会把理性引入你的规矩和爱。只有理性的规矩和爱才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所以归根到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和孩子一起经历爱的成长。
[if !supportLists]第二章 [endif]规矩和爱: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
37《圣经》中对爱的定义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的定义中竟然有八个“不”字,从“忍耐”开始,用“忍耐”结尾。所以真正的爱是对自己的克制,对他人的忍耐。
严格的说,“凭情绪做规矩”和“不忍心做规矩”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若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也就不明白什么事真正的规矩。
所以为了爱,你要忍心给孩子做规矩。为了爱,你也要忍着情绪做规矩。
40-早在1400多年前,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就这样告诫过我们:“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41-中国古人在《礼记》中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处理对孩子的爱和恨:“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教育孩子时尤其应该如此。无论孩子多么可爱,你都要清楚他也有恶的一面需要你去做规矩。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你都要明白他毕竟还是孩子,反思他的错误中你有怎样的责任。理性是融合爱和规矩的唯一溶剂,理性是教育的中庸之道。
唯有爱和规矩的理性结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结果。
43-表象上严厉的规矩,体现的却是大爱。表象上的大爱,本质上却是严厉的规矩。甚至在一般人眼中已不能简单区分这样的教育究竟是规矩还是爱。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先生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
看上去,一团客气的陶校长四块糖尽是爱的体现。但其结果是让学生自己承认那很不容易承认的错误:“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矩不仅要求高而且难做。很多孩子往往因为看到别人不合理在先而无视自己的错误。可以想象这位同学刚到校长办公室时一定有很多委屈,想着怎样为自己申辩。但是陶先生却用爱的方式让这位同学一下子自己领悟到了那深处的规矩。这个严厉的规矩实在爱的包容中实现的。我相信这位同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爱的规矩。能将爱和规矩做到如此统一,陶先生真不愧为当代的教育艺术大师。
44-《孟子·离娄上》有这样的内容。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翻译过来就是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得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所以孟子认为,规矩是画出方圆和行出仁爱的手段和保障。”
45-正如陶行知先生总结的那样:“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作为一个父亲,最高的境界就是慈爱。而孟母或岳母,她们为世人所尊崇的不是一般的母性的慈爱,而正是她们母爱中所体现的理性和严格。所以这两位伟大的母亲也在告示世人:为人母,止于严。
52-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者之一。他组织湘军打败太平军,救大清朝于危机之中,最后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然而他对子女严格要求,毫不溺爱。在曾国藩看来,要教育孩子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与俭。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58-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后来回忆说,小时候从来没有觉得父亲在外面做事没有陪伴自己的感觉。要知道曾国藩一辈子不是在外为官就是戎马倥偬,很少在家。他是怎么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在陪伴他呢?原来曾国藩不管公事战事如何负责紧迫,稍有空闲便提笔给孩子写信(详见《曾国藩家书》)。见信如见人,孩子们总能感受到父亲的关心和教育。所以,对孩子的陪伴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的陪伴。一句话: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时间也在哪里。
6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现代教育研究发现,尽管父母的教养行为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历史、社会等),但最重要的影响却是父母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家教模式。我们如何为人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己的父母如何教育我们的影响。父母如何教养我们是我们一生中最直接、最长久、最全面的父母学课程。这样,这个原始的父母学课程内容质量如何便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自己对下一代的教育。
自己真诚而理性的反思,是走出原有家教模式桎梏的唯一途径。要么用理性的反思跳出痛苦经历的桎梏,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要么拒绝反思愿做自己经理的奴隶。我这里所指的反思,不仅仅是对一些父母教育错误或不足的分析,也包括对父母好的教育行为的理解和学习。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很多父母对小时候挨打的经历都记忆犹新。有的认为父母这样的管教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做了父母也简单复制这种粗暴教育方式。但也有的父母完全不一样:自己有了孩子坚决不能大孩子。却是,不少这样的家长做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缺乏理性的反思,虽然远离了粗暴,也丢掉了规矩。
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但是有一点是被原来越多的人接受。那就是一个人早期生活的经历对以后的行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有些经历被压在了潜意识的层面里。在潜意识层面里,这些经历虽然不为我们所知,却常常控制着我们。所以,对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做一个客观理性的反思,不仅可以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甚至认识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