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逃去芒砀山?是因为他见微知著,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胜吴广在押送犯人的过程中,在大泽乡起义,之后一路攻城略地,顺利的让人惊讶。
随后陈胜在攻占蕲县之后,就取路陈县,在陈县主持召开了三老豪杰会议,把当地年纪大和有影响力的人都请来,一起共商大事,但是,三老豪杰的见识远不及张耳陈馀等人,他们提出让陈胜出任楚王一职,让陈胜大喜。
这件事同时也影响了一个人,就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他见微知著,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意识到大乱将至,才会在押送犯人的过程中弃职逃跑,落草为寇,进而寻找机会起兵。
在陈县,陈胜主持的会议上,三老豪杰强烈要求陈胜出任楚王一职:理由是“将军一路披坚执锐,讨伐无道之君,诛杀暴秦,复立楚国的社稷,功劳之大足可以为王。”还有“带领天下的诸将领,那就不能不为王,所以愿意立将军为楚王。”
而陈胜听到三老豪杰的话之后,就心中大喜,然后又问了问张耳陈馀两人的意见。只是这两人说“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之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
只是陈胜并没有听张耳陈馀两人的意见,要知道陈胜心中还在想着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是不会采纳张耳陈馀的建议。
如果说陈胜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那么陈胜多活三十年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张耳陈馀是当时的智识之辈,他们能够看的更长远。
让陈胜低调,施行广积粮,缓称王,等到扶立六国之后,诸侯都是你陈胜封立的,陈胜的地位也是会水涨船高的,只是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
而陈胜称王之后,这时就苦了诸郡县的秦吏,方圆两千里,没有不响应陈胜的,就把各郡县的秦吏给杀了,那是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天下大乱。
而刘邦在此之前就是泗水亭长,这个职务是有捕盗的责任。除了要抓捕正常的盗匪之外,还要抓其他的人,然后押到骊山去修建陵墓。
只是刘邦这样做的话,长时间他的仇人就越来越多,他以前捉拿的那些人就会来找刘邦报仇,但是刘邦却是有着明智之举,他已经弃职逃走了。
毕竟刘邦能够在危险来临之前,就能够及时逃离,能够在船沉之前离开,不得不说这是刘邦的智慧。
刘邦之所以会逃走离开,那是因为他在当亭长之时,就每天花天酒地,欠账赖钱。但是在他被迫押解大量犯人前往骊山的时候,就发现犯人是越来越多,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的押解能力。
因为在中途不断的有罪犯逃跑,这就让刘邦意识到,为什么罪犯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世道不好了,如果说一旦天下大乱的话,那么自己的下场还会好吗?毕竟他抓了不少的罪犯,这样就会有很多的仇家找上门,等到各报其怨而攻其仇的时候,他还会有命在吗?
肯定是不会的,所以刘邦这时就意识到大乱将至,能够及时的逃入到山中,不得不说这是刘邦的见微知著,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对此,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