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鸡头”还是做“凤尾”呢

我们常常听人们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但有时候也听人们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到底做“鸡头”好,还是做“凤尾”好呢?也许有人会还说“看情况”,真么说没有错,但如果思考只停留在这里,等遇到具体问题,未必能够做出好的选择。

对于这个问题,吴军老师谈到过自己的看法,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吴军老师认为,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可能既不是“鸡首”也不是“牛后”,而是第三种选择

在谈第三选择之前,先让我们看一些自然现象。

比如在语言学上,美国语言学家齐普夫发现了一个统计规律,被称为齐普夫定律。它讲的是在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大规模文稿中,如果按单词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序,那么一个单词的排名位置和它出现的次数,二者的乘积会是一个常数,或者说这个单词出现的频率和它的排名成反比。

类似地,英国物理学家普莱斯(Derek Price)提出了一个普莱斯模型,这是他在研究论文引用情况时发现的。普莱斯模型讲的是,在一个网络社会里,假设有N个人,那么,贡献排名在前根号N的人会贡献一半的成果,也获得一半的收益。比如,一个100人的企业,那么前10个人会得到企业总收入的一半。

普莱斯模型和齐普夫定律其实都是符合统计学上的幂律分布,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许多地方都会出现幂律分布的现象,尤其是在那些存在自由竞争和进化的领域。比如宇宙中天体质量的分布也符合这一定律,假设一个星系中有一万亿个天体,那么质量排名前100万的天体会贡献一半的质量。

这些现象说明,世界上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这种差异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知道了这些对我们有何启发呢?它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不应该和别人做过多的比较,因为有些比较毫无意义

比如父母们很爱讲的一个词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好,还能获得各种荣誉,自家的孩子比来比去总是比不过。

如果你总是盯着那些最优秀的孩子,拿自己家的孩子去做比较,比不过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一个年级有400个孩子,按照普莱斯模型,一半以上的荣誉总是被大约20个人拿走,这20个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人只看到那20人很风光,就没有想到还有380人和自己一样呢。

不切实际的对比会让人总是产生失败感,自己也会变得烦躁、失去信心。甚至有的人会因此想出歪点子,用不正当的手段——比如作弊——去获得自己原本得不到的东西,但这样显然只会让情况更糟糕。还有的人则可能会变得自暴自弃。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见贤思齐,如果只满足于现状,人就不会进步了。

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找准自己定位的同时又有所进步呢?

吴军老师给了三条建议:

一是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将其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

自己要和昨天的自己去比,要努力做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更好,哪怕只是好一点。每到一个时间段,就要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这样就能形成正向的积累效应。如果自己确实在进步,但是总达不到目标,就要想一想,是否目标定得太高了

我们未必要追求太快的进步,因为太快的进步一般难以持久。

二是不要一下子进入一个太大的组织,或者是竞争太过于激烈的环境。

在一个巨大的组织中,一个新加入者是不可能有存在感的。比如,如果你要进入一个1万人规模的单位,那么其中会有100个人获得一半的资源,而这又会形成马太效应,你要脱颖而出就会更加困难。但如果你进入到一个25人的公司里,那么按照普莱斯模型,会有5个人成为最重要的那批人,你要跻身到这5个人的行列中,概率就大得多了。

对个人发展而言,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通过努力,能够成为25个人中的前5名。然后,再换一个更有挑战性的环境,继续努力提高,争取在更大一些的范围里脱颖而出。这样不断进步。

吴军老师提到的“第三选择”其实就是——选择做鸡脖子,不是头,但是离头很近,经过努力能够成为鸡头。然后,可以再去做一只羊的脖子,成为羊头之后,就有机会做到牛脖子的位置,最后就有可能成为牛头。你看,真实的生活中其实我们不是只有“鸡首”和“牛后”两种选项。

那么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做“鸡首”呢,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就轻易找一个能当鸡头的地方,习惯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快感,人也很难再进步了。

三是在批评世界之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批评世界或者抱怨世界,其实是无意中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了。一个人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改变世界,更不可能改变一些自然的分布规律,但一个人总是能够改变自己身边的环境。一个人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其实就已经在向更好的方向前进了。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扩大影响力,循序渐进,找好自己的节奏,才更容易成长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鸡头”还是做“凤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