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由四十六字史实到长篇小说

《明史》中有一段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

讲的是1425年4月,因南京屡发地震,明洪熙皇帝朱高炽派太子朱瞻基赶赴南京,五月洪熙皇帝突然驾崩,召太子回京,朱瞻基六月初回到北京,登基为宣德皇帝。

史书上寥寥数语,不过四十六个字,朱瞻基在南京接到诏书,到回到北京即位的这十五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马伯庸围绕着这四十六字史实,写出了小说《两京十五日》。之前反复听到罗胖推荐这本小说,好奇于作者如何凭借这四十余字展开想象,丰满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的?上周忙里偷闲,看完了这本《两京十五日》,情节跌宕起伏,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虽然整体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是细节之处又非常符合史实。

小说是从南京地震、太子巡视说起的。历史上,洪熙宣德年间,南京地震频发,爷俩在位十年间,南京共发生地震74次,比明朝其他皇帝在位期间发生地震的总和还多。也正是因为地震,爷俩想迁都回南京的事情,也一缓再缓,未能实现。

再说“十五日”,其实背后隐含着明朝的信息传递和物流系统。电视剧里动不动就是“八百里加急”,实际上在明朝,马匹是稀缺的战略资源。当时明朝依然在和蒙古打仗,蒙古牢牢掌握着马的源头,内地养不出好马。所以马主要用于作战,很少用于公文传递。

所以和我们想象不同,明代的公文传递,更多依靠跑步传递。在驿道上,会设置有许多个急递铺,两铺之间相距平均十里地。每个急递铺里都有年轻力壮的铺兵,他的工作,就是要在四十五分钟之内跑完十里地,把公文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相当于每公里9分钟,这个速度完全可以达到,即使明朝当时的道路条件没有今天的马路这么好,一个年轻男子在 45 分钟跑完十里地也是完全可行的。所以理论上,一封紧急的公文,以这种接力跑的方式昼夜不停地传递,一天可以跑出三百里,已经和普通的马匹速度差不多了。北京到南京两千多里距离,无论是用人工还是用马匹,八天的时间就能到达。

正因为明代马匹稀缺,所以在小说里,太子没有骑马返京,而是走水路。这条水路则更是明清两朝国家的经济命脉——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始建于隋朝,起点是洛阳,终点是杭州。元朝定都北京,对大运河进行了改造,使大运河可以从杭州直通北京。可以说,大运河的兴衰,和国家的首都密不可分。所以,明代初年定都南京还是北京的问题,最反对定都北京的是洪熙皇帝,可是最反对洪熙皇帝的,正是这条大运河沿线的官员、商人和依靠水路为生的平民。因此引发的矛盾冲突,贯穿了小说通篇,也是造成了太子一路回京的重重危机。

小说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这个虚构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大量真实的史实,值得读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故事——由四十六字史实到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