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暖阳的轻抚中,让我们来读读《苏东坡传》。
林语堂先生,一代国学大师,读过苏东坡的札记,七百首诗,八百通私人书简,参考了至少123册参考资料,在1936年完成了《苏东坡传》。
林先生在考据、义理、辞章上下足了功夫,用笔诙谐幽默,犀利超常,激情荡漾。我们通过此书便可了解苏东坡的富有创造力、守正不阿、放任不羁,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世俗而改变。
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是一个诗人、画家,老百姓的挚友。出生于一〇三六年,他的一生写了二千七百多首诗词。其文纵横恣肆,清新豪健。
十岁时,已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十一岁便开始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一〇五七年中“进士”。
没想到一生仕途坎坷、历经磨难,多次被贬谪流放,大半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遭遇不公,但他却泰然处之,安之若素。
到惠州写下“不辞长作岭南人”,到海南写下“唯有一幸,无甚瘴也!”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33岁一度进入中央政权中心,35岁正当盛年,被贬往杭州,然后是密州、徐州、湖州、黄州。一〇八四年到了常州,一〇八九杭州,一〇九二扬州,一〇九四惠州,一〇九七谪居儋州。
人生无论如何艰难,他的心不为环境所缚,快乐的人生哲学在他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兼容儒释道的精髓,透悟人生,洞悉自然,关注民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杭州的一年半之间,他给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包括一个清洁供水系统和一座医院,疏浚了盐道,修建西湖,稳定谷价,充分显示了其才能。
当他四度被降官,还说忽觉无官一身轻,心境自然变得平和。这是他的转变,也是他的过渡期。
当他从一个读书人口中刚一听到杀婴恶俗,便立刻提笔给本地太守写了一封信,还成立了一个救儿会。他的正直善良可见一斑。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在杭州任职时,与各方人物往来,他写戏虐讽刺诗,启人灵思的山水诗,荡气回肠的爱情诗。
一〇七五年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谓是最好的悼亡词。同年还写下“鬓微霜,又何妨!”
一〇七六年,密州任太守写下了: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一〇七九年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写下了《前赤壁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情景理融合,可谓是赋中精品。
一〇八二被贬黄州后,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罢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开朗,对自己的人生自会有新的领悟。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是在黄州所写。
一〇八四年写下了“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啊,清淡的欢愉,长长久久,如细水长流。
他还有一首诗叫《和董传留别》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人明白读书与修养的关系,不只是儒雅之气,更指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我还喜欢《蝶恋花.春景》中的句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他一〇九六年在惠州所写。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似乎总在鼓励我们,春天还是会来的,天涯到处都有茂盛的芳草。
让人最难忘的是一〇九七年到了海南岛“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他却仍然保持乐观,直到遇赦。
苏东坡一次对他弟弟子由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达观的人生哲学,让人无比崇敬。
苏东坡比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虽饱经忧患,但他的人生更趋温和和厚道,并没有变得尖酸刻薄。
合上书,我们会想,如果人生只有六十四岁,我们该如何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用怎样的心态去度过。我想诚如书中所说:“人生的每个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
苏东坡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应该是万古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