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下岗工人,为了生活卖起了鸭脖,谁也没想到她年收入12

  1951年10月,徐桂芬出生在江西南昌,兄弟姐妹八个,徐桂芬排行老四,好在父亲在蔬菜公司任职,肉虽然没有,蔬菜还是管够的。

  17岁花季之年,她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种过田,插过秧,几乎干遍了所有的农活,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一呆就是5年。

  刚回南昌时,徐桂芬工作没有着落,生活极为寒苦,但她是个能吃苦的人,那段时间,徐桂芬曾给人带过小孩,到工厂做过临时工,甚至干过搬运工。

  1976,因父亲单位补员,徐桂芬有了第一份固定工作——分配到蔬菜公司下属一个菜市场当营业员。

  当时,徐桂芬所在的食品公司因效益连续下滑,开始大规模裁员。在3月份的下岗名单里,徐桂芬看见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在这之前也有一些预感,可在得知下岗的那一刻,徐桂芬还是惊呆了,她的心里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就这样,41岁的徐桂芬下岗了。

  徐桂芬说,自己在艰苦环境下,这些年来磨练出的坚强意志让她有了重头来过的信心,“下岗并不可怕。我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徐桂芬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她从小生意做起。“那时什么生意能赚钱我都会去做。”徐桂芬回忆起创业之初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最早做的是加工肉皮的生意。我每天天没亮就到市场上收购肉皮,运回家后用开水煮,再刮去油脂,用冷水浸泡后晾晒。记得那是在寒冬腊月,水特别冷,手泡在刺骨的冷水里疼得钻心,10根手指冻得像胡萝卜样粗……以后我又加工香肠、绞馅子肉、卖拆骨肉。”


  1993年2月,徐桂芬用全部家当在绳金塔附近创办了南昌“煌上煌烤禽社”,烤禽社面积不过二三十平方米,员工也只有两三人。

  徐桂芬做的卤菜口味符合南昌人嗜辣的习惯,因此在开张的近半年时间里烤禽社生意一直不错。

  那时南昌的卤菜店已有很多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煌上煌烤禽社附近就开了好几家卤菜店。徐桂芬意识到,自己的店应该推出独家的拳头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1993年夏,徐桂芬远赴浙江、广东等地,登门求教技术精湛的卤菜师傅和技术名家,请他们传授配料秘方和烹调技法。回到南昌后,她作出一个选择———把酱鸭作为煌上煌烤禽社的主打产品。

  免费品尝这招以前还没有哪家卤菜店做过,徐桂芬的做法不但完善了酱鸭的口味,还让路人吃过后留下深刻印象,很快提高了酱鸭的知名度。

  1998年,“煌上煌”连锁店发展到130多家,销售收入达到1350万元,南昌市场占有率超过80%

你可能感兴趣的:(41岁下岗工人,为了生活卖起了鸭脖,谁也没想到她年收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