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能够经常实践,不也很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不知道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习”经常被解释为复习,虽然也说得通,但“习”的本意是有鸟学习飞翔的样子,结合孔子的学问“真修实炼”的特点,理解为实践更妥当。把学到的本领用于实践,对所学有更深的体会,也有更多成就感。这种欣喜感觉是个人的内心的个性化体验,所以称之为“悦”。
“朋”指同门是兄弟或志同道合者。有朋自远方来,自然相谈甚欢,这种快乐是表现于外的,人人可见的,所以称之为“乐”。
“人不知”后面似乎缺少了宾语,可能孔子当时谈话有特殊背景,所以省略了。我们理解为“人们不了解自己”。因为内心有“悦”,有朋友之“乐”,有些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产生怨恨心,这样平静淡定是君子的作风。
本章三句话讲述君子的三种成长境界,先是求学,然后勇于实践,在学习和实践之中领悟到属于自己的道理和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志向和朋友,并在共同努力中感受到人生的喜乐和进步。随着学问和修养渐入佳境,对自己的信仰和学问越发自信,自然对外界的评论不动于心了。
《论语》的编者将这样章放在整部书的开篇有其深意。开篇就强调学,开篇就强调喜悦和快乐。这是孔子学问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之一。
中国人大多都是通过这一章来认识《论语》,也就是得到了学习和快乐人生的熏陶。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为人孝顺服务,敬爱兄长,这样的人却会冒犯上级的,很少有。不触犯上级,而去做违背常理之事的,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人生根本性问题,根本建立了,道就产生了。孝悌是仁的根本吧?”
“仁”是孔子学问的终极目标,如何理解仁,需要从《论语》全篇上理解。简单的说,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相处之道,是一种人间的温情和善意,其根本就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对父母的孝和对兄长的悌。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人,是有同情心和友善的,这样的人很少犯上作乱,于是社会才会协调稳定发展。
所以看人的本质关键在于其“善根”——对人类的同情,这样的人必定是孝悌之人,也必将是遵纪守法之人。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故意说讨人喜欢的话,装出讨人喜欢的样子,这样的人是缺少仁心的。”
仁的根本是人类普遍情感,既属于情感范畴就来不得虚假,所以仁道以“诚”为本,如果不真诚就谈不上仁。花言巧语,虚言假色,违背了真情诚意,所以说缺少仁。
巧言令色是识别他人和自己的试金石。除了识别判断他人之外,在当今社会更要识别自己。很多场合我们会无奈地言不由衷或两幅面孔。但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这是在“巧言令色”,并非我们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不至于迷失自己。另外,要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释放自己的诚心本意。这或许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自我保护吧。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传授给别人的,自己有没有实践?”
每日自省是修行修心的重要方法和功课,儒家也是如此。一个重要问题是曾子为何提出“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不习”这三个方面作为自己每日反省的重点呢?
第一,这三点都涉及除亲人之外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第二,这三点都是自己施与他人的关系。曾子反省从这三点入手,是追求在人际关系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施与他人的关系中,能够自己掌控施与的程度,从而把握关系的关键点。
最后一句“传不习乎”,一般理解为”老师教授的,有没有实践?“这样理解也说得通。但是从“施与”的角度,及”忠信“角度,这一句理解为“自己教给别人的,自己有没有实践过?”更好。也更能针对中国当代实际,多少人讲一套做一套,说给别人听的和做该自己的完全不同。这样何谈真诚,何谈君子?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领导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要慎重敬畏的处理政事,讲究诚信,勤俭节约,爱戴人民,差使老百姓的时候考虑到他们自己生产作业的时间安排。”
这一章孔子通过具体的操作方式说明如何领导一个较大规模的国家。孔子认为领导国家的方法也是源于“仁道”,需要领导者有仁爱之心。领导者内心仁表现在外就形成领导策略和政策。
可见孔子的领导治理方法完全不同于领导艺术、权谋之术和”厚黑学“。把本章的五条方法放到如今的领导工作中,应当作为西方领导学的有益补充。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尊敬师长,言语谨慎,有诚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学习其他文化知识。“
“学文”大致相当于今日读书研究的范畴。孔子的学问具体实用,强调基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基本条件,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知识。前者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后者是提升个人的基本渠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做人的基本条件就是:孝悌、谨、信、博爱和亲仁。儿童早期教育应当以此作为重要内容。即使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能做到这些,也可以基本判断这是一个“好人”,即这个人内心个性和社会型人格都不会有太大偏差,应当可以融入组织承担责任了。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看人注重贤德胜过外表,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能守信用,虽说没有学过,我必定说他学过。”
“贤贤易色”本意是指夫妻关系中,注重妻子(丈夫亦可)的贤德胜过容貌。这样以来,本章就涉及到夫妻、父母、君臣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把人类最基本的关系中,人人要遵从的道德,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相处法则罗列出来了。
子夏甚至强调这些是最基本的学问,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接受过教育的基本判别标准。可见孔子之学关注人生和生活。有人说”读了很多书还是学不会生活“,如果跟从孔子学习,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吧。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威严,学习就不扎实。主张忠信。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君子的外在形象是庄重,包括言语、举止和外貌等。综合起来就是君子有稳重、端正的气质。如果不沉稳,学习就不扎实。
“学则不固”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就不要固守偏见”,应开放思想。
交友要有选择,看重朋友相对自己的长处,和朋友共同进步。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慎重地处理父母丧事,追思和祭司祖先,百姓的品德就会回归淳朴厚重。”
活人之间有功利可言,唯独对死者,只有真情,没有回报,所以“慎终追远”越发显得情深意厚。一个人对死者的态度才真正看出真正态度和情感。
国家领导层都是这样,则民众效法,整个社会的风气也淳朴厚道了。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邦国,必过问该国的政治,是老师自己要求的,还是别人主动要他过问呢?”子贡说:“孔夫子是凭借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取得的。老师的追求的方式或许不同于常人追求的方式吧。”
子禽的问题很直接:过问政治的机会或资格是孔子自己求来的,还是别人主动请他的。孔子是否去求别人?子贡的回答很高明,也很深刻。首先孔子深层是主动投身政治的,所以内在是孔子主动,但是外在则是他人主动请孔子。因为孔子“温良恭俭让”这些特征和气质使人愿意亲近并信任他,所以会主动邀请孔子讨论政治。因此可以说孔子是“不求而求”。
所以世间真有“不求而自得”的办法,孔子演示给我们,就是靠人格品行的魅力。具体而言就是“温良恭俭让”。与之相对应的成功学、厚黑学、赞美别人等功利的“巧言令色”的方式,绝不是正途。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孩子的志向,父亲过世观察孩子的行动。三年内不改变父亲制定的规矩,就可以说是孝了。”
父亲在世掌时,父亲管家中大事,孩子从属,重在观察志向。父亲离世,孩子主事,要观察其行为。“三年”指较长时间,不改变父亲定下的规矩,是因为对父亲的尊重、理解和怀念,所以有此心者就是孝。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作用是贵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前的国君治理国家的策略也是注重和谐,大小事情都是以此为标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儒家强调礼制,并非要强迫人们遵守,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与人的和睦共处。并且在任何时候都用礼来规范行为,即使为了和谐的目的,也必须接受礼的制约,否则可能导致最终的不和谐。
礼是不同于法律的强制性、道德的约束性和权威的命令性,是一种独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范方式。这种约束方式体现了人情、人性和美感。当代社会和当代组织可以借鉴礼的作用,作为社会和公司治理的一种补充方式。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承诺如果符合道义,就可以兑现承诺。恭敬符合礼制,就可以远离耻辱。依靠亲近的关系就可靠了。”
本章讲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妙处在于准则都是有条件的。我们要诚信,但是信要符合道义,我们要对人恭敬,但恭敬要合乎礼。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做事要适度,超过度可能适得其反,哪怕是初心是好的。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快,说话慎重,亲近有道德的人改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认为人生不是为了享乐,而是追求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境界。而这种追求是要付出一生的努力,所以儒者始终是谨慎、勤勉的。自孔子开始,这种人生态度影响了华夏民族。勤奋、努力、至死方休的努力成为华人的性格特征,也是君子求学、修身的风范。
“敏于事而慎于言”应成为我们的时常念诵的口诀,在我们想拖沓的时候,通过“敏于事”而提醒自己立刻去做,当我们想畅所欲言时,提醒自己说话要留有余地。这是修身之法诀。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有而又好礼。”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良好质地的原料一样,切割、粗磨、精雕和细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能做到“贫穷但不看低自己,富贵而不骄奢”,的确不错了,但是还是内心有“贫富”之分。贫穷而乐于道和富贵而好礼则已经达到无视贫贱的区分的境界,尤其可贵。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说之作精美玉器或象牙制品时,要经过多道工序不断完善最终才能得到完美作品。这句诗被子贡借题发挥,比喻求学不能安于小成,要不断精进。所以孔子赞赏子贡能举一反三,深入探讨。
学习《诗经》的魅力和功效之一就是这样借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理解。所以说“不学诗无以言。”
1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不追求名声,因为他内心强大,信仰坚定。不担心别人的评论,坚信自己的行为和追求,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是“毁誉无动乎中,荣辱在所不计。”的表率。
同时,了解别人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但了解别人需要自己主动。所以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而不是别人不了解自己。
孔子关注自己能够控制的,而不在乎自己无法控制的。我们可以管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但无法操纵别人,我们可以主动了解别人,而不是等别人让我们去了解。体现了孔子“求其在我”的行事风格,这也是君子的品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