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轻文?用地理知识观看《中国机长》,让你观感上升一个level

中国机长海报(图源:百度)


一部好的电影,带给大家的不仅是视听享受,更是知识和力量。

《中国机长》正是这样一部好电影,他带给我们的远不止灾难来临时的恐惧和惊慌,还给我们带来专业人士的责任感,以及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剧中多次出现的气象信息和地理信息,不仅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更是为整部剧的高潮迭起埋下了伏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起飞前


航空气象中心预报当天天气情况(图源:爱奇艺视频)
2019年5月14日凌晨4:33,来自北京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气象中心的气象信息:影响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对流云比昨天预计的更强,目前正在向西南地区的南部移动,这个强对流云团将会对经过该区域的航路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红色线表示大致航线路径,黄色线表示对流云团大致移动路线(图源:中国地图册 地形版)


从我们的初中地理课中,大家可以学习到中国的地形和地势。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临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对流云的运动轨迹是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向西南地区的南部移动。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在飞行途中,很可能会遇到强对流云团。

登机前,主机长和副机长进行相关信息核对时,提及到折返点—崇州。之所以强调这个地点,是为后面故事埋下了伏笔。

而之后的气象图确认环节,主机长刘长建在阅读气象局提供的信息时,发现了云团过大的问题,同时画面给了一个特写。


积雨云预告(图源:爱奇艺视频)


图中CB的全称为cumulonimbus,中文名为积雨云,也叫雷暴云,是积状云的一种。积状云是由于空气以对流运动形式造成绝热冷却,使水汽饱和凝结而成,其中包括积雨云。积雨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高耸的山岳,呈馒头状,常产生雷暴、阵雨(雪),有时产生颮或降冰雹。云底偶有龙卷产生。

飞机起飞前的种种气象信息,都为后续灾难的来临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为机长的飞行方式提供了参考价值。机长刘长建在看到大云团的预告时,果断的选择上高度避开云团。

2、航行中


遇到强烈气流,申请上升(图源:爱奇艺视频)


8633航班起初的飞行高度是9200米,这个高度处于大气层中的对流层。该层的主要特点是下暖上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还会出现积雨云的天气。因此,不多时航班便遇到了强烈气流,副机长申请上高度。在接到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区域管制中心的指示后,飞机上升到9800米的高度,飞机暂时脱离颠簸状态。

就在同时,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区域管制中心接到航班报告,说成拉航线崇州段遇到强烈气流,有中度颠簸。这是剧中第二次提到崇州这个地方。

就在飞机上行到9800米高空不久,驾驶室的右前侧挡风玻璃,出现裂痕。在跟地面管制中心进行沟通时,玻璃完全破裂,副机长半个身子被吸出机舱外。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左右。根据当时的飞行高度,可以算出机长们所在空间温度比地面低了将近60摄氏度。

查询天气记录可知,事发当天四川的气温在19~31摄氏度之间,早晨气温较低,我们暂定为20摄氏度。那么玻璃破碎后,8633航班驾驶舱中的温度为-40摄氏度!

对于当时情况的危险,我们可以通过影片画面来感受。但环境对机长们身体所造成的创伤,我们是无法通过画面来感受的。可是通过地理知识,我们可以使用共情的方式来感受。中国的最北端,在冬季最冷时,就可以到达-40摄氏度,脸露在外面感觉皮肤要被撕裂,就像无数根针戳你一样。或者裸身走进冰库,通常情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也不过-20度。

在这种情况,主机长刘长建既要操作飞机手动驾驶,还要挽救副机长。可见他的专业技能是多么的过硬,应变能力是多么的迅速。

3、危机处理

地面管控中心接到8633要求返航的信息,就在给出下一步指示时,地面和飞机失去了联系。机长在无法接到明确下降高度时,只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在飞机起飞前,机长们确认过飞机上的氧气,可以支持全机人员55分钟的呼吸。但是挡风玻璃破碎,驾驶舱门大开,导致飞机释压。根据地理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海拔3000米以下才能供给足够的氧气,但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就有4500米,要降高度就要出山。

在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这段时间,谁也帮不了机上的人员,他们只能自救,只能靠着机长过硬的专业知识把全员带回地面。

2位机长迅速商定返回折返点—崇州,备降成都。就在这里,之前买下的伏笔,一一展现出来。返程途中遇到云团挡路(凌晨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气象中心预测到有强对流云团,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区域管制中心接到航班报告,说成拉航线崇州段遇到强烈气流),上风口海拔太高,飞机现在的状态完全不具备飞跃的条件。而且现在云内情况复杂,一旦飞机进入积雨云,就等于被扔进了搅拌机里。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积雨云云底偶有龙卷产生的情况。


实时气压图(图源:爱奇艺视频)


这种恶劣的天气,飞机是无法穿越云团的。机长只能在云团附近绕圈,但是机上氧气有限。就在大家都感觉无望时,机长凭借高度的专业知识,抓住一线生机,选择云体分裂的那一刻,穿越过云团。我们通过画面可以看出云团中的分裂部分(绿色区域),但是机长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只能凭借专业技能和常年积累的经验做出判断。

就在飞机即将进入云团的前一刻,画面上显示了当时飞机所在的海拔高度是7210米。稍后控制中心给出的最低安全高度是6700米,从这点又可以看出机长的高度专业性。在保证从云团缝隙中顺利穿越的同时(穿越同时会遭遇雷电、冰雹),还要保证飞机不会撞山。

结尾

我再将地理信息串联起来,回顾一下整件事情的发展:气象局报告青藏高原东南部有强对流天气—> 飞机起飞后遇强烈气流,要求上升高度—> 飞机出现特殊情况释压,需要返航—> 途中遇到积雨云,运用专业知识穿越积雨云—> 飞机最终平安备降成都。

以地理知识为主线来观看这部灾难电影《中国机长》,是不是更能冲击你的感官,让你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呢?其实灾难片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观看。这部影片用到的是自然地理知识,你也可以利用人文地理知识来观看其他类型的影片。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发现不同的观影方式,寻找其中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理轻文?用地理知识观看《中国机长》,让你观感上升一个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