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父亲在上海疫情起伏中的就医过程

在疫情反复的日子里,有一批人群可能较少地被关注到,就是住院病人和陪护家属,愿在严格管控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安排和帮助。

本篇流水账式地简单记录3月份父亲的就医过程。

3月9日晚上:作为定期复查,做核磁共振,这个时间还是十几天前预约时能约到的最早时间。当时没有想到核磁共振的预约排到了这么久。

3月10日:看专家门诊,医生通过昨晚的核磁共振结果,建议做根治性手术,父母同意。他们是从门诊室出来后才电话告诉我他们决定切除了。手术安排在3月15日。现在想想,与那些拒绝治疗,拒绝做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相比,父母还是比价开明的。

3月15日一早,母亲去医院准备陪护,到医院门口却发现医院紧急封控,所有人都进不去。后续事宜等通知。

医院反馈,如果这个时候进去,手术不一定能做,但陪护的人不能再出来,直到解封。母亲听了毫不犹豫地进去了,她说宁可在病房一直陪着父亲。

经过短暂但焦急的等待,医院通知9点做手术,病房里的几个病人和家属都挺高兴的,因为这是当天为数不多的几台能做的手术,其他的手术都因为封控、隔离等原因而推迟。

之前医生告知,这台手术大概6小时,我们从早上9点半进入手术室开始等,一直等到晚上7点,一共9个半小时,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等待。当凌晨4点我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已经从手术室回到病房,悬着的心才落下。

接下来的几天是术后恢复期。这段时间,所有封控在住院楼里的人都很辛苦。除了病人,医生、护士、家属,都吃住在医院里。我给母亲买了瑜伽垫,这样晚上能铺在地上睡一会儿。还有一些病人,则焦急地等待着被推迟的手术能够及时完成。

大概是3月21日那天,本是解封的日子,谁知医院刚开门不久,就马上再次紧急封控。当天不当班的医生护士和其他人群都匆忙离开医院,这幅场景在场的人看了是哭也不得笑也不得。

有些病人本来是今天手术,又一次被推迟。不是医院封,就是医生被封在自己的小区里。

大概是3月23日那天,住院部的20楼紧急封控,由于病人和家属的餐饮在该楼层,导致无法供应饮食,而住院部又出不去,母亲只得托病房的阿姨买了泡面和面包回来,至少不至于饿肚子。但是医生建议我们可以出院了,因为在医院里暂时没有好的饮食也不是办法,让我们在家休养,等恢复后,再去医院将剩余的一点管子拔除。预定在3月26日出院。

3月24日,看到新闻说,自3月16日起,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将被赋予黄码,于是立即通知母亲去做一次核酸,以免黄码后不能去超市买菜。其实在住院和陪护的这段时间,他们每人做了10多次核酸,但陪护家属的核酸是跟着病人,没有在自己名字下,所以母亲没有核酸记录。

3月25日,宝山区公告称将于26日和27日封控两天,于是3月26日一早,办理了出院手续后,我为父母叫了网约车,司机师傅人很好,愿意先载父母去超市,等他们买好菜,再载他们回小区。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所有的人都很不容易,为我们主刀的医生,当天晚上7点完成手术后,后面还有手术,并且无法回家,吃住在医院里。非常感谢医务人员。

母亲在得知即便进了医院,也不一定能马上手术,还要等医院解封才能出来时,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陪着父亲,我想,这也许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好写照吧。

父亲就医的路还很长,接下来是上海市的4天封控,由于交通停摆,对这段时间跟父亲一样需要外出就医的人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愿我们多关心父母和家人,督促他们定期体检,也多保重我们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录父亲在上海疫情起伏中的就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