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直接支持的业务部门有130多位员工,其中业务干部有10来位。在年中一次干部调整时,发生了调任、提拔等几乎涉及全部层级干部的大变动,一次性上来了很多新的管理者,这些新任管理者在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正是这一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才梯队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并摸索和积累出梯队建设的相关经验与心得。
(一)为什么要搭建人才梯队?
1、员工成长更快
员工在一家企业工作,无外乎追求钱途与前途,根本上讲,终归是前途。尤其是事业心强、有追求的员工更是重视在企业中的成长。
及时将那些高潜员工纳入梯队,予以培养资源上的倾斜,对此类员工来说,就是最大的认可和激励。
反过来,员工的成长也会带给企业成倍的贡献,因此人才梯队搭建对员工个人和对企业来说是相辅相成、双赢的事情。
2、组织发展更健康
在企业里,难免会有调任、擢升、换岗、离职等情况发生,在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里更是如此。
当岗位出现变动、空缺时,如何保证快速过渡、最大化减少变动带来的冲击,有没有足够胜任的员工及时补充上来,对组织来说是一个挑战。有了人才梯队,就给人员变动建立了缓冲,使得组织应对员工变动带来的风险时更加从容。
(二)怎么搭建人才梯队
1、制定各梯队人才的胜任力模型
人才梯队,分为“人才”和“梯队”。何谓“人才”,就是真正优秀的员工的画像及胜任力;何谓“梯队”,就是不同的岗位层级。
比如管理序列,第一梯队指的是高管后备人才池,第二梯队指的是中层管理者后备人才池,第三梯队指的是基层主管后备人才池……每一级梯队的胜任力模型应该是什么,清晰这一点,是选拔梯队人才以及培养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
2、分层培养
按照各梯队人才标准,进行人才盘点,将满足标准的人才放入对应梯队的人才池里予以培养。不同层级的梯队其培养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梯队层级越高,专业技能的要求越小,而概念技能的要求越高。
(三)搭建人才梯队需关注的几点核心要素
如果梯队人才培养与发展是“正确的做事”,那么如何识别和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梯队,就是“做正确的事”。而按照我们的心法,“做正确的事”要比“正确的做事”更加重要。
1、绩效与战功
从过去看未来。厉害的人很早就开始暂露头角了,未见其人,已闻其功。看一个员工是否高潜,从他的绩效结果和建立的战功上便可知一二。
有很多大厂都做绩效271排名,那头部的“2”出高潜的概率自然比中部的“7”和末尾的“1”高得多。
如果绩效结果存在某些限制的话,我们还可以看他的战功,战功也就是代表性的业绩。
战神白起的成名之战是伊阙之战,霍去病由漠北之战一战成名。
那些高潜人才必然有高于一般员工的战绩,从战绩就可看出一位员工是否值得进入梯队。
2、潜力测评
战功的建立有其时机的限制,在“和平”年代并非人人有机会建功立业。那我们还可以从潜力判断,著名咨询公司的潜力测评可以运用大数据帮助我们识别出未来有可能脱颖而出的人才。
根据我对优秀人才的观察,潜力中最重要的特质应该是“内驱力”,就是那些不用外界鞭笞,自己就强烈渴望成功的人。
3、赛马相马
对于高潜人才来说,他们不缺胜利的抱负,只缺出征的机会。因此用战争培养将军是最好的模式,在战争中去检验和历练将士,真正有将军潜质的人才必将会用无数勋章来告诉你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四)人才梯队培养与赋能的关键因素
进入梯队的人才并不是全都一进入梯队,就可以立马胜任高一级的岗位,还需要组织特别的栽培。不要想着给他一杆枪、一袋干粮就把他扔到战场去建立军功,他可能牺牲得很惨。我们培养人才给人才提供一定的支持是必要的。
1、“721”学习法则
关于“721”学习法则,此处不再赘述,详细了解请移步:这简直是一个万能的学习项目设计模型
这里我只想强调“7”这一个部分。之前我总觉得“7”是不是占比过大了,对实战的作用是不是有点夸大了,经历一番“实战”之后,我觉得“7”一点都没有夸张。
2、关键在“7”
实战培养,要么轮岗,要么项目历练。轮岗对相对高级别的干部会比较适用,因为层级越高需要管理的职能会更多,跨职能管理所需掌握的信息应越多,但对基层的人才就不是那么有价值。
除了选择合适的项目供人才历练之外,我最看重的就是leader的辅导与反馈。
在业务干部的人才会议上,作为HRBP,我常爱给我们业务干部举蝙蝠的例子。
蝙蝠常出现和活动在昏暗环境,其视觉较差,但听觉异常发达。蝙蝠能在昏暗环境里自由飞翔与捕猎,靠的是其特有的“回声定位”能力,通过发出超声波,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位,使得蝙蝠拥有大多数动物不具备的夜间飞行能力。
我们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就像蝙蝠的回声定位一样,如果没有别人的反馈和辅导,往往容易摔跟头、撞南墙,这种成长的代价是极大的。
而有了客观和准确的反馈与辅导,人才成长得就会又快又“直”,就像树木一样。这就是我为什么极其看重leader的辅导与反馈的原因所在。
当在项目历练中,在不同的里程碑节点,直线leader一定要善于抓住时机给人才及时的反馈,并提供必要的辅导。
“道理只在对方想听的时候讲”,这时候的指导将是最有效的。这种模式其实也有其专业的叫法——“教练技术”,有时间我再详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