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大丰区的上海飞地

张謇,字季直,咸丰三年生于江苏海门,光绪二十年考中状元,次年(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其举办通海团练,为防倭寇从海上登陆入侵,张謇前往吕四海滩察看地形,看到大片广袤的荒滩废弃在那里,他感到十分可惜,从而勾起了垦荒济民的念头。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落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张謇的通海团练半途而废。张之洞又向朝廷请示委派其在通州兴办纱厂,围海、垦荒、植棉的构想在张謇的脑海里开始酝酿。胡适评张謇说:“终于因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陈毅,新中国成立的首任上海市长,1901年8月生于四川乐至,五岁念私塾,十八岁赴法国勤工俭学,二十岁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二十二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十岁因“皖南事变”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1940年10月,新四军和八路军在大丰白驹狮子口会师,盐城地区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之一。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1949年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参加渡江作战,解放了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1950年出任第一位新中国的上海市长。1967年因反对林彪、江青等文革成员,被划为“二月逆流”派,1972年1月因患直肠癌逝世。1月10日的追悼会原来规格是除总理外,其他政治局委员都不参加,也不允许民主人士参加,没想到正在午睡的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参加追悼会,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马上宣布提高规格,通知所有在京的政治局委员、民主人士,愿意参加的都可以参加。

江苏大丰四岔河桥

四岔河,黄海之滨一座遥远的小镇,知青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地理坐标。这里是张謇垦荒大丰时四卯酉河与中子午河的一个交叉点,1950年黄序周率领部下把上海“苏北垦荒管理局”的牌子插在这片荒无人烟没有地名的地方,黄序周手指之处说:“就叫四岔河吧”,此地由此得名。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这里铺展着沧海桑田的画卷,上演着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小镇人来人往,多说上海方言,居民的户籍簿上,籍贯多是上海。

上海市上海农场大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当时人口约500万,其中300万人失业,60万人无家可归。军事管制委员会着手游民改造,作为新上海的首任市长,陈毅在干部大会上说:“我们可以向华东局、向苏北行署求援。在那个地方,我们建立一个垦区,开发大片荒地,种稻、植棉,为上海提供粮食和纺织原料,这是一件大好事。” 自1950年2月至1952年7月约有36500人分批前往苏北地区垦荒。

1950年2月时任苏北行署主任的肖劲光将位于黄海之滨的台北县(今大丰)四岔河为中心,约二十万亩的滩涂划给上海市政府。3月15日陈毅市长亲自批准建立上海市农垦局,标志着上海农场从此诞生。

黄序周,又名黄英,是垦区首任劳动生产管理局局长。他带领1200多名管教干部和7500多名游民,在20万亩荒原上开拓生产。这些游民来自于民政局的劳动、妇女、残疾三个教养所和收容流浪儿童的教养所,以及提篮桥监狱的罪犯,至1951年10月前垦民已达一万余人。

黄序周针对先行遣送游民无房可住的情况,提出了“造房第一”的口号,将青壮年劳动力调往垦区建筑房屋,两年时间内修建了大量的宿舍、办公室、浴室等,为儿童建造学校,为病人开设医院。通过垦农田、修水利、种棉花、办工厂等实现了对游民的思想帮教和平稳安置,也将这片土地上的垦民改造成为自力更生的场员。

原垦区劳动生产管理局

1950年5月在四岔河建立上海市垦区劳动生产管理局(简称垦管局),直属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1952年8月,改名为上海农场管理局,由上海市公安局领导;1956年改称上海市地方国营上海农场,行政归属上海市公安局直接领导,被公安部列为全国大型劳改单位;1964年停止关押犯人;1968年10月起,根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安排,先后安置了6000余名上海知识青年;1973年1月,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和市革命委员会的指示,上海农场划出元华分场等约12万亩土地及资产交给上海农业局筹建上海市海丰农场;1974年4月对外正式称“上海市上海农场”,对内名称为上海市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总队;1983年1月起,经上海市公安局批准,改称上海市第一劳动教养管理所;2014年6月经司法部批准,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四岔河监狱。

1955年4月在吴家洼建立上海农场川东分场,时称川东劳改支队;至1965年先后教育改造过轻刑犯、女犯、少教人员等;1983年1月,经上海市公安局批准,对外称上海市川东农场,对内名称为上海市第二劳动教养管理所;2014年6月经司法部批准,正式组建上海市吴家洼监狱。

大丰知青农场纪念馆

“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安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到国营农、林、牧、渔场(或生产建设兵团)当农业工人(或兵团战士);一是到农村社、队插队落户当农民,插队形式主要有单身插队、集体插队、投亲靠友。

1968年10月,上海知青开始进入上海农场,与农场就业人员混居劳作,大丰12万多知青中有8万来自上海,其余多来自江苏各地,4万多农场少年在这里出生,在农场设备简陋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读书,在海滨湛蓝的天空下成长,後来农场的少年基本都随着父辈离开了,到了上海和其他地方,甚至海外。

原海丰农场元华场部

海丰农场原是上海农场的一部分,即元华分场、下明分场、隆丰和安丰等,从1973年3月起,上海农场将上述地域分三次划给海丰,土地面积约为18万亩。

海丰农场职工大部分来自上海市的初高中毕业生,到1980年农场共有职工3万多人,也有从新疆农垦系统转来的上海支疆青年。

毛主席的题词

插秧是知青们的主要劳动之一,往往从每年“小满”节气开始,持续一个月,每天的工作程序都是先起秧,然后插秧。

起秧:弯腰两手贴着秧苗根部,左右开弓捏住几株,把秧苗连根拔起。连续拔几次後,把根上的泥沙清洗干净,再用稻草把秧苗札成一捆放在身後。再将一捆捆的秧苗运送到田间,接下来就是插秧了。

插秧:需要弯腰站在水田里,左手分苗,右手插秧,6、7棵秧苗插一穴,边插边後退。插得太深稻秧返青慢,插得太浅又容易漂秧,要插“剪刀秧”,不能插“烟斗秧”和“发牌秧”。许多知青学插秧时不会退步,六垅秧苗插得弯弯扭扭得,自己看了也好笑。

农场得老干部告诉知青们:“插秧不过夏至关”,意思是过了夏至这个节气,秧苗插下去就会影响产量。所以知青们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出工,每天无论干到多晚,哪怕是通宵,也要完成一天的工作量。

海丰农场水稻田

你可能感兴趣的:(盐城大丰区的上海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