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少无大志,见异思迁,却成神州书法第一家

不久之前,书坛又陨落一位大师级的名家,欧阳中石老先生以九十三岁高龄辞世。这个经常自称是“八零后”的书法大家的辞世(中石先生曾在八十多岁时戏称自己是“八零后”),让当代书法又悄然失去了一丝色彩。

有毁有誉,才是一个真实的艺术家,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历来就被人毁誉参半,但个人名誉的高低,并不妨碍他于当代书法的贡献。

书法家欧阳中石

于个人而言,他的书法曾被时代的主流审美所认可,于艺术而言,他在书法教育方面为书法艺术作出了许多积极推动的贡献。

对于其书法水准,生前就常被人批评,故去之后也有人急不可耐地要踩上几脚,但即便如此,欧阳中石的书法也尚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对于每一个心怀敬畏之心的书法人来说,与其急着挑中石先生的刺,倒不如回顾一下他在书法之路的坎坷经历,哪怕假使他的字再无可取之处,既然他能获得今时今日之的书法地位,也定是有着很多值得后辈们学习的地方。

书法

中石先生曾说自己不过是一普通老师而已,他并不认为自己的书法有多么的妙绝。即便在他晚年已有大成之名,他也依旧觉得自己这一生不过是平凡平淡而已,他曾用八个字总结自己的成长——少无大志,见异思迁。

少无大志,见异思迁,在任何人听来都觉得是贬义的,但这八个字,几乎是绝大部分的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的过程,中石先生说自己少无大志,说自己年轻时也曾见异思迁,这是谦虚,他只是想说明,他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犯过普通的错误、有过普通的经历。

书法家欧阳中石

中石先生说自己少时就很普通,学习普通写字也很普通,就连志向也是普普通通并未奢想过有所成就,甚至于读书也只不过只是想着读完一年就算了,是为“少无大志”;

后来慢慢长大,却又并无定性,看见什么就想学什么,一会学打球一会学唱戏,觉得什么好就学什么,杂七杂八学了一大圈,是为“见异思迁”。

大概正是由于中石先生少时的这种“少无大志,见异思迁”,在他学书伊始,启蒙老师武岩和尚便想了个法子,当着这个少年的面表示,想要学字就必须买自己的宣纸,而宣纸却要价五元一张。

书法

少年中石生怕浪费了这五元一张的宣纸,学起书法来只得是倍加细心,结果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书法练得是突飞猛进。

当然,实际上武岩和尚并没有真的收取那宣纸的费用,只不过是用了这么个法子来让少年中石专注而已。

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是中石先生对自己的总结,但对于书坛的后辈而言,看到的却是一个对于书法孜孜不倦以求精进的前辈身影,他以极为谦逊的姿态,培养了一批批当代书法的栋梁之材,其为书法界所付出的园丁之苦,是有目共睹的。

书法家欧阳中石

如果再回到欧阳中石的书法水准究竟如何的话题上来,或许当代人所作的评论实在只不过皆为一己之言。

对于事物的评价,唯有放到一定历史跨度的宏观立场上看待,方有“客观”的准确性。但在今时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以当代贤达的眼光作为参考,譬如大师季羡就如此评价过欧阳中石:神州书法第一家。

季羡林先生

欧阳中石的书法是否的确能担当起神州书法第一家的称号,我们不作定论,但季羡林作为当代少有的学术型专家,一定是不打诳语的。

但从一个“少无大志,见异思迁”的普通人,到被世人公认的专家大师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来看,欧阳中石的书法,至少是要比一些空头评论家的唾骂星子,要有艺术性得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欧阳中石:少无大志,见异思迁,却成神州书法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