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研究生毕业,进入一家国企上班,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与大多数人毕业即告别读书的情况不同的是,我一下子扎进了眼花缭乱的书的世界,开启了全新的自由阅读时代。
再也不用为了考试,为了论文,为了找工作而读书,我像个选择上的暴发户一样,可以任性自由的选书,随心所欲的看书。
又像一个饿了很久的人,面对满桌的美食,根本顾不上挑剔,抓起什么吃什么,各种类型的书,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因为读了很多书,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工作3年后,我辞职了,怀孕了,生娃了,开始并实践英语启蒙,找到了喜欢的人生方向……
这几年,环境,身份,心境都变了,唯独读书的习惯保留下来,一天不读书,就觉得很空虚。
统计了下,毕业后读了300多本书,书的类型一直在变化:
最初几年主要读的是小说,情感,心灵书籍;
有了孩子后,80%都是育儿、教育、英文启蒙,语言学习的书;
这两年占比最高的是,心理,认知,学习、精力管理类书籍。
读了那么多的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读书,太TM的有用了!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虽然我的名字没变,可现在的我,和多年前的我,早已不是同一个人了,因为我的大脑已发生了巨变。
关于读书,古今中外,各类名人,都有发言:
此处省略N句名言……
假如我是一个几乎不读书的人,这些名人的话,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绝对激不起我读书的欲望。
为什么呢?
太模糊,太抽象,太文艺,太高深,看起来跟我没什么关系。
灵魂是什么玩意儿?世界复杂与否,关我啥事?
相比什么智慧,涵养,心境,情调,寻找真实自己,普通人可能更关心如何涨工资,如何让孩子成绩好,如何让家庭更和谐……等等更为实际的东西。
关于人为什么要读书,还有另外一些回答:
听起来也好有道理,也确实没错。
但如果我是读书小白,这些话如同父母的唠叨,还没开始,就想躲开:虽然你说的应该对,但我现在没体会到,所以我不听。
所有的这些回答,都没有触及到读书对于普通人的关键点上,「读书能否立马给我带来好处,明显的好处」。
人天生是趋利的,短视的,更倾向于聚焦眼前,而忽视未来,越是水平低的人,越是如此。
最初开始尝试读书的人,很难有足够耐心,去等几个月,甚至三五年,才去体会读书的好处。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读了一本,或几本书后,生活也没立刻变好。对比之下,停止读书,生活也没有立刻变坏。
那又何必读呢,刷抖音,看电视剧多轻松?
可惜的是,读书的真正威力,是符合复利效应的,前期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没什么明显受益,直到后期的某个点开始,才会直线飞跃。
所以,想让更多的普通人开始读书,靠劝说「读得多了自然有好处」是没什么吸引力的,虽然这句话本身没毛病。
更有用的方式,是让他们读可以直接「解决他们当前问题」的书,给他们直接获利的机会。
比如,想让一个新手妈妈培养读书的习惯,最好先给她一本关于幼儿保健的书。
面对深受「工资月光」困扰的白领,应该让她立马去读关于理财方面的书。
只有当大家「直接」、「立刻」从书中感受到了好处,哪怕只是一点点好处,人们才可能接二连三的读下去。
所以,培养读书习惯的顺序应该是这样:
相反,没有体会过读书好处的人,是不可能爱上读书的,就像没吃过冰淇淋的人,是不可能爱上它的味道的。
所以,为什么要读书?我的回答是:
人生,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
我们在各种升级打怪中,进化迭代。而读书,就是我们的盔甲和武器,帮助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过去8年间,可以说,我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只要遇到问题,我就会找相关的书来看,一本搞不定,就多看几本。暂时搞不定,就一边前行,一边继续寻找答案。
当然有用,只不过,得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了。
比如,学生们,无太多生计问题,主要面对学习,眼界,素养问题,那就可以广涉猎,什么都可以看。
可对于每天火烧眉毛的成年人,成天看小说,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即便能获得启发,效率也太低。
我目前读书的情况是:
致用类书籍排在最前,且占90%,是正餐;
而小说,散文等书籍占10%,只作为调剂品,好比正餐之后的甜点。
其实年轻时,我的读书情况刚好相反,小说占大部分,导致虽然看了不少,看的很爽,可个人能力并没怎么提升,生计堪忧;
自从开始大量看个人成长类书籍,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火速进步中。
所以,我是特别提倡成年人,读书要「功利」的,要优先大量读提升个人能力的书,先解决生存问题,再去陶冶情操。
当然,面对人生问题,你可以求助于朋友,父母,老师;去旅行,去试错,去亲身体验。
可这些方法最大的问题:成本太高,效率太低,(得到的经验还很有可能是错的)。
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所取的「真经】,加起来的质量可能抵不过一本好书的两页纸。
为什么呢?
你遇到的问题,既然是问题,一定不是你现在这个水平能解决的,否则就不是问题了。
只有你升级了,达到更高的层面,或别人从更高的层面给你提供建议和帮助,才能解决。
而你能求助的实际圈子,往往跟你的水平差不多,其实帮不了你太多。
而好书,是高手智慧的结晶。
读好书的过程,就好比世界顶级的聪明人、专家高手在手把手传授你武艺。
读很多的好书,就好比全球最优秀的人,纷纷赶来,给你组建了私家智囊团,而且工资低的可怕,也就几十块的买书钱。
哪个途径能更高效的解决你的问题呢?
假如你要补钙,喝一大盆骨头汤,和吃两粒钙片,哪个效率更高?
说这种话的人,一般为三类人。
有人说,我就是静不下来读书。
反了,是读书让你静下来。
有人说,我忙的没时间读书,
反了,是读书让你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当你通过读书,能力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变得更有钱了,在时间利用上,你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权。
有人说,我拿起一本书,逼着自己坐下来,却依然看不进去。
又反了,你应该先选择一本,一定能看得进去的书,能解决你当前问题的书。
今天,或者最近,什么让你最关心,最烦恼,你就看相关的书,一本解决不了,就多看几本。
谈到读书,先不要本能的拒绝,「我看不进去」「我不爱看书」「我就不是读书的料」。
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吧。
一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你会很容易发现下一本需要看的,值得看的书。
抖音里的一禅小和尚问师傅:人为什么非得读书呢?
师傅答: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失去好奇心的一瞬间,人就死了,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成为更出色的人。
有人说,我不想出色,我就乐于平庸,那是不是就可以不读书了?
呵呵,平庸的人就没有烦恼吗?没有要解决的问题吗?常识告诉我,越Low 的人,烦恼更多。
还有人说,我觉得我现在活得特别好,很满足,不需要费心上进了。
首先,当前的好,未必能安全的延续一辈子,世界变化那么快,没点储备,多没有安全感。
另外,你觉得现在很好,很可能是因为你没见过更好的。
讲个真实的小故事吧:
眼界,真的会限制你的想象。
所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这不是让你功利,不是让你有野心勃勃,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只是想让你体验更多可能,更多美好的可能。
而读书过程,就是极好的人生体验方式。读书的结果,能让你有机会体验更多意想不到的人生可能。
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读书历程,可能要经历五个层面。
这五个层面,大概也是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
最开始,如学生时代,真的是稀里糊涂的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好处或结果,这个阶段也是最迷茫的时候。
后来为了解决问题,开始看有针对性的书,立马尝到了甜头。
于是,就把读书当作提升自我的主要渠道。
养成了习惯后,读书不仅收获内容,过程本身,就是娱乐。
最后,读书也可以没有任何目的,拿起一本书,坐下,开始读,如同呼吸一样自然。
读书,就变成了生活本身。
上述的每个层面,都有对应的好处,但只有达到那个层面的人才能体会(我也还是个初级选手)。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名人对读书的评论,我们听着却无感,不是人家错了,是我们还没到那个水平。
而上述的几个层面,也不是完全独立的,也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他们可以融合在一起。
比如,读书高手,在读一本书时,在解决问题,也在提升自我,在娱乐自己,也在认真的活着。
比如,巴菲特老爷子,大半辈子中,每天的读书时间,超过6小时。
可能对他来说,
读书,就是活着。
活着,就不能没有书。
我觉得,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