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精要(38)

        《四圣心源》精要(38)

                      黄岐之

                  “浮沉大小”

[摘录1]  五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

      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飞。若使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

[意义]  五脏之脉,心肺都浮,肾肝都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是阴阳的性质规律。

      然而,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飞。如果寸脉仅仅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如果尺脉仅仅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感悟]  气之阳升阴降,表现在寸尺之中,阳浮中含沉,阴沉中含浮,阳升阴降且相交,水火相交。否则,水火相离,上热下寒,滋生疾病。

[摘录2]  升降阴阳之权,全在乎中。中者,土也。己土升,则乙木上达而化清阳;戊土降,则辛金下行而化浊阴。阴阳交济,是以寸不但浮,而尺不但沉。

      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于是两关之脉大。左关之大者,肝脾之郁而不升也;右关之大者,胆胃之郁而不降也。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

[意义]  升降阴阳之权在于中土(脾胃)。己土(脾)升,则乙木(肝)上达而化清阳;戊土(胃)降,则辛金(肺)下行而化浊阴。阴阳交济,因此,寸浮中微沉,而尺沉中微浮。

      中土升降失职(失去枢轴功能)是木刑(处罚)的结果。

      水生木,木克土,土气冲和(冲气以为和:土气含脾阳升胃阴降,阴阳胜复,则有四维的肝升心长肺降肾藏之和谐),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而不能达木(脾阳弱肝升不顺),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脾升胃降,则肝升胆降,反之,肝不升胆上逆)。木邪横侵,土被其贼(木郁,则木克土,即木邪犯土),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于是两关之脉大(肝升不顺,左关脉大;胃不能降,右关脉大)。左关之大是肝脾之郁而不升(脾阳不升,肝不能随脾阳升);右关之大是胆胃之郁而不降(胃不降,胆不能随胃阴降)。

      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犯)金(肺)(火克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热(肝木生意抑制,水生木不顺。癸水肾寒而壬水膀胱热则心肾不相交,太阳寒水病热是壬水所主),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是肺金之上逆。左尺之大是肝木气的下陷。

[感悟]  土气冲和,脾升胃降,肝随脾升,肺(胆)随胃降,阴阳交济,寸浮中微沉,而尺沉中微浮。

      木邪横侵,土被其贼(木郁,则木克土,即木邪犯土),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于是两关之脉大。左关之大是肝脾之郁而不升;右关之大是胆胃之郁而不降。

      (胃不降,胆不能随胃降)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金(火克金),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热(膀胱病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是肺金之上逆。左尺之大是肝木气的下陷。

      因此,中土升降失职是木刑的结果。

[摘录3]  胃主降浊,胃逆则浊气上填,仓廪不纳,恶心呕吐之病生焉。脾主升清,脾陷则清气下瘀,水谷不消,胀满泄利之病生焉。肺藏气而性降,肝藏血而性升,金逆则气不清降而上郁,木陷则血不温升而下脱。肺主收敛,肝主疏泄,血升而不至于流溢者,赖肺气之收敛也;气降而不至于固结者,赖肝血之疏泄也。木陷则血脱于下,而肺金失敛则血上溢;金逆则气郁于上,而肝木不升则气下结。

      推之,凡惊悸、吐衄、盗汗、遗精之病,皆金气不能降敛。淋癃、泄利、嗳腐、吞酸之病,皆木气不能生发。

[意义]  胃主降浊,胃逆则浊气上填(上逆),仓廪(胃)不纳,恶心呕吐之病则生。脾主升清,脾陷则清气下瘀,水谷不消,胀满泄利之病则生。肺(金)藏气而性降,肝(木)藏血而性升,金逆则气不清降而上郁,木陷则血不温升而下脱(降离)。肺主收敛,肝主疏泄,血升而不至于流溢是赖(靠)肺气之收敛;气降而不至于固结(固化凝结)是赖(靠)肝血之疏泄。木陷则血脱于(降离在)下,而肺金失敛则血上溢;金逆则气郁于上,而肝木不升则气下结(凝聚)。

      依理推知,凡惊悸、吐衄(出血)、盗汗、遗精之病,都是金气不能降敛的原因。淋癃(小便不通)、泄利(痢疾)、嗳腐(即胃内带食腐的气味从口中排出)、吞酸(水自胃中上至咽喉,不及吐出而下咽)之病,都是木气不能生发的原因。

[感悟]  胃气逆则浊气上逆,胃不纳,生恶心呕吐之病。脾气陷则清气下瘀,水谷不消,生胀满泄利之病。

      木陷则血脱于下,而肺金失敛则血上溢;金逆则气郁于上,而肝木不升则气下结。 

[摘录4]  金逆而莫收敛,则君火失根而左寸亦大;木陷而行疏泄,则相火下拔而右尺亦大。

      大者,有余之象也。于其有余之中,得其不足之意,则脉之妙解而医之至数也。《经》所谓大则病进者,别有玄机,非后世医书阳盛阴虚之说也。

[意义]  金(肺气)逆而不能收敛,则君火(心)失根而左寸亦大;木陷而行疏泄,则相火(三焦)下拔(气沉)而右尺亦大。

      脉“大”是气过(有余)之象。对于脉象有余之中,可以得脉气不足之意象,是脉之妙解,医之至数(中医的极其精深微妙的道理)。医学《经》典中所谓脉象大则病进者,别有玄机(另有其道理),不是后人医书中阳盛阴虚的说法。

[感悟] 肺气上逆,君火失根,左寸脉大;木陷疏泄不顺,三焦相火下拔,右尺脉大。

        脉“大”是气过(有余)之象,从中得到脉气不足之意象,是脉之妙解,是中医的极其精深微妙的道理。因此,脉象大则病进者,别有玄机。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圣心源》精要(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