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系列学习小记

笔记:2022课改,强调核心素养。

新课标各学科核心素养(重点)

思维

重视责任

突出实践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双减出路:转变教育思维方式

从累积式学习走向大概念教学

比如:留言条、通知等的写作,可以总结为大概念“应用文”。

梳理新课标背后的理论依据

寻找落实新课标的有效途径

举例:一个初中生的讲通了一首诗。

      本质是这个学生有语文素养,也就是核心素养,而这是可以迁移的。

        概念具有概括性,而我们要学的就是知识背后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单元语文要素解读的时候要提出大概念,一般从单元导语入手,但是单元导语并不是大概念)。

一、面对新课标的态度

寻找落实新课标的有效途径。

二、解读新课标的方法

三、新课标核心概念阐释

1. 语文课程,按照怀特海《学习的目的》划分为:浪漫阶段(整体感知学习内容),精确阶段(通过文本解读找准每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架构概念框架),综合阶段(运用对大概念和概念框架的理解,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2.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

日常生活情境:音乐会、辩论赛

文学情境:英雄的旅程叙事结构(故事发生的背景,动机,反对者出现冲突,对抗,帮助者,个体到社会一件事到一生)

跨学科情境:具备跨学科思维(指向项目化学习设计)。

3.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

大单元学习(用课程思维教学)

4.项目化学习的三个阶段

分析,综合,情境

5.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6.学业质量标准

课程阶段学习、学业成就表现、核心素养维度、整体描述刻画

7.教学评一致性

四、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整体教学如何设计

识别文本:经典,典型,材料。

大主题,大概念。

        思考:建文老师分享的例子引发了我的深思,想起我们在大教研活动中分享的案例或者理论,以及语文课本中一些新型的单元主题如: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单元,一开始总会觉得缺乏框架意识,这和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有关,没有在类似于项目的学习中习得一些能力。

        所以,新课标的出现也是基于教学所必要的改革。在教学中如何设计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习得未来踏入社会需要的能力,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去领悟合作、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

        即便是在一个课程的学习中,拥有这样的理念,操作起来的每一步,也会深入思考它的意义,如何指向学生的学习,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课标系列学习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