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本体语言OWL简介

        OWL(Ontology Wed Language)中文译名网络本体语言,是基于DAML+OIL语言取长补短发展而来的,而DAML+OIL本身又是DAML和OIL结合发展而来的,由W3C这个组织负责维护。

        那么OWL有什么用呢?自然是描述本体(Ontology)了,本体这个概念源自于哲学领域,通俗来讲对于苹果这个东西,中国人用符号“苹果”描述,美国人用“Apple”描述,日本人称之为“林檎”,韩国人管它叫“사과”。可见同样一件事物的同义异型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对我们的沟通交流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假设我们规定用“PPAP”表示苹果这个东西同时这个约定全球认可且遵守那么无论你是哪国人只要和对方说PPAP那么对方都知道你想表达“苹果”这个概念,本体就好比这个PPAP是一种形式化的统一化的针对某一事物或概念的描述用来消除可能出现的歧义性同时增强可理解性。我们生活中就有采取这样思想的实例,比如由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立发起的世界语,其背后的价值观是“世界大同,人类一家”旨在在语言上先消除歧异,本质上来讲也是基本等同于本体思想。(详情参见度娘百科:世界语)

        好的,本体就本体吧干嘛要加上网络呢?那么我们就要稍稍了解下网络的发展了。Web1.0时代:依靠网络流量盈利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我在网络上摆个摊子你来买东西然后我盈利,我负责提供内容给你消费,类比B2C模式。Web2.0时代:我在网络上搞个集市你可以来买东西也可以来卖东西,我提供平台你们自己玩我来收台费这就是2.0的模式,类比C2C。Web3.0时代:假设经过了1.0和2.0的洗礼我成了商圈大牛,谁我都认识,你想买什么尽管来找我我给你介绍服务或产品绝对的定制化品质超一流,一见面聊两句大概知道了你的喜好、消费能力、社会阶层、生活习惯等等,同时我可以找相关的人进一步打听有关你的个人偏好你曾经的消费习惯等经过分析给你提供你最想要或最需要的东西。所以说Web3.0就是属于智能推理的时代Web本身就具有智能,然而要实现起来非常困难。首先,各样事物的元数据描述要高度统一开放且分类细致全面,所有人都遵循。其次才能实现数据的高效流转与交互。比如,未来当你步入商场后智能感知系统将你识别了出来同时访问公共安全部门进行数据比对看你是否有偷窃前科进而决定是否要派人“关注你”,同时从商业联盟数据中心调取数据分析你过往的消费经历;从你孩子的学校调取他们每日中午刷卡午餐的消费习惯分析估算你的家庭饮食习惯等,为你推荐一份Preference List 并告知你哪里可以买到,同时访问相关数据库,调取你配偶的消费习惯个人信息等以这些信息为基准决定是否给你推荐你对象最中意的一款化妆品同时提醒你你媳妇儿下周过生日你要是没准备礼物当心性命难保。这一切都基于元数据的严格且统一且分类细致的描述,语义网就是这样一种能让机器理解存储、流转于其中的信息的具体准确的语义的互联网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智能推断,而目前我们的WWW万维网内容的主要呈现载体是HTML文档而这样的文档主要是为了通过浏览器方面人类阅读的,机器很难理解其内容的含义,只能将之呈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提出语义网的概念,即一个语义相连而非仅仅是内容相连的网络。所以W3C维护的OWL语言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其实程序语言中也有语义关系,如继承(父子类关系),多态(相同接口,依据不同的对象而表达的内容不同)。那么为什么非要搞出来另一种语言呢?直接扩展现有的不就好了,你看JAVA可移植性又高会的人又多,扩展一下的话学习成本也低。然而程序语言是为了描述程序将如何工作,而本体描述语言是为了描述概念和其实例,所以硬是要将二者合一就好比在老虎钳上加根针,用老虎钳的时候容易扎手;用针的时候后面带个老虎钳怎么缝。所以把专业的交给专业的来做吧所以后来就有了本体描述语言,而OWL是其发展至今的国际标准,经过多个版本的迭代目前已经发展至OWL2。

                                    互联网与语义互联网的区别:

图一
图二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本体语言OWL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