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再塑你生命的那个人
——《再塑生命的人》备课手记
高平三中 张永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是一个特别贴近学生生活的单元,也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心灵有所成长的单元。
《再塑生命的人》就是这个单元里的一篇自读课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的一个盲聋哑人,后来成了世界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是如何成长为作家、教育家和慈善家的呢?看了课下注释里对作者的简介,我对课文产生的极大的兴趣。
还没有读文章,课文右边作者海伦•凯勒的小插图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自信,优雅,高贵,失明的双眼好像更加明亮,弯月般的嘴角流露出浅浅的微笑。真的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人,更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人会成为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再塑生命的人》,我的视线又回到了题目。
王尧先生说:在文字中出生入死。王君老师说:读文本是一个很浪漫很优雅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和文本中的一个个词语,日久生情悱恻缠绵的过程。
我漫步文字,字斟句酌,低吟浅唱,与“美好的发现”不期而遇。
平淡文字凸显高尚人格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个偏正短语,其中心语是“人”,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海伦凯勒称她为再塑生命的人呢?我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发现了一个别样的精神家园。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的抱在怀中”,这是莎莉文老师第一次出场时海伦凯勒的感受,她“握住我的手,把我紧紧的抱在怀中”,对“我”来说是那样温暖,那样亲切,这美好的遇见让“我”的潜意识里把她当做了母亲。她的心就像母亲一样善良真挚,她的性格就像母亲一样温柔和蔼,她对“我”的爱就像母亲一样热烈深沉,她让“我”感觉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道‘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也许是因为“我”的特殊情况,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第一节课是触摸布娃娃,然后在手掌上拼写“doll”这个词,让“我”感受实物与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拉起我的手”,还是那样温柔亲切;“慢慢地拼写”,教育细致而耐心。
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莎莉文老师让海伦•凯勒在实践中学习,把实物与文字联系起来学习,可见她是深谙残疾人教育之道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学习不仅激发了“我”的兴趣,而且让“我”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我自豪极了,高兴的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做‘doll’”。因为“我”看不见也听不到,所以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我”明白,不管大小,这“两者”都叫布娃娃。她给“我”同时拿两个大小不同的布娃娃,然后再反复拼写文字,让“我”去体悟其中的理趣,她慧心独具,教法适宜,内心细致,艺术高超。
当“我”把“杯”和“水”混为一谈时,“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读到这里,我想起了《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悄悄地出去”,“又悄悄地进来”(授课时学生们也想到了),这是最好的最真的最美的教育,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当“我”把布娃娃摔碎时,“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她没有批评,没有指责,而是带“我”走到阳光里,努力寻找新的教育契机。读到此处,我常常会想起自己和我们的老师们,学生上课没有背下来,我们会课间留下他们一直背,直到背会为止;学生作业听不懂,我们便一遍一遍的讲给他们听,想着他们一定能懂,结果再做还是出错。于是我们就说他脑袋不好,思维不灵。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能多想想他们为什么背不下来,为什么听不懂,然后再寻找新的契机回顾与复习,也许效果会好点。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分不清“杯”与“水”,于是,沙利文老师便让“我”亲自感受“水”,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另一只手上拼写“水”这个单词。起先很慢,第二遍写得快一些。“我”感受清凉的“水”,“我”感受手上的“水”,“我恍然大悟”,在大脑里建立起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原来每一个词都对应着世间的一个事物,每一个事物都像这涓涓细流一样是有生命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
我是如此喜欢如此迷恋“唤醒”这个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水怎样唤醒一个人的灵魂?真正唤醒海伦•凯勒的是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老师用她母亲般的情怀,用她的细心,耐心,诚心,理解,尊重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启发、唤醒了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孩子的灵魂,让她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让她感受了快乐与幸福。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莎莉文老师正是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谱就了海伦•凯勒这一世界传奇。
四字词语呈现心路历程
带这届学生,我发现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常用字词很多都无法正确书写,所以每读一篇文章,我都会用红笔框出自己认为重点的字词,让学生做到会读会写。
读《再塑生命的人》时,我也一样把这些词语框出。当我把所有的词语誊写出来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这些词语竟然也在讲话,他们向我诉说着海伦凯勒成长的心路历程。
截然不同:写出了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出现前后的强烈对比:蒙昧与文明,封闭与开朗,麻木与仁爱,黑暗与光明。
感慨万分:突出“我”对莎莉文老师出现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的内心感受。这份感慨里,有自我成长的喜悦与自豪,更有对莎莉文老师的崇敬与感恩!
疲倦不堪:写出了莎莉文老师没有出现之前,盲聋哑带给我精神上的沉重打击。
小心翼翼、砰砰直跳:这两个词出现在第四段,作者用比喻写出自己未遇到莎莉文老师未接受他教育之前的心理感受,就如茫茫大海上的一艘大船,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谨慎而慌乱,迷惘而痛楚。
不求甚解:这是“我”刚开始的学习方式。莎莉文老师用手指游戏激发了“我”的兴趣,“我”依葫芦画瓢,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会了很多语言文字。“我”领悟到: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我并不知道,一个事物具体叫什么名字,所以才有了下文“我”把“水”和“杯”混为一谈的事情。
混为一谈:这个词语准确写出了“我”学习英语的瓶颈,因为“我”无法直接感知事物。也写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和尊重,焦躁的心理让“我”把布娃娃摔碎,但“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我”的内心麻木而充满怨愤,“我”心里只有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芬芳扑鼻:当“我”因分不清“杯”和“水”,把布娃娃山摔碎时,莎莉文老师带“我”到井房散步,“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美好的景致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将会出现。
恍然大悟:肖培东老师说,融是最好的悟道;我说: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当清凉的水从“我”手上流过,当莎莉文老师在“我”的手上拼写“水”这个单词,当“我”静静站立,注意她手指的动作时,“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水,原来这就是生命,原来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
油然而生:写出井房的经历激发了“我”的求知欲,让“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所作所为、悔恨莫及:“我”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她也是一条生命,可是现在却成了碎片。“我”开始为刚才的行为而感到惭愧,感到悔恨。“我”的双眼也生平第一次浸满了泪水。当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会惭愧悔恨时,他才懂得了情,他才拥有了爱,他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人。
“我”的生命因此有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五彩缤纷,光亮华丽;美好事物,接受不完。这两个成语以及明亮的色彩,美好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海伦•凯勒因莎莉文老师对她启示世界的真理,给她深切的爱意,那种激动,那种自豪,那种喜悦,那种充盈,那种生命的丰满。
这些四字词语带着温热,淌着感情,流着血液,让我清晰的看到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认识事物,学习知识,理解生命,感悟真理,拥有爱心;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麻木走向仁爱,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她才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她生命的人,所以她才那么骄傲的说: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什么是不幸,什么是幸福,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世界上真正的不幸不是身有残疾,而是精神的贫瘠和心灵的冷漠。
聚焦题目叩问生命真谛
有了以上解读,我依然不想停下脚步。
是的,海伦•凯勒的成长与成功,是因为沙利文老师的悉心教导,可是为什么课文还要用四个段落来写莎莉文老师未到之前的事呢?我有回过头来细读文章。很快,第四段那一种人称的急转,心灵的倾诉,让我听到了一个小女孩发自内心的最强烈的呼喊——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哲学上讲: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人的事业成功与失败,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毛主席也风趣地说: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
在海伦•凯勒的呼唤中,我看到了一颗渴望成长的心,感受到了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向上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再塑生命的人是莎莉文老师,更是海伦•凯勒自己。
想到这里,我的教学设计有了方向:聚焦题目,三次叩问,让标题成为课堂的立足点。
一、依题切入,激发兴趣。
上课的时候,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提问题或者谈对题目的感悟。
——再塑生命的人是谁?生命为什么要再塑?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
——“再塑生命”可以看出此人对被塑生命的人的深远影响与重要作用。这个题目里有赞美,更有感激……
二、深入文本,理解题目。
学生初读文章后,再谈对题目的理解,大家结合内容,回答以上提问。然后,我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深入文本,进行圈点评注。
用波浪线勾画出写莎莉文老师的句子,想一想:莎莉文老师是如何再塑生命的。
用直线勾画出写海伦•凯勒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我”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读完后,我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归纳为:莎莉文老师温柔善良,和蔼亲切,耐心细致,她对“我”理解尊重,教学艺术高超,她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人性的光辉,让“我”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感悟生命,感知真理,拥有爱心,让“我”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成长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爱心的人,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绽放出了光彩,所以,“我”称她是再塑“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的人”突出了沙莉文老师对“我”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
三、三叩课题,提醒生命。
研究完课文内容,当大家以为课文就要结束的时候,我又一次让学生回看题目,再次追问:再塑“我”生命的人真的是莎莉文老师吗?
学生很疑惑,我提醒大家看课文前四段,有个别同学很快就在第四段里有了发现。教师引导大家朗读、品味、感悟,最后理解:没有人能够放弃你,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帮助你,除了你自己。你不改变,没有人能真正改变你;你不上进,没有人能真正推你前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个再塑生命的人,就是“我”自己。
是的,“再塑生命的人”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我要用海伦•凯勒的人生故事告诉孩子们这样的生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