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和人生》

《人间烟火》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史的通俗历史作品。

【作者简介】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曾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与他的时代》《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大宋之变:1063—1086》等作品。

难怪这本书里提到最多的是《清明上河图》,讲得最生动的是宋代的衣食住行。

全书一共有食、衣、住、行、传统女性和传统男性六章,作者从文字和绘画中挖掘古人的日常生活,讲述衣食住行的历史演变,从最细微的日常事物中看到当时的制度和文化,借着日常,品读人生。

我做了个简单粗略的思维导图,因为我的分享不会包括全部内容,所以大家想要对全书有个总体了解的话,可以看这个。

我觉得插图中展示的古人经典画作以及对这些画作的解读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我们在博物馆、美术馆看这些画的时候,外行人只会看看画家的名字,然后说“画得真好呀”,而史学家则看到了画中人,从中看出当年的日常生活。

如果能把《清明上河图》细细读透,可能真的可以窥见宋代生活。

因为这本书里讲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我有点怀疑作者是散文式的写法,想到什么写什么)。我只挑选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感触的与大家分享,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在微信读书里阅读。

让我们从序言读起。

【序言】

“就像现代传媒一样,传统的历史记载也倾向于记录那些不同寻常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

传统史学著作里,日常是看不见的。因为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每个人都知道,没有记录的价值。

但是随着岁月变迁,朝代更迭,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无比陌生。

对日常的挖掘,是现在史学界的一大进步。

作者把日常生活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在内的“生活的日常”,反映古人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俗;另一个是“生命的日常”,关注人的生命轨迹,观察不同性别的古人在政治、制度与文化下受到的不同限制,对同样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代的人们投注理解与同情。

传统的日常是静止与运动相结合的,有些习惯和用具可能根深蒂固,有些则变化丰富。

“无论变与不变,最终都要着落到具体的个人身上。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家庭和时代,唯一能做的只是接纳家庭给予的,并在性别与时代的规定中,努力活出自我。普通个体的生命故事,在传统史学中微不足道,却是最容易打动普通读者心弦的篇章,无他,只因今天的我们也经历着同样的爱欲挣扎,此事古今同。”

【食:舌尖上的历史】

1 开篇小故事

我是很为这开篇第一段而震撼的。作者用一个小故事开头,她与一位德国的同行感叹中国文化在现代遭遇的断裂时,德国同行表示了反对:“你说得不对。你看中国人的餐桌,文化就在那里延续。”

只读这句话,我就感觉自己要感动哭了。我想到自己与北方室友在饮食上的种种差异,比如冬至我吃汤圆她们要吃饺子,就感觉到文化在血液里流淌。

“相较于庙堂宫廷的历史,日常饮食的历史是最顽强坚韧,也最具人民性的。营养的改善提振了人的健康水平和精神状态;知识的拓展、观念的转移及商业营销改变了食物的身价;餐桌上的礼仪奠定了一个人教养的基石,以及个体对社会秩序的最初认知;自幼熟习的配方和烹饪方式决定了我们衡量饮食优劣的标准。”

我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要把“食”放在第一章。因为其他一切的秩序和发展,都要建立在食物无忧的基础上。

2 饥饿与对抗饥饿

作者在说食物演变之前,先说了一段饥饿史。

“中国历史上那些大规模的饥饿和由饥饿引起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地球气候的寒冷期,在中国历史上,大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之际、元末明初和明末。”

气候变化加上吏治腐败,这些时候天灾人祸交织,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我一直记得《资治通鉴》里对神农的评价,“德冒天下谓之皇”,神农氏“教五谷而兴农事”,这就是他最大的功绩之一。解决粮食问题,就是天大的德行。

汉代在关中推广种麦,宋代引进推广高产的占城稻,明代白薯、玉米自美洲传入并推广,这些都是古人为对抗饥饿做出的努力。

3 主食的演变

“先秦乃至魏晋南北朝,北人主食以粟为主,南人主食以稻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麦的地位开始上升,至唐宋时期成为北方的主粮,粟反而退居次要地位,北方食麦,南方食稻的主食结构由此形成,并延续至今。”

我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北方一开始并不吃麦,而是吃粟。

4 副食的演变

“从宋到明,副食领域发生了一项有趣的变化,老百姓的当家菜从葵(冬寒菜)变成了白菜、萝卜。元代以前,葵一直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蔬菜。”

我在学《长歌行》这首乐府诗的时候学到,古时候蔬菜很少,普通人一般只有葵菜吃。从《诗经》产生的西周时代就开始吃了,吃到宋代,千年未变。《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到了明代,葵的地位出现了戏剧性下降,李时珍《本草纲目》把葵降到了草部:“今不复食之,故移入此。”

5 调料的演变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华夏先民就已经使用天然的霉菌和酵母制作“曲”和曲制品,这些曲制品包括酱、酱汁、腌肉、腌菜、酒和醋。梅子是天然的酸味来源。”

我真是要为古人的智慧惊叹了!原来这么早就有这么丰富的调味料了。不愧是我大种花家的兔子!

“古代典籍中提到的“椒”指花椒,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有西汉的花椒。”

其实我脑子里想到的是汉代皇后居所“椒房殿”: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颜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蛀虫的效果。又一说,是因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之意。

6 脍炙的退撤

“脍炙人口”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但越是这样常见的词,我们就越会忘记它最开始的意思。脍,细切的鱼、肉等食材;“炙”是会意字,亦即是要用字的两个组成部分去体会它的意思。即明火烹饪,指烤肉。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秦汉时期的肉食种类,主要是猪、狗、羊、鸡和各种野味。猪和狗是最常见的肉源。从北朝开始,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中原的肉食习惯发生了重大转变——羊肉变成了统治阶级的最爱。老百姓难得有肉吃,自然不会挑剔,日常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主要是小鱼、小虾和鸡蛋。

肉的吃法,在炒法发明推广以前,主要是炖煮和烧烤(炙)两种。

脍与炙齐名,其实就是鱼生,最常见的食材是淡水鱼类。在唐代,脍虽仍然南北通有,却已经开始了由北向南的退撤。脍因此成为南方人的家乡菜,食脍成了他们在北方长期生活时慰解乡愁的良方。

在北宋,开封周边的燃料供应已经比较紧张,所以开始流行炒。

7 分餐还是合食

春秋战国以至于唐,中国人吃饭的方式都是分食制。“举案齐眉”是个典型例子。分食制与当时的家居形制相匹配。分食制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都是在地板上,进门需要脱鞋。

中国家居制度的演变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宋朝才进入高桌大椅时代。最初的新式坐具不是中国的发明,而是自西方传入,因此被称为“胡床”。

高桌大椅与合食制差不多同时出现,当然,并不是说高桌大椅就一定会导致合食制。

一方面,高桌更大的表面积为食物的陈放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合食制能够出现,还要得益于食物种类的日渐丰富与食物供应量的相对充足。

20世纪80年代批评合食制的人,认为分食制更卫生,可是分食制的出现显然不是出于卫生的需要,而是由于食物供应量有限。

倘若不事先分配好,可能会导致有人多吃多占,有人吃不饱。只有食物数量足够多,品类又足够丰富的时候,围桌共享才吃得愉快而热闹。

8 饮品:酒、茶和汁水

“中国人酿酒的传统可以上溯到夏朝。酒最初的用途主要是娱神,用于祭祀;秦汉以后,酒逐渐世俗化、平民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饮料。”

这也可以理解,一开始粮食稀缺,用来酿酒是十分奢侈的;后来粮食慢慢变多了,酒就进入了千家万户。

“相较于酒,茶走的是安静高雅的路线。中国人以茶为饮料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西南是野生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汉代以前,巴、蜀、南中的人已经开始茶的采摘和饮用。”

“唐宋两代茶的主流不是我们今天习见的茶叶,而是饼茶,又称“片茶”“团茶”。茶叶成为茶饮的主流要到明朝。”

书中详细介绍了饼茶的制作方法,我觉得很有意思。唐宋时候喝茶有全套仪式流程,感觉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不知道B站有没有大佬还原的视频。

可能是这一章最接近我的日常,也有可能因为这是第一章所以我看得最认真,所以有感想的地方最多。后面的分享就会少很多。

【衣:服饰往事】

我对“衣”这一章印象最深的是服饰的符号功能。

保暖、防晒、遮羞、修饰身体,这是服饰最基本的功能。服饰的延伸功能是符号。

第一,可以标志财富、地位、权力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身份地位。唐代以后,明黄色成为皇帝的专属颜色。

用官服的颜色来区分官员等级的制度也是在唐朝正式确立的。唐朝三品以上官服紫,四品、五品服朱,五品以上皆属于贵官,“朱紫盈门自称贵”,朱紫就是用服饰的颜色来代指高官。

第二,可以用来标志身份或者生活状态。各种制服是一目了然的身份标志。军服的颜色,汉代为赤色,东晋为黑色,南朝是绛红,隋朝是黄色,唐代是黑色。

我记得汉代有个针对商人的规定,是说商人不能穿丝绸。

第三,还可以标明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中的位置及相对关系。传统的丧服服饰就是一个严密的符号系统。

这一章的最后讲到了女性缠足。有一段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清初的缠足禁令是这样规定的:“有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事情发生在女人的脚上,惩罚的却是男人。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符合逻辑的规定。因为,在不缠足这件事情上,虽说受益者是女性,然而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男性。

缠足还是不缠足,在古代其实是男性规定的,女性并不能自主选择。所以惩罚的当然应该是男性。

这个惩罚折射出当时女性极低的社会地位,让人唏嘘不已。

【住:安得广厦】

作者将传统时期中国精英的居住状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秦时期。西周封建,贵族通常居住在自己的封地上。春秋战国是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新兴的士阶层四处游走找工作,找到工作的会在诸侯的都邑建立新居所,如果获得封地,也可能在政治上失势后回到封地居住。

秦汉以降至于隋,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中央官员居住在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地方长官为中央任命,但数量不大,居住在政区所在城市;为数众多的地方佐官就是本地精英,在本地居住,过着田园生活。

隋唐以后,传统精英的居住状态进入第三阶段,官员全部由国家选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任职。俸禄等做官的职业收入成为他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官员在获得任命之后会从故乡“连根拔起”,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屋、土地,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

这一章从乡村和城市两个方面来介绍住所。

乡村生活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始讲,但是农村生活并不像陶渊明笔下那么幸福自在。因为农村生活有多种不便利之处,比如落后的医疗和饮食条件。再比如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城市则主要讲的是宋代的城市发展。不仅有《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而且颇为难得地讲到了宋代城市扩张、人口密集带来的火灾、污水等城市问题。

“晚唐五代的战争和政治动荡将世家大族涤荡殆尽。从宋朝起,国家不再干预土地兼并。科举向几乎所有男性开放,朝廷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选拔官员,个人奋斗、科举成功成为家族盛衰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阶层流动性增强,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都是可以获取的,也是可以失去的。有人向上,就有人向下。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人必须持续奋斗,也必须有一颗平常心,能为向上的欢呼,也要能接纳向下的。”

这一段话我觉得讲得特别好,科举制的优点不正是在于社会流动性吗?我没有想到,原来这种社会流动性还会带来人们价值观的改变。

【行:天下熙熙】

关于“住”和“行”这两章里,作者讲述了很多科举制普及之后,人们居住和出行发生的变化。全国范围内的宦游人也是国家统一调配官员之后出现的产物。

“住”和“行”紧密联系。在“住”这一章讲到驿站和旅店,在“行”这一章就讲到了道路、邮政和关隘。这些是相互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

“行”这一章不仅讲了道路、关口等基础设施,也讲了士兵、官员等行人。兵役迫使人们远离家乡,科举则让人们主动踏上旅途。

旅途之中最可怕的是疾病和死亡。传统时期医疗水平差,疾病与死亡往往联袂登场,那些陪伴父母宦游的儿童通常是最先被击倒的对象。

宦游之人本来就是艰难进取的一个群体,是受雇于皇帝国家又心怀天下苍生的群体,他们与妻子儿女,道路相扶,同甘共苦,写下了宦游路上的悲欢离合。

这一章离我的生活最远,所以触动我的地方最少。

【传统女性】

这一章首先讲了妻妾制度,妾的地位在不同朝代以及不同朝代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礼制和政治控制强弱变化。妻妾界限的松动,其实也是封建制礼坏乐崩的表现之一。

“妻者,齐也。”说明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家庭内部,夫妻之间还是有平等之意的。但是颇为诡异的是,夫妻恩爱并不是古代主流价值观所提倡的。

传统时期的妻子是丈夫家庭责任的分担者。首要职责是侍奉公婆,第二重要的职责是抚养、教育家中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儿,自己生养当然好,但并非绝对必要,前妻所遗、妾之所生亦可,只要是丈夫的骨血。妻子职责的第三条是照顾丈夫家的亲戚朋友,包括很难伺候的大姑姐及乡下亲戚。

这些传统要求甚至在现代还约束着女性,这让人不能不感到愤怒。

接下来,作者讲到了贞节。贞节是男权社会对女性单方面的忠诚要求,它强调的是女性单方面对男性及其家族的义务。

接下来需要澄清一个事实。

现代学者有种讨巧的说法,喜欢称“宋明”,将元朝一百多年忽略不计,直接把宋和明连成一片说。比如说到贞节观,最省事儿的说法就是“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之下”,出现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样极端的话语。

这句话的确是宋朝理学家程颐说的,但是贞节观这个锅,宋朝却不能随便就替明朝背起来。

程颐本人主张婚姻的最高理想是男女双方都从一而终,他指的“失节”既包括女性的失节,也包括男性的失节,而非片面责备女性。

在实践上,“二程”也并不反对女性再嫁。程颐能够欣赏和赞美女性的学识与才华,他甚至主张,优秀的女子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伴侣,那么不妨独身。

自从汉代以来,帝制中国的表彰对象之中就有所谓“烈女”“节妇”,且以她们作为女性榜样。

但是烈女之“烈”,节妇之“节”,却并不一定与守贞有关,它可以指女性在各个方面取得的特殊成就,比如说善于教育孩子,保持家风。宋代的女性榜样基本上仍然处于这种价值多元的状态。

明清人像看贼一样盯着女性身体,而宋人看到的却是女性对家族和社会的贡献。

我再次感受到作者对宋朝的偏爱哈哈。不愧是研究宋史的教授。

【传统男性】

“与女性相比,男性的人生选择要丰富得多,家庭以他们为核心构建,社会的广阔天地向他们开放。

生儿子,以维持家族的生物性延续;扬名显亲,以个人的社会性成就来维系、光耀家族的名誉地位。这就是传统中国对男性的普遍性要求。

具体到扬名显亲这一判断标准,其实是比较单一的,简言之就是:要做官。一定要与皇帝国家建立直接的联系,才称得上功成名就。

做官的标准,越到后来就越趋向狭窄,大致而言,宋朝以后,只有进士出身做文官才是真正光荣的。”

我想到了《水浒传》里的宋江。我以前看到过一个说法,好像是鲍鹏山老师讲的水浒,其实宋江上梁山是他的一个理性选择。因为宋江是个小吏,当时官与吏之间界限分明,小吏永远不可能变成正经的官。宋江不想永远当个小吏,于是另辟蹊径,先上梁山,然后谋求招安,从而成为官。

“所有与实践有关、需要长期知识积累的技术性行当,在传统的官僚体系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和支持。

而帝制国家又不肯把这一部分内容从官僚系统中剥离出去,为它单独设立一个独立于官僚系统之外、与官僚体系基本持平的评价体系。

结果就是技术官僚始终处于官僚体系的最下层,专业知识要求高的职位被混杂在普通职位当中,以同样的标准升迁轮转,最终泯然众职,未能建立起技术性职业的尊严,从而阻碍了技术的发展。

在宋代以前,当兵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宋代以后,“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从军这条路还可以走,但是所能取得的光荣却日渐稀少。

光荣属于文人士大夫,属于科举成功者。

可是科举成功者又能干什么呢?

无非是做官,做各种缺乏技术含量只有地位高下区分的官,听皇帝命令,看上司脸色,努力做到高官。中国最优秀的男青年的路,就这样越来越窄了。

与此同时,男人也收窄了女人的路,当男人开始接纳无条件的忠君,他们要求于女人的,就有了无条件的贞节。”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巨大的鸿沟,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书中的介绍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中只有小小一部分,而我今天的介绍只包含书中的小小一部分,如果大家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感兴趣,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再读一读其他相关的书。

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