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到95分被扔高速口?与其指责孩子成绩不好,不如找对批评的“正确姿势”!

就在2月22日,河南洛阳发布的视频刷了屏。

一个妈妈把孩子扔在了高速入口,原因是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超过95分。警察给孩子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却振振有词:我就是这种弄法。就算坐牢也不要他了,不然你们去告我吧。

且不说妈妈的这种做法是不是构成法律上的遗弃,也不谈成绩的好坏的标准问题,这次新闻引爆了一个很重要的热点话题——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

01 多少家长输在了批评孩子的方式上?

这些年,关于批评孩子引发负面效果的新闻,频频引起人们关注。

去年10月30日,河南淅川县一孩子遭到父亲殴打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其中孩子受伤的照片触目惊心。经调查,父亲之所以打孩子,是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太皮。由于孩子构成了轻伤,父亲被刑拘。

2017年11月18日,贵阳客运段K845列车乘务人员发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藏在软卧车厢。乘务人员询问了少年,他是因为考试没考好和家人吵架,一怒之下而离家出走。

这还是相对比较平和的负面效果。有些批评孩子的方式,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记得曾经看到一个新闻报道,一位女士是公司白领,但是却有一个糟糕的开车习惯。自从她有一次开车违规被交警拦下后,每次在路上看到交警总是不自主的把车停下来。经过了心理治疗,这个女士才发现是从小到大父亲对她的严厉批评在作祟。

著名社会心理学著作《亲密关系》一书中,曾经深入分析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到:

我们幼时对人际交往价值和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我们与照料者的交往,由于运气的好坏,我们就此走向了信任或恐惧的亲密关系之路。这段历程永远不会停止,同行者随后给予的阻碍或帮助会改变我们亲密关系的方向和进程。

由此可见,批评方式不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甚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需要批评孩子。如何找对批评的正确姿势,体现了父母的智慧。

02 那些批评孩子的错误姿势,你是否中招了呢?

我们从小到大都曾经被父母批评过。等我们成为了父母,我们有没有用我们所痛恨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理由不当:“因为我是你的妈妈”

前段时间,我在小区里散步,看见一个妈妈正在拉一个5岁的孩子回家。孩子玩得开心,自然不愿意回家。她的妈妈就用“不听话”来评判孩子。当孩子提出为什么要现在回家时,妈妈说:“因为我是你的妈妈。”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能够顺利的劝说孩子回家。比如建立规则:“你已经玩了一个钟头,我们说好了一个钟头以后就得回家”;给出合适的具体理由:“奶奶已经在家里做好了饭,如果晚回去饭就凉了。”可是,这个妈妈选择了一个最不好的理由,用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去压孩子。

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在暗示孩子:我们可以用社会地位去决定他人的行为方式。从长期来说对孩子健康有害无益。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批评孩子需要有理有据,切忌以长辈权威批评孩子。

归因人格:“你怎么这么笨”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这样父子对话:

“我怎么生出了你这个笨蛋!”
“你能不能聪明点儿?为什么隔壁家的小丽每次都学比你考的好?”

父母这些不经意说出的话,就像是一只箭,对孩子的伤害是久远的。而孩子们听了这些话,除了自我否定,并无任何好处。相反,如果批评就事论事且提出明确的改进方式,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吉姆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说他的孩子总是迟到,不能按时交作业。他的爸爸回来用正面的建议替代批评:“老师希望你按时到校,按时交作业。”孩子果然有所改进。

缺乏尊重:不听孩子解释

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对孩子批评前不够尊重孩子。数据显示,13.3%的四年级学生和10.8%的八年级学生报告“我做错事时,家长总是不听解释就批评我”;15.4%的四年级学生和9.9%的八年级学生报告“家长从不认真听我把话讲完,总是打断我”。

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的都有一定的原因。不去了解问题背后的东西,而因为因为结果就苛责孩子。

方法失当:过于看重外部惩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有的时候,父母会以体罚孩子的方式传递他的批评,但其实这是最错误的做法。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来自内部的力量要远远超过外部惩罚的刺激作用。且不说外部惩罚所带来的违反法律规定等问题,单就孩子的进步而言,孩子在某个阶段可能会畏惧拳头、冷暴力等,但如果长此以往,任何外部惩罚都会失灵。孩子们甚至会和父母学习,用拳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03 我们如何把批评做得更好?

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抉择,实际上都关乎孩子的未来。把批评做得更好,你可以关注这三点:

你没必要隐藏自己的怒火,但要警惕“踢猫效应”。

作为父母,我们每天在职场工作,回来还要和孩子们一起温习功课。如果孩子的表现不好,自然会有情绪。但注意不要把工作中的不顺等负面情绪洒在孩子身上。

要承认孩子的感受,同时给出具体的建议。

如果孩子的表现确实很不好,我们可以以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但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一次提出多个问题,同时切忌拿“历史旧账”说事儿。对孩子的批评要给出实例,同时提出具体的建议。

比如,如果孩子的数学考的不好。我们首先可以承认孩子的感受,“数学的确不容易学习,妈妈小的时候也做不好数学”。随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认真的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总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消化、时间管理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你可以对孩子有期望,但要知道,那是他自己的人生。

前段时间,台湾的一部《茉莉的最后一天》刷了屏。短片里的茉莉妈妈有相当的学历背景和文化知识,但却屡屡以不合适的方式批评孩子。就其根源,一方面是她的面子作祟,另一方面是她对孩子设定了不合实际的希望。

曾经有人说过:任何一种爱都是以在一起为目的,而唯有父母之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伴随着孩子,我们的批评,无非是希望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有所要求。因为,毕竟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那个把孩子扔在高速路口的妈妈,她最错的一点就是用逃避解决问题,用惩罚代替鼓励。

愿每个妈妈都能找对批评孩子的正确姿势。愿每个孩子都能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考到95分被扔高速口?与其指责孩子成绩不好,不如找对批评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