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影|《钢的琴》:人生寒冬中中年人的浪漫挽歌

【参加“秋冬的记忆” 联合征文活动/“冬之歌”】

一、前言

〈钢的琴〉这部电影是由张猛导演、王千源(饰演陈桂林)、秦海璐(饰演淑娴)张申英(饰演小菊)主演的。整部电影叙事主要分为离婚事件、偷琴事件、造琴事件以及琴成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穿插一些黑色幽默的片段。故事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的“下岗潮”时期,充满一种萧瑟、无奈的悲剧感。

二、剧情叙述

(1)离婚

01

电影的开头是以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的离婚事件为开头的,(照片中)左半边翅膀是空的、亮的,建筑风格是破败的,充满着萧瑟荒凉之感,陈桂林手中拉着手风琴,隐喻男主陈桂林是物质贫穷而又充满文艺气息的理想主义者;右半边翅膀是实的、暗的,建筑风格是整齐光亮的、充满着物质丰盈之感,妻子小菊打扮时尚、光鲜亮丽,隐喻着妻子小菊是物质基础丰富、有钱的现实主义者。两者之间的墙壁充满空隙,隐喻着夫妻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是关于女儿的抚养权问题,双方都在争取,矛盾无法调和。

02

这张照片中间,两只烟囱正冒着烟,充满着工业元素,而中间是悼念母亲的葬礼,而葬礼本来是沉重悲剧的,也象征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北工业的落寞。

让女儿小元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是陈桂林胜诉的关键所在。

(2)偷琴

陈桂林在经历了和朋友们借钱失败之后,看到女儿在学校里半夜偷练钢琴,就和朋友们一起去学校里偷琴,最后,还是被发现了。

03

偷琴失败后,陈桂林坐在操场上,嘴里叼着一根烟,空中洒满了白色晶莹的梦幻泡沫,双手轻轻抚摸着琴键,弹奏起了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这张图中光亮的泡沫与周围黑夜,形成视觉上的明暗对比,优美的琴声又和黑夜的静谧形成听觉上的强弱对比,营造了一种浪漫梦幻的氛围,而这种美又和现实中失败落寞形成强烈的反差感。

04

陈桂林偷琴失败之后,心中充满现实的憋屈与无奈感,发泄之后,又不得不对女儿小元进行妥协。陈桂林半蹲着身子,仰视着女儿,暗示着此时陈桂林心理地位的卑微。

(3)造琴

陈桂林来到季哥的钢厂之后,季哥的手下工友们因为一件废铁之事而打了起来,季哥不得不出来进行调和。

05

这张图中,人物建筑位置高低错落有致,充满着质感,透漏出现实生活的荒诞感与无奈感。人与人之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莫名其妙的矛盾而发生冲突,也暗示了季哥成功背后的辛酸与不易。

造琴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工友们也有着自己的生活与压力,因此,也容易发生冲突。

06

图中仿照的是《最后的晚餐》,也暗示着后续造琴的失败。

而陈桂林和淑娴之间,也因为造琴而发生矛盾。淑娴认为,让小元妈妈小菊领走小元,也没有什么不好,而陈桂林因造琴的不顺利而闹心,说了句重话“你们都一样,太现实”。

07

之后,在造琴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胖头也因为女儿怀孕之后,找到女婿之后,在怒气与女儿以后的生活之间,不得不进行妥协。

之后,陈桂林因为缺少女友淑娴的支持,以及造琴的失败之后,不得不放弃梦想。

08

图中男主的灯光是冷蓝光,暗示着男主的落寞与孤独,女主的灯光是暖黄色的,女主的面部模糊,暗示着女主的胜利,而这种“胜利”又不是女主想要的那种,心里面充满纠结与矛盾。

09

而季哥也因为倒卖钢铁销赃而被人举报,在走之前,他看了看自己铸造的砂模,有始有终。

10

钢厂的两根大烟囱,代表着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最终迎来被炸掉的命运,它们象征着东北工业最后的辉煌,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4)尾声

11

陈桂林放弃造琴,也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之后,而“钢的琴”却奇迹般的造成了。电影中以歌舞片的形式迎接着这一刻的到来,再配上[西班牙斗牛曲],使得这部“琴”充满反讽的荒诞感。

12

“琴”终于造成了,它就伫立在那里闪闪发光,周围一片黑暗,而它的光晕,象征着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13

“琴”的确是造成了,而他却失去了女儿,也失去了父亲,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变得一无所有了。灰暗的灯光,暗示着他麻木的内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绝望,而生活还要继续。

三、影视评论

这部电影,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也连续看了两遍。无论电影质感、叙事、构图、色彩运用、配乐、演员演技等,都是精品之作。

(1)这部电影中,用到了复现式蒙太奇手法。

例如开头两人离婚,父亲和母亲的葬礼、父子坐在烟囱下等画面,如同工业齿轮的啮合一般,使得电影的叙事结构变得紧实,也使得电影的质感更加突出。

电影的构图也很经典,光影、镜头远近、色彩等,都值得学习。

(2)这是一曲中年人未完成的挽歌。

在造琴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充满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在经历了与现实生活的一次次妥协与麻木,人到中年之后,就变得更加可贵。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高不成低不就,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负重前行,而内心却感到更加地空虚,人生的虚无。

而送走了双亲之后,就不得不探寻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却依然要继续。

例如电影中的季哥,他已经是江湖大哥,却有血有肉,做事有始有终,总会有一个交代。而在造琴过程中,他重新体验了年轻时所走过路,也找到了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感与生命中的烙印。

(3)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上一辈的集体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那么明显。随着烟囱的倒塌、父母的离世,这些记忆终究化为历史的尘埃。辉煌与萧条,本来就是一体,而造成的“钢的琴”积聚了上代人的心血与智慧,也是一笔宝贵的资产,它象征着上代人敢打敢拼、敢想敢做的钢铁精神,就如同《老人与海》中“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

(4)这是对现实生活的辛辣嘲讽。

当年轻心怀梦想,一心一意想要做点实事时,却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最后,只能胎死腹中。当有条件做这件事时,却已经不再年轻,而事情却莫名其妙地做成了,而意义与动机,却已经变质。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电影。悲剧的内核,却已轻喜剧的黑色幽默而娓娓道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冬·影|《钢的琴》:人生寒冬中中年人的浪漫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