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一封写给异乡人的亲笔信,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又快过年了,到了离乡青年们回家的时候。北上广的Mary、Vivian和David陆续回家,变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来年是留在家乡,还是继续闯荡,成为了这些站在十字路口年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这部影片也许能给你一点参考。

故事的背景是上个世纪50年代,大批爱尔兰人移民美国。女主角艾丽斯就是其中一人。她的家在爱尔兰一个普通的小镇上,和妈妈姐姐相依为命。作为一个普通的小镇姑娘,她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在一家杂货店打工,衣服都是姐姐给自己买的。也没有认识不错男孩子的机会,镇上有钱有权的那几个富家子弟,自然喜欢长得最漂亮的那个。不过,在神父的推荐下,她得到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在家乡一无所有的她毅然决定启程。来到美国后的她经历了乡愁、打工、恋爱……最终能够在布鲁克林立足,并收获了一份爱情和工作。后来姐姐的病逝,她回到了家乡。此刻的她变得很受欢迎,继承了姐姐的体面工作,有富家弟子的盛情邀约。她开始纠结是留下来还是回到美国。

乡愁

电影前半段乡愁的部分描绘的很动人。姐姐对临行前的妹妹说:“我宁愿把挣到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你身上,我很愿意。但我没法给你一个未来,我没法给予你想要的生活。”妹妹边落泪边点头。在轮渡上的她挥别了母亲和姐姐。亲情的牵绊始终是艾丽丝心灵的港湾,犹如每一个在外打拼的孩子。她把所有的快乐和不如意都写在信里,寄到远方。艾丽丝刚到美国有深深的乡愁,圣诞节去给老人做圣诞餐。这些老人都是爱尔兰裔,年轻时候来美国修公路铁路,然后就呆在了这里,一辈子没再回去。当听到有人唱起家乡的歌谣时,艾丽斯是默默凝视并落泪的。

性格

艾丽丝的个性很独立,面对爱情拎得清。她在接受意大利小哥哥的表白时,没有拖泥带水,两人很快在一起。她也没有嫌贫爱富,即便现在的小哥哥只是一个水管工。她在给家里的回信时写道:“最重要的事是我有了一个男朋友,虽然他没有我的工作和夜校重要,但他很正派、也很善良。他有一份工作,并且很努力。我每天都会想你和妈妈,但托尼让我认识到,在这里我有自己的生活。而在遇到他之前,我从未想到过这一点。”爱情让艾丽丝变了一个人,此前的她拘谨胆小自卑,工作的时候跟顾客搭不起来话,在和房东房客姑娘们一起晚餐的时候也安安静静。可后来的她自信起来,面对顾客可以神采飞扬的聊天,和室友姑娘们也相处的很融洽。

陌生人的帮助

艾丽丝从小镇姑娘成长为纽约女郎,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很多帮助她的人。第一次离家乘船,因为没有经验,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吃了晚餐,导致晚上上吐下泻,人都要虚脱了。好在有陌生姐姐的照顾,后来小姐姐还教会了她:如何打扮自己,如何谈吐自信的走过海关,像美国人一样思考等等。工作上有严厉而善良的主管帮助,学业上神父为她交好了学费去学习记账,生活上有房东太太的爱惜和一群世俗而善良的室友的帮助。艾丽丝所走的每一步,都有贵人相助。

去还是留

后来姐姐的离世,让她再一次回到了那个小镇。但一切对她又不同了,她有了体面的工作、有了富有的追求者,还有独自一人的母亲。她开始考虑要不要留下来。其实电影的后半段有一定的争议性,因为女主在布鲁克林已经和意大利小哥登记结婚了。但当她回到家乡发现自己不再一无所有,而是什么都拥有的时候,她犹豫了,要不要留下来。

后半段艾丽丝犹豫的时候,有很多人骂她是渣女,说她脚踩两条船。其实我觉得即便没有最后刻薄老太的挑衅,女主自己还是会回去的。因为家乡美好的一切只是梦,工作是继承姐姐的,感情是别人看到她成长地这么出色才动心的。而在美国,一切都是她争取的,工作是凭本事得来的,感情也是纯粹的和陪伴她蜕变的。

为什么说是“回不去的家乡”,因为当你历练一番回家后,一切都陌生了,变得不是家乡,而是你自己。就如同电影最后的那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仅以此片献给那些在外漂泊的孩子,献给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

你可能感兴趣的:(布鲁克林:一封写给异乡人的亲笔信,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