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与艺术的起源 ——朱光潜《谈美书简》共读系列003

人的本质与艺术的起源

——朱光潜《谈美书简》共读系列003

第三封信的题目是“谈人”,这题目太大,很难通过一封信谈清楚。这一封信的信息量很多,涉及美学史上很多流派和人物,没有相关背景,很难读懂。编者应该像《乡土中国》的编者那样,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以减少读者的阅读困难。

本文主要论述人的本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学科,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一、精神分析学家的回答

佛洛依德和荣格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荣格在佛洛依德的基础上创立了人格分析学派。他们两个分别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人的本性有两个,一个是动物的本能,这个概念来源自于佛洛依德。这个动物本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食和色。食物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即求生本能;色解决的是种的延续问题,即性本能。为了生存,人学会了掩饰自己;为了延续,人学会了表现自己。掩饰和表现的需求和能力便催生了艺术。为了交流经验,部落成员之间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表演,掩饰得好或表现得巧妙的人,就成了艺术家,他们的表演就成了艺术。

另一个是集体无意识,就是朱光潜说的社会习性,这个概念是荣格提出来的。解决了温饱之后,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就会提高,比如饮食的烹制,营养的搭配,饮食的礼节,于是发展出一套饮食文化,后人遵循着这一套饮食文化规范,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集体无意识。为了解决种的延续问题,起初是血缘关系内的乱伦,比如中国神话里的女娲和伏羲是兄妹关系,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母盖亚与天神乌拉诺斯是母子关系;后来,为了避免这种乱伦带来的种的延续上的不良后果,在部落之间实现抢婚;文明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丧文化。婚丧期间的各种祭祀活动,祭司的专业化表演就发展成了艺术。

因此,从佛洛依德的角度看,艺术起源于动物本能,即人的动物性;从荣格的角度讲,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即人的社会性。

二、社会学家的回答

马克思、谷鲁斯(格罗塞)、普列汉诺夫都是社会学家,他们分别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论述。

从人的社会性方面讲,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艺术起源于劳动。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鲁迅说的“杭育杭育”派,经过发展就成了《诗经·豳风·七月》;比如拉纤时喊的号子,经过发展,就成了《纤夫的爱》。

谷鲁斯(也翻译为格罗塞)的《艺术起源》与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都和马克思持同样的观点,即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而非游戏,是功利的,实用的,这是为了反驳艺术的非功利的、游戏的、娱乐的观点。格罗塞也认为艺术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但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为了造成民族的统一。这个观点很有启发,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社会的撕裂状态,与经典艺术的影响力下降有关。普通大众被流行文化所塑造,而流行文化是短命的,很难持续地对民众精神进行塑造;而国家意识形态因其缺乏经典的艺术魅力,也很难真正实现民族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的统一,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回到经典艺术中去。或者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造出伟大的艺术。

蔡元培是一个留学德国的美学家,应该受到了格罗塞的影响,因此提出了美学代宗教的主张。宗教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但在中国这个缺乏宗教信仰传统的国家,很难通过宗教来凝聚人心,促成民族的统一。但是我们是一个具有诗教传统的国家,用美学代替宗教,促成民族精神的统一,就是必然的统一。只不过最后,我们走的不是蔡元培的美学教育路线,而是政党的意识形态路线而已。在政党的意识形态影响乏力的现状下,重提审美教育是合适的。

以上关于格罗塞对蔡元培的影响仅仅出于猜想,后来在网上查阅证据,于是发现这么一条:

蔡元培不止一次提到的德国学者格罗塞以及瑞典的希耳恩等人在对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上都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成就。蔡元培的《美术的进化》一文明显是吸取、综合这些成就而写成的。虽然今天看来过于简单,但终究是中国学者论述艺术起源与发展的第一篇文章。大约就是在蔡元培的影响之下,蔡慕晖从英文转译了格罗塞的名著《艺术的起源》一书,于1937年出版。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美学及艺术理论研究者中,不少人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兴趣。                          ——刘纲纪《德国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回答

刺激反应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于人的本质——学习的认识,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赫尔等人。他们重视研究人的外部行为,用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一切行为,进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行为是人的认识在环境的刺激下进行的反应。人根据自己的认识,对环境的刺激进行反应,如果反应带来正面的结果,人的认识就会得到强化;如果反应带来负面的结果,人就会调整自己的认识。无论正面结果,还是负面结果,都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反应,这就是感性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反思、总结,人会更加客观地认识正面或负面的结果,找到导致结果的真实原因,这就是理性认识。

审美活动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感性的和理性的)—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朱光潜先生是赞同这一派的主张的,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审美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

四、哲学家的回答

   从柏拉图到笛卡尔,这一派哲学家都主张人的本质是理性,而且人的理性是先验的。所谓先验,就是在人出生之前就具备的本性,而不是从经验中产生的,也不受经验的检验。

理性主义哲学家们普遍排斥人的感官和感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都是虚假的、靠不住的。

但经验主义哲学家却不同意理性主义哲学家们的观点,他们“把理性认识移置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理性认识看作是感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

经由对费尔巴哈的批评,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的直观,就是客体之美的直接呈现,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认识能力。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作为主体,可以认识和改造客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也改造(或说塑造)了自己。一言以蔽之,劳动创造了人自己。

当然,劳动创造了原始的人,但现代人却不是劳动创造的。这是阿伦特在《人之境况》中提出的观点。阿伦特从人的自由的角度区分了三种活动,即劳动、工作和行动。劳动依附于土地,完全没有自由;工作依附与单位,是一种雇佣关系,人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即可以自由选择依附于哪个单位,这个时期,人的自由的敌人是体制,体制提供安全感,但以自由为代价;行动是完全自由的,它是超越生存依附和关系依附的真正的自由。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追求的一种最高的自由。

康德和克罗齐对朱光潜先生的影响最大,如果不是后来的时代变化,可能朱光潜一辈子都会是康德、克罗齐的信徒。康德主张审美是一种主体的不带功利性的快感,是对象所具备形式带来的。康德将美分为纯粹的和依存的两种类型,他主要论述的是纯粹的美,也就是美是一种形式,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纯粹的非功利的愉悦感。

根据主客体的关系,康德把艺术分为三类,即古典的艺术、象征的艺术和浪漫的艺术。古典的艺术是主客体的和谐一致,象征的艺术是主客体的疏离,浪漫主义艺术则是主体的精神凌驾于一切客体,一切客体都是主体精神的外化。我们称李白、郭沫若为浪漫主义,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温柔敦厚,追求和谐,这就是古典主义的风格。象征主义讲究诗歌的形式,让形式说话,而将情感隐藏起来。

对康德进行了有力反驳的是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尼采是权力意志的创始人。尼采的美学代表作是《悲剧的诞生》,在这本书中提出了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艺术就是在这两种精神形成的张力下产生的。酒神是非理性的,日神是理性的,艺术是理性对非理性的节制。

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哲学家和哲学观点朱光潜先生没有提及,这就是卡西尔。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发现和使用符号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通过符号认识世界,并和世界进行交流。离开符号,人连思考都变得艰难,就别说认识和改造世界了。从这个哲学观点出发,一切艺术都离不开符号,符号的起源,就是艺术的起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的本质与艺术的起源 ——朱光潜《谈美书简》共读系列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