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十

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解

1. 玉帐:主帅所居的帐幕,取如玉之坚的意思。北齐颜之推:“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

2. 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宋陆游诗:“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3. 上游:泛指形胜之地。唐柳宗元:“伏惟尚书鹗立朝端,风行天下,入统邦宪,出分主忧,控此上游,式是南服。”集注引 孙汝听 曰:“上游,犹言重地也。”

4. 窦融东汉初人,任凉州牧,镇守河西。他得知汉光武帝刘秀将讨西北军阀隗嚣,立即整顿军马,上疏请问发兵日期,原为朝廷效力。

5. 关右:指潼关以西。在地理上古人以西为右。汉王粲:“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晋潘岳:“圣朝西顾,关右震惶。” 

6. 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杀了苏峻。

7. 石头:即石头城。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城,汉建安十七年孙权重筑改名。城负山面江,南临秦淮河口,当交通要冲,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

8.蛟龙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礼记·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9. 失水谓鱼、龙等离开河海,失所凭依。《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汉贾谊:“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10. 鹰隼鹰和雕。泛指猛禽。《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南朝梁刘协:“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宋 叶适之二:“鸣鸟不闻千仞远,抟风鹰隼顿能高。”

11. 高秋:深秋。唐封演:“宅内有自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明邵璨:“荒凉凉高秋时序,冷萧萧清霜天气。”

12. 幽显犹阴阳。亦指阴间与阳间。《北史·李彪传》:“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于孟冬。不于三统之春,行斩绞之刑。如此则道协幽显,仁垂后昆矣。”唐陈子昂:“存者流离,亡者哀痛;辛酸幽显,为世所悲。”

13. 星关喻宫禁,皇居冯浩笺注:“《天官星占》曰:北辰一名天关,一名北极,紫宫太乙座也。《晋书·天文志》:东方,角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中间为天衢,为天关,黄道之所经也。似皆可言星关,以喻皇居。”

14. 早晚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宋苏轼之二:“道傍傥有山中旧,问我收身早晚回。” 

15. 雪涕晶莹泪珠。唐李绅:“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简译:

公元835年(唐太和九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事变后,宦官气焰更加嚣张,胁迫天子、下视宰相、凌暴朝士如草芥。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开成元年(836年)二三月,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并派人揭露宦官仇士良等人的罪行,誓以死清君侧。一时宦官气焰有所收敛。李商隐有感于此而作了此诗,因为之前曾就“甘露事变”写过《有感二首》,故而此首题目作“重有感”。

身为藩镇的刘从谏拥有重兵,牙旗之玉帐也占据了上游的地利之势,自当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与皇帝共同分忧。

虽然他像窦融上疏光武帝刘秀一样从关右送来了谏表,但更应该效仿陶侃带兵来到石头城下讨伐苏峻那般,出兵京城来讨伐宦官呀。

那样的话,唐文宗就不会像蛟龙愁于失去江海之水那样,为丧失自由而烦忧,朝廷中也不会有仇士良等,像鹰隼一样给国家带来深秋萧索气象的祸国之臣了。

像现在这样,京城中日夜号哭、暗无天日,皇帝何时才能抹干眼泪恢复自由啊。


脉络浅析:

这首诗感事述怀,通过对刘从谏虽上表但不动兵行为的婉挞,表现了忠君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直切主旨,从述事议论起笔,写刘从谏执掌兵权又占有地利之势,却没有做到为君主分忧。一个“须”字重若千钧,表达了“没有做到”之意。

颔联承接首联,写刘从谏为什么没有做到为君主分忧。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刘从谏比作窦融,窦融知汉光武帝刘秀将讨西北军阀隗嚣,立即整顿军马,上疏请问发兵日期。此比用以借指刘从谏两次上表之事。另一个是把刘从谏比作陶侃,不过这个用的是反比。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危急,他带兵直抵石头城(故城在今南京市石头山后)下,斩了苏峻。此比用以表达刘从谏虽然上表,但却没有发兵去讨伐佞臣。一个“宜”字也是重若千钧,表达了“没有发兵”之意。

颈联承接颔联,用递进关系流水对手法,写出了刘从谏没有“次石头”的结果,就是“蛟龙愁失水”、“鹰隼与高秋”。“岂有”和“更无”两个连接词绝妙!表达了强烈的悲愤之情。

尾联承接颈联,用顺承关系流水句手法和感叹句句法,继续写刘从谏没有“次石头”的结果,“昼号夜哭”、“何时雪涕收”。深切地表达了对君王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心。

整首诗使用了借代、比喻和双关之法,夹叙夹议、情景交融,虽然其责以婉,但其忠愤铁荡之气溢于楮墨。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