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焦点网络初级五期洛阳坚持原创分享第1218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119天)(2020.9.15星期二)

《读案例对话,听讲解》

      成果问句大概有几种问法:

1.“你觉得我们讨论什么主题对你是最重要的?”

2.“今天你来到这里,你会希望我如何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3.“要让今日的晤谈真的变成一个有效果的晤谈,需要讨论什么事情才行?”

4.“今天晤谈结束后,若你获得了什么,就会觉得来晤谈的这个决定是值得的?”

5.“在晤谈后,你的生活有了什么改变才会让你觉得来这里晤谈是一个好主意?”

6.“你如何知道何时不必再来接受咨询?”

      以上几个都是成果问句,那最后一个问句也就是帮助来访者来展望一下,Ta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啊就感觉是比较好的,不用再来咨询啦。

  咨询就是协助来访者扩大觉知的一个过程。举例来说:

来访者说自己特别烦。那咨询师紧接着来访者的这句问话去问她:“特别烦些什么呢?”那这个问句就是运用当事人的用字,就是这个“烦”来理解当事人的主观看法——你说你烦,你烦的是什么呢?你对这个烦是怎么理解的呢?先生的什么行为让你烦呢?

    这样的一个提问就引发来访者继续去多讲一些他们之间的情况。这就是在探问来访者的觉知——也就是Ta对事情的看法。具体地说,“觉知”包括“想法”“感觉”“行为”“经验”。有的老师谐音记忆为“想干(感)刑(行为)警(经验)”。

      探问来访者的觉知,在咨询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SFBT把来访者看做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时要以来访者为中心。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以为的只是我们以为的。来访者他自己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很重要,我们需要去探问Ta了解Ta。了解Ta的所谓的知觉——想法、感觉、行为和经验。这也是让当事人对自我及生命有所觉察。

    那SFBT它会探索的、当事人的知觉主要包含什么呢?即当事人本人和困扰本质相关联之处;当事人已经尝试了做些什么来克服这个困扰;当事人想要生活中有什么改变;当事人已经做了什么处理以及还没有做什么行动等,以能多加认识当事人的经验及其对事情的参照架构,这就是来访者的知觉。其实再通俗一点说的话就是对于他生活中的困扰,他是怎么看的啊?怎么想的啊?他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来应对这些困扰啊?这些就是来访者的知觉,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去探问来访者的知觉,他感觉到的才是真正他所感受到的东西,我们不要去预测来访者他的想法、感觉或者说行动。

    咨询中,咨询师要会倾听。倾听什么呢?倾听来访者看重的是什么?倾听来访者在乎的是什么?他期待的是什么?他的优势力量是什么?他曾经为此付出的努力是什么?还以上边例子来说。

      来访者回答她烦些什么:“我就是希望他放手啊,我们个性不合呀,他很爱批评人,跟他在一起很痛苦。我知道他爱我,但他来找我的时候又把我这个人大肆批评一番,还说我没能力一个人活不下去,尤其这么久没有工作了会很惨的,一定会回头找他的什么的。弄得我很烦,我在想我真的像他讲的那样差吗?我真的没他过不下去吗?”

      咨询师回应说:“我听到你希望他能放手,因为你很不喜欢他的批评,也听到你很在乎他对你的一些批评。”

    大家看咨询师的这个回答,这个回答好在哪里?当事人讲了那么多,咨询师认真地倾听,倾听什么呢?就是要倾听来访者他在乎的是什么?那么在这句话里边,咨询师就听到了来访者很希望前夫能放手。这就是来访者期待的。来访者在乎的是什么呢?来访者很在乎她的老公对她的批评。

    我们看到,咨询师就非常清晰地捕捉到了这些。这样的一个倾听和反馈就让来访者感觉到咨询师是这么的理解她。

    那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反映出当事人的在乎,可以推进目标的形成。我们看当事人怎么说,当事人说是啊,是啊,我就是不希望这样子,咨询师说,那么你希望情况可以怎么改变呢?我们看这样的一个对话,当事人说我不希望这样子,咨询师就问他,你希望情况可以怎么改变呢?这就是引导当事人以正向所欲的语言来表达目标。

    说到目标的型塑,它是有技巧的。

      SFBT目标发展的小诀窍有这样几个:

1.由负面到正面,

2.由抽象到具体-

3.多选一

4.由大到小,

5.由内在到人际。

6.由他人到自身。

    那么对于来访者说不知道的时候,怎么去处理?书中的这个咨询师的展示,是一个方法,就是说你给他提供几个可能性的目标,让来访者从中选择一个,这就是多选一这样的一个方式。

      其实呢,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些方式——黑皮书《焦点解决短程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中,讲到了四种应对的方式:

第一种:最简单的就是等待,不着急,我们沉默,通过沉默给来访者一定的思考的时间,也许过了两分钟三分钟,或者再长一点的充足的思考的时间。

第二种:就是坚持。坚持再问一问,比如,咨询师说:“哎呀,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所以你要去思考。”然后你等待他让他去思考一下。

第三种:就是换一个视角——他自己不知道,那如果说别人啊,他的重要他人站在他的这个角度,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见呢?比如可以问问他:“谁最了解你啊?”如果他说他的朋友最了解他,就趁机问他:“那么如果说是他啊,他可能会怎么想?”让来访者换一个角度去想一想,有的时候可能答案就出来了。

第四种:就是转介者的视角——站在转介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问题——他希望你有什么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董伟娟焦点网络初级五期洛阳坚持原创分享第1218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119天)(2020.9.15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