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成长日记—突然变成了“老师”!

            妈妈也可以当“老师”!

临“危”受命,我和少林老师就这么突然启动了酝酿已久的大语文课堂。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来讲,我希望以更专业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带动听、说、读、写四大核心能力,链接古人的智慧,同时也活在当下,吸收时代优秀人物传递出的温暖力量。

图片发自App

少林老师一直是我这几年的身心灵成长启蒙老师,资深正面管教讲师,同时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而我,一个从一线投资圈退役的职场老母亲,擅长快速学习,爱动脑,勤思考,动手能力强。出于相同的家庭教育理念,我们两一拍即合,希望从孩子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引发孩子的思考以及各项能力。其中一个大大的私心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全心的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长,让我的孩子看到妈妈除了负责吃喝拉撒,还可以做另一种职业呈现。在带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希望把母亲的能量传递给其他更多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是老师,而是两个母亲带着一群自己深爱的孩子。

            不,我们其实很“鸡血”!

如果说很多机构“鸡娃”的目标是提前几年学习某个学科的知识,或是给某个具体考试提高分数。那么我们大语文课程简直太“鸡血”了,比如这次主题是“自由”,我们让9-10岁的孩子们感悟庄子《逍遥游》古文经典;陪伴他们在20分钟内阅读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2500字的关于鲲鹏故事的诠释,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启发式讨论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的联系等等。从这些学习内容上看,我们似乎太“鸡血”了,因为这些内容貌似可以直接与高考阅读和大作文接轨,更是为未来20到30年后的自由人生做提前的铺垫。

图片发自App

然而,孩子不仅仅是我们以为的“孩子”,这些在自己的学校里貌似并不“出色”的孩子,居然都可以完成这些内容。所以,孩子是成人的老师,一点也不为过!他们的吸收精神和学习能力远远比我们大人要强得多,而我们要做的只是看到并欣赏他们,提供他们一个可以自由吸收的空间,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去吸收、去呈现。不评判,不期待、不带个人情绪,全然地与他们在一起,从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发现“教机”,并提供他们合适的舞台,激发他们的体验与感受,内化成自我的意识,并最终外化成可持续的行为。而这是我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的独立思辨能力和自我学习意识,从“爸爸妈妈要我学”转变成真正的“我要为自己学”。所以,课堂的主角是孩子们,而老师,作为一个陪伴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稳定的内在状态,这是课程的核心,是最困难和宝贵的部分,也是激烈我们不断去学习和重塑自己的一股强大动力!

图片发自App

  我很自豪,做了最没有“投资价值”的项目!

从一个专业项目投资人的经济指标来考量,我们的课程根本没有商业价值!从盈利模式看,我们无法请“职业老师”来复制大量课程或分支机构;从产品效果看,可能无法从短短的一节课、两节课,甚至10节课20节课中,让孩子在学校考分突飞猛进,又或是专业技能的逐步增加;从最终消费者的买单意愿看,大多数家长会认为这样的课有啥用啊?谁愿意为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发生的结果来买单?!

然而,我们恰恰希望以这种“无用”和“无效” 的“无为状态”,来积累孩子们心中“有为”、 “有效”、“有温度”的感受。也许,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只在一刹那间就悄然改变啦!

图片发自App

所以,这不是一堂简单的语文课,与职业无关,与金钱无关!引用皇甫军伟老师对家庭教育的诠释:“教育是用一个生命感动另一个生命,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不想说,自己有多么高尚,但是我希望自己努力实践这样一件事情:用自己曾经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唤起孩子们多一点观察,多一点思考;同时,让他们心中多存一份温暖和感动!我更希望:我们课堂中发生的情景,可以在更多家庭中被复制,大语文课堂的道场就是每个家庭每一天的生活空间,每一个母亲都可以成为自己孩子最好的老师!而这,恰恰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致敬所有勇于突破的“家庭教师”们!遇见更好的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的成长日记—突然变成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