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史•刘基传》有感|刘基之死冤不冤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刘基(字伯温,1311-1375年)死了,享年六十五岁,与大明的其他开国功勋相比,走的还算从容,还算体面,还算安详。毕竟,他还可以有条不紊地向两个儿子交代后事。这也算是老朱(朱元璋)对其生前的最后恩典吧!

然而这位素有大明第一谋臣之称的刘伯温,这样一位大人物,死的却不明不白。他的死因,至少在当时就是个迷,及至如今更是无从考究了。

关于他的死因,《明史•刘基传》里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來,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後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並谓其毒基致死云。”

这是正史里对刘基死因的唯一一段记述,从这段话语中我们不难推测出刘基的死因属于非正常死亡。那么问题就来了,胡惟庸为什么要毒死刘基呢?胡惟庸难道不知道毒死这样一位开国元勋后果的严重性吗?又或者说弄死刘基不只是胡惟庸一人的想法,而是当时一大批人都想刘基死,而胡惟庸只不过是枪手而已?再或者说,刘基的死是必然的,胡惟庸只是被推到前台的棋子,而幕后黑手就是我们的老朱同志(朱元璋)呢?也许胡惟庸只是做了老朱想做又不愿意公开做的事情罢了。

总而言之,刘基确实是死了。他的死,在当时估计很是让一批人欢喜吧,2006年上映的由胡军主演的电视剧《朱元璋》就有这么个情节,当刘琏(刘基的长子)拉着棺材送父归乡安葬,路过街道时,一批淮西将领竟然手舞足蹈,拍手相庆,并将点燃的爆竹扔到了棺材上,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且毫不掩饰。这真是让人感慨呀,这有多大仇多大怨呀,刘基的死竟能让这些人如此兴高采烈,刘基就真的那么惹人厌吗?

当然了,影视不能当正史来看,影视有艺术夸大的成分与需要,当不得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刘基生前定然是触碰到了某些群体的蛋糕,以至于这些群体对他恨之入骨,恨得咬牙切齿。想要解开这些疑惑,那就只能从刘基的一生来寻找答案了。下面,我就以《明史•刘基传》为主要依据,谈谈自己对以上问题的一些看法,鉴于本人能力有限,如有不足与不妥之处,望大家一笑了之。

刘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年龄来划分,大概也就是50岁作为分水岭。50岁之前,刘基的身份是元朝的官员。50岁之后则是朱明的臣子。

跟历史上的很多名人一样,我们的刘基小时候也是神童(基幼颖异),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妥妥的学霸一名。12岁中秀才,14岁入府学,23岁中进士。

在封建王朝社会体系下,想要入仕为官,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的话,那么科举考试就是最主要的途径了,因此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把精力消耗在科举考试上,以期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阶级跃迁,跨过了就鲤鱼跃龙门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没跨过,那么你这一辈子就没有多大出息,永远都是被统治阶级的一份子,处于社会的底层。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你就能体会的到刘基的厉害了。那么科举考试难不难呢?我觉得曾麟书同学最有发言权。

那么曾麟书何许人呢?他或许不算出名,但他有一个很出名的儿子,名叫曾国藩。(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曾麟书同学直到43岁时才终于考中了秀才,而为了这个秀才称号他整整考了17次童子试。然而,这也仅仅是科举考试的开始呀,童子试考中成为秀才,秀才才有资格参加各地州府举行的乡试,乡试考中成为举人,举人再进京参加会试,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最后贡士才有资格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殿试,贡士们通过了殿试之后便可以称之为进士出身了。又由于是皇帝亲自主考,所以考中之人便称为天子门生。

由此观之,科举考试的难度绝不亚于现在的公务员国考。(现在大家或多或少能理解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会发疯了吧)而刘基呢?12岁中秀才,23岁中进士,早早地就达成了大多数人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完成的科举入仕之梦。神童与学霸之名,刘基当之无愧。

23岁就有了做官资格的刘基,并未马上开启他的从政生涯。由于元末社会动荡,刘基在家闲居三年,直到1336年元廷才任命他为高安县丞。高安县丞是一个正八品的职位,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在任高安丞的五年中,刘基刚正不阿,严厉打击当地的豪强恶霸,整顿吏治,社会风气一时大为好转,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从刘基人生中的第一段从政经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刘基并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他还有能力成为实干家。从26岁当上高安丞,到31岁卸任。五年的时光里,他由一个青涩小伙变成了一个勇于任事、雷厉风行的实干家。

对老百姓,他有菩萨心肠;对豪强恶霸与贪官污吏,他有霹雳手段。现在他三十而立了,深受儒家“立德立言立功”理念熏陶的他一定还想继续与恶势力斗争下去。可惜,事物都有两面性,老百姓爱戴他,地方豪绅却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最终,刘基辞官而去。

明史里没讲他辞官的缘由,在刘基的从政生涯中他曾辞官多次,但这是第一次,这一次辞官应该很无奈,对他的内心触动一定很大,按理说而立之年正是人生精力充沛的阶段,有的是时间与精力大展拳脚,然而冰冷的现实却告诉他,光有热血与理想是行不通的,这个世界并非只是简单的黑与白,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不仅不讨巧,反倒容易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既然看不懂这世道,那就先离开吧!

对于刘基的第一段从政经历,我还想出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三岁看到老”,刘基的第一段从政经历是否也在预示着他今后的从政之路也会不平坦呢?他嫉恶如仇的性格适合于官场吗?对于饱读诗书的他来说,刚者易折,柔则长存的人生哲理难道他不懂吗?也许,刘基都懂也都明白,只是在他的心中有一种信念他要坚守,这种信念叫道义,因为他相信他在高安县的所作所为,公道自在人心。

不管怎么说,刘基获得了一段闲暇的美好时光。辞官后,他返回家乡青田(今浙江丽水),于湖光山色之中,整理着自己的心绪。直至1343年,元廷起用他为江浙儒副提举,此时的他33岁。

江浙儒副提举这个官职,其主要职能就是管理浙江一带的教育考试(类似于今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但是副职是没有实权的。按理说,经历两年“湖光山色”洗礼的刘基,锋芒毕露的性格也该磨去不少了。可我们的刘基同志呢,本着“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大无畏精神,硬是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检举了监察御史失职。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引起了诸多朝中大臣的不满与责难。(好小子,刘基,就你小子能呀,你是能臣干吏,我们是酒囊饭袋。你刘基勇于任事,我们尸位素餐。)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刘基没办法,在两次递上辞呈文书后,归隐了。而在江浙儒副提举这一任上干了仅仅不到一年。

大家看出来了吧。刘基的眼里是容不下沙子的。有句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而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水过于清澈的时候,就不会看见有鱼儿的出现,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过于严格,就会造成身边的朋友远离,也不会有徒弟愿意追随于他。(当然这句话还有别的解释,这里不做探讨)那么刘基弹劾监察御史失职做错了吗?在此也不做讨论。

我想说的是,刘基骨子里的这种刚正不阿一定还会为他带来许多麻烦的,轻者丢官,重者招致杀身之祸。这次辞官,刘基也34岁了,说实话,每次读《明史•刘基传》,我的心里都会隐约为刘基担心,在我看来,官场就不适合他这种类型的人。遇到明君圣主可能还好些,如若遇到暴君昏君与奸臣当道的光景,则下场必定以悲剧收场。

还是接着说吧!从1344年辞官,一直到1352年,刘基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九年里,刘基应该成熟许多,友情方面,他有了欧阳苏、月忽难、陶凯等好友。亲情方面,1348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长子刘琏。现在的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了(42岁),是继续归隐下去,还是再次出山。或许刘基自己心中都没有底。

恰在此时(时间大概在1352年下半年),朝廷的一封征召公文来了,这封公文再次激起了他那颗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此次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尤以方国珍义军为首要打击对象。

这里简要描述一下当时的天下大势与社会背景。1352年是元至正十二年,彼时元朝各地起义不断,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农民起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郭子兴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临淮)起义,张士诚在江苏北部起义,由于起义军头裹红巾,所以称作红巾军。而方国珍则在江浙沿海一带起义。

正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背景下,元廷起用了刘基。刘基立即走马上任,并在他的建议下修筑庆元等城墙逼阻强盗,使的方国珍的气势受阻。刘基再接再厉,后来更是把方国珍打出了心理阴影。

遗憾的是,昏聩的元廷让刘基的努力变得不值一提,元廷派来左丞相帖里帖木儿招降方国珍。而刘基依旧不放弃,建言到:“方氏兄弟是首乱,不诛杀不足以惩戒后来者。”吓得方国珍赶紧派人用厚礼贿赂刘基。然而刘基却没有接受。

方国珍无奈,只能派人乘船走海路到京城,贿赂朝廷当权者。朝廷于是颁诏安抚方国珍,并授予他官职,却怪责刘基擅自专权,将他关押在绍兴。方国珍一伙海盗就更加骄横猖狂了。

看看吧,这就是当时的朝廷。这样的朝廷已经腐朽没落了,离灭亡也不远了。这样的朝廷还有效忠的必要吗?我们不知道受到如此不公对待的刘基作何感想,但从后续事态的发展来看,刘基对朝廷还未完全绝望。因为朝廷后来又再再起用他去剿捕四处蜂起的山寇盗贼了。

同样,当剿匪取得成效,经略使李国上报刘基的功劳,当时执政的官员却因为方国珍的原因而故意压制他,只给刘基授职总管府判,并不给予兵权。

事已至此,刘基终于清晰地意识到,效忠这样的朝廷毫无意义,元廷一次次不公的对待让他心如死灰,是该离开了,这次是彻彻底底地离开了。

刘基回到了青田,天大地大还是家乡好。他搞起了创作,写下《郁离子》,以抒发自己的心志。也许是他打击方国珍的事迹太过震撼,一些躲避方氏作乱的人群争先归依到刘基的身边,而刘基稍作部署,就使得盗贼不敢再来进犯。

每次看到这段描述,我都不禁感叹,如此有能力的人,朝廷怎么就不能委以重任,使其安邦定国呢?看来一个王朝的没落果真是从不重视人才开始。假使刘基遇到的是曹操与武则天这样的贤主,可能又会是一番美好的光景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骆宾王的《讨武曌檄》,这两篇檄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可谓千古名骂。一个把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一个把武则天骂成失德与无道的代言人。结果呢?据说曹操当时正害头痛病,当手下人将这篇檄文念到一半时,曹操毛骨悚然,惊出一身冷汗,旋即从床上一跃而起大声说道:“我的病好了”,可以想见,陈琳的这篇檄文深深地刺激了曹操的脑细胞。更为有趣的是,后来袁绍兵败,陈琳被抓住之后,正当大家都以为陈琳必死无疑的时候,曹操却对陈琳说:“你骂我本人就好了,何必骂我的父母,骂我的祖宗十八代呢?他们可没得罪你呀!”陈琳的回答倒也可爱:“对不起呀,我拿了袁绍的钱,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最后曹操爱其才,不但没有杀了陈琳,反而任命陈琳为司空军师祭酒。

武则天读到《讨武曌檄》时,也被骆宾王(就是写鹅鹅鹅的那位老兄)的才气所吸引,反而认为这样的人才没有被及时发现,实是宰相之过矣。

这就不得不让人向往了!对比之下,刘基所遭受的待遇着实让人心寒。报国无门,小人当道,刘基与元廷彻底决裂,此生再无交集。

刘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了。50岁前,他的身份是元朝的官员,从26岁当上高安县丞开始,到最后在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任上辞官,除去辞官与隐居的时间,前前后后在元廷为官长达20年。这20年,他做过很多努力,但这些努力现在看来不过痴人说梦。社会还是如此动荡,人民的生活还是如此艰难。他什么都改变不了,世道也不曾因为他的努力而有一丝改观。

面对这样的世道,我想,辞官归乡的刘基肯定想了很多。古语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刘基现如今的退隐是无奈的,是被迫的,他并不是真正的想归隐,他一定心有不甘。都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难道自己的一身谋略与满腔热血,都将随着自己逐渐老迈的身躯一同化入尘土。除心有不甘之外,我相信刘基一定在等待什么,而这种等待他自己也不一定说的清楚。要等待多久,他也没底。但他需要等,他需要一个机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厉害,而是能将自己的“满腹经纶”物尽其用。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时间来到了至正十九年(1359年),此时刘基49岁。天下越来越乱了,各路反元义军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了,义军领袖也都建立政权,开始称王称霸了。此时大的势力范围划分是,北有刘福通,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而曾经在安徽滁州一带猥琐发育的朱元璋此时也逐渐成了气候。

1359年,朱元璋攻下金华(今浙江金华),平定括苍(今浙江临海市境内)之后,听说刘基与宋濂等人的名声,于是派人以重金厚礼聘请刘基。刘基没有答应。之后,总制孙炎又写信坚持邀请刘基出来辅助朱元璋,刘基这才决定出山。

这里有些细节值得玩味。大家看刘基的出山,有没有一点三顾茅庐的意味。面对重金厚礼,刘基并未马上出山,他为何要拒绝呢?过去在元廷为官的20年里,每次只要朝廷任命文书一到,他就走马上任了。这次为何就迟疑了呢?后面总制孙炎写信坚持邀请他出山,他就出山了,这又是为何?《明史•刘基传》里的原话是“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这个“固”字用的就挺有意思的,总制孙炎何许人也,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了,但他为何要坚持邀请刘基呢?孙炎信里写了什么?孙炎的坚持能否理解为朱元璋的坚持?这些问题我无法回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愿不愿意,刘基不得不出山了。

面对重金厚礼不出山,我们可以理解为刘基不爱财,毕竟“富贵不能淫”嘛,这点操守刘基还是有的。看了孙炎的信出山了,那说明信的内容有了说服刘基出山的理由。前面已经拒绝过朱元璋一次了,这次再拒绝可能多少就显得有点不知进退了。天下局势动荡,各路义军割据一方,朱元璋礼贤下士,诚心相邀。面子给足了,程序走全了,再不知好歹,接下来或许就祸福难料了。

1360年,50岁的刘基正式加入到朱元璋的队伍中,开启了以朱明臣子身份的从政生涯。大明第一谋臣的传奇生涯就此拉开帷幕。

刚到朱元璋身边的刘基,马上就展现出自己当年的风采,办事效率贼高,他向朱元璋呈上“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命人修建礼贤馆让刘基等人居住,一时之间可谓风光无限。

从1360年到1367年,这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刘基与朱元璋二人的君臣蜜月期。刘基的许多建议都被朱元璋积极采纳,刘基的才能得到了极大的施展。在朱元璋扫荡群雄与制定灭元方略的过程中,刘基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以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扫刘基在元廷不受重用的委屈与不甘。

这7年,刘基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的“满腹经纶”有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他不再是那个隐于青田,只能靠写书表明心志的失意人。他正用他的谋略改变着这个动荡的世道。

然而可能他自己也未曾细想过(或者说不屑于想吧),在无限风光的表象下,他究竟得罪了多少人?结下了多少怨?埋下了多少隐患?而现在的他正得到朱元璋的重用与信任,他的政敌或许拿他没办法,但这些人一定会引而不发,待到刘基与朱元璋的蜜月期一过,他们便会群起攻之,让刘基死无葬身之地。

从《明史•刘基传》里,我梳理了几个事件用于佐证上面所说的隐患。从1360年刘基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到1375年刘基去世,刘基的每次出场都有招人怨恨的嫌疑。

举例一:1360年陈友谅攻陷太平,并邀约北面的张士诚夹击建康(今南京,朱元璋的大本营)。面对这样的形势,朱元璋惊恐万分,其手下的将来也大多比较忧惧。朱元璋召集将领谋臣商量对策,大多数将领的意见不是说投降就是说逃跑到钟山据守,只有刘基张目不言。朱元璋也心领神会,知道刘基心里已有对策,于是等将领们都退去之后,单独召见刘基。刘基便激愤地说到:“主张投降与逃跑的都可以拉出去砍头了。”后面的事,我就不讲述了,总之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打败了陈友谅。

在这件事件中,大家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那就是“老子第一,你们都是大傻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被后来的史官写到史书上的,按理说这是刘基与朱元璋在内室的秘密谈话,外人不应该知道。可是后来都被写到史书上了,大家觉得当时的人会没有一点耳闻吗?

这就对刘基不太妙了,刘基的建言在他看来,可能只是一种稳定军心的必要雷霆手段。可这样的话,他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自己置于与其他将领的对立面上了。从此他就成为孤家寡人了,没有政治盟友的他今后的从政之路将布满荆棘。

举例二:要命的谈话。

在讲这个事件之前,不得不先介绍一下这次谈话的背景。当时朝廷上的官员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一个是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当然了,淮西集团的政治能量要大于浙东集团。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元璋与刘基展开了第一次谈话。朱元璋对刘基说:“如果换掉李善长,哪个人可以当丞相?”刘基说:“李善长是旧功臣,可以调和诸将”。朱元璋说:“他屡次想要害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拜你为相吧”。刘基赶紧叩首道:“这就像换栋梁柱一样,要用大木才能完成,如果将小木捆绑在一块来支撑,那么房子就会马上倒塌的。”

对话到现在这个阶段,应该说刘基同志还是比较让领导满意的。不仅表现了自己的谦虚与大度,还留给朱元璋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

后来,等到李善长被罢相,朱元璋又与刘基展开的一次对话。

朱元璋想让杨宪当丞相,他也知道杨宪和刘基的私交甚好。于是朱元璋将这个想法告诉刘基并征求意见。刘基则说:“万万不可立杨宪为相。理由是杨宪这个人,虽有丞相的才能,但却没有丞相的度量。”因为在刘基看来,当宰相的人,要保持心静如水,要用合理的道义作为权衡的标尺,而自己不能主观臆断。很显然,杨宪并不具备这些,所以不能为相。朱元璋随即问道:“那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的度量怕还不如杨宪吧”。朱元璋再问:“那么胡惟庸呢?”

刘基说:“就譬如驾驶车辆,我担心他会把车轮子都给毁坏掉吧!”朱元璋只好说:“看来我的丞相只能由先生来担任了。”

而刘基呢,此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朱元璋的一道送命题。刘基答道:“我太嫉恶如仇了,又不喜欢做烦琐之事,如果我当了丞相,恐怕会辜负了皇上的隆恩。天底下有才之士多的是,只要皇上用心寻求就可以找到了。至于眼下的这些人,确实无法担当丞相一职。”

以上就是这次致命谈话的全部内容了。为什么说这次的谈话很要命呢?这次谈话与前面我们说过的(面对陈友谅大举进攻时的)那次谈话一样,应该是极其秘密的一次谈话。可是为什么后人又知道了呢?那么请问谈话中所涉及到的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他们知道吗?知道了,又作何感想。

看来刘基又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一批人,而且这些人的能量还不小。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三人不知,那刘基这一句“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也把所有人都得罪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朝中无人呗。唉,原本应该团结一大片,打击一小撮的,变成了打击一大片。刘基祸从口出了。

更要命的是,当朱元璋说丞相非他莫属时,他还说自己嫉恶如仇,不喜繁琐之类的话,这在朱元璋听来是不好受的。老朱会想,我挑选的人,你一个都看不上。我的朝廷里养的岂不都是废物。那你刘基行,你就上吧。可你倒好,又跟老子摆起谱来了,什么嫉恶如仇了,难道我的朝廷里有那么多的恶,什么不喜繁琐了,为国效力还挑三拣四,拈轻怕重的。

不管怎么说,这次谈话,刘基为自己埋下了许多隐患。此次谈话过后,朱元璋不再信任刘基了。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仅仅被封了个伯爵(诚意伯),并且第二年就被赐告老还乡。其政治生涯惨淡收场。

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感染风寒,胡惟庸奉朱元璋的旨意前去探望,并赠予汤药。之后,刘基的病情不仅没有转好,反而觉得肚子里好像淤积着拳头大小的石块一样。再后来,疾病恶化,一个月之后就死了,享年六十五岁。

这大致就是刘基的生平了。回顾他的一生,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暗无星光的低谷,但最终却以暗淡收场。那么回到文章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刘基的死到底冤不冤?

讲述到现在,我的答案是也冤也不冤。

说他不冤,是因为他的命运早已注定。与其说他是被胡惟庸毒死的,不如说他是被自己的嘴所弄死的。《明史•刘基传》里说他“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他的性格注定他要说许多招人怨恨的话,而这些话最终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说他冤,是因为他生错了年代。在封建王朝的社会体系下,说实话讲真话是要命的。什么时候讲真话讲实话是要拿捏好分寸的,尤其像他这种聪明人,由于目光犀利看人看事又准,一旦讲真话讲实话,往往戳中事物的要害,其威力往往很大,也更容易得罪他人。人治社会不像法治社会有那么多的程序可讲,奖惩杀伐全凭当权者当时的情绪来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刘基的死是有点冤。

当然了,刘基的死冤不冤其实无关紧要。历史的车轮依旧在不断地前进着。刘基死后,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朱元璋开启了大肆屠杀功臣的序幕。与后面这些功勋相比,刘基也可含笑九泉了!

最后,用杨慎的词做个结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明史•刘基传》有感|刘基之死冤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