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欣在《欢乐颂》中有一句台词:“世界就像巨大的夹娃娃机,我隔着玻璃,只想得到你。”虽然只是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却能强烈地感受到她内心的那种绝望与期待。
乔欣饰演的关雎儿,是一名妥妥的乖乖女、外企职员,家境优渥 、家教良好。二十年来,遵循父母给出的规划,按部就班地生活着,文静内敛、知礼懂事,更是她一贯的标签。
然而,情窦初开的她却发现,在自己循规蹈矩的心里,也有着叛逆的火苗,看着自己身旁的女孩忙于工作也忙于恋爱,她第一次问自己: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又要过怎样的生活呢?
“‘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只一次地叩问过自己。
有人说:不要以为有什么不变的自己,我们也许只是在不同的场景里随波逐流,我们的一生,不过是一系列场景的依次串联而已,我们其实并没有一个始终一致的“自己”。
深以为然!
那么,我们到底有几个自己?关于这样的问题,朱建军的新作《你有几个自己》,似乎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朱建军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中国化先行者,任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学部主任,从事心理咨询30多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和最知名的咨询师之一。拥有无数跟随者和弟子。出版著作30余部,包括《你有几个自己》《自知》《药树》《释梦》《心灵城堡漫游》等。
在《你有几个自己》这本书里,朱建军向我们普及了人格意象分解技术,让我们了解到多重人格的奥秘,也教我们运用简单的“拆人术”看清不同人格,来搞定自己的内心“小社会”。
NO1.认识自己 人人都是多重人格
根据畅销书《希贝尔:一个具有16个分裂人格的女人》而改编的电视剧《希贝尔》一度霸屏。主人翁希贝尔的母亲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具有强烈的攻击与虐待倾向,年幼的希贝尔生活在被凌辱和虐打的深渊里,她的心灵被分裂成16个不同又独立的人格,这些分裂的人格分别承担着她本人无法承受的各种苦难。
善良的希贝尔执着地把这一切归咎为是自己的错,以至于她的人格分裂症迟迟得不到治愈。幸运的是,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与帮助下,她经过努力挣扎,冲着她恶魔般的母亲,将自己长期累积并压抑的愤恨发泄了出来。最终希贝尔的人格分裂症渐渐好转,那16个分裂人格重新合并为一个完整人格。
接触到过个故事,着实让我错愕。然而,这个故事却并非虚构,它是一名叫希贝尔的女孩真实的生活经历。
朱建军在《你有几个自己》里,开篇便引用了这个故事的部分章节,并罗列出了希贝尔16个人格,另外再加上一个她全部人格总和后的整体人格,旨在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并非只有一个人格。
同时,他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许多个不同的自我;我们自认为的独立的“我”,是我们的一个错觉;“我”,只是一些心理经验、一些情感和思维组合后的一个心理事物,而不是心理上的一个整体。
他还告诉我们:我们虽然将自己被感觉到的知觉、情感及思维都归为“我”,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某些情感与其他情感之间是非常矛盾且难于共存的,潜意识会将这些情感分配到不同的组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子人格。
什么?你竟然这样说?
你怎么会干这种事?
你还是你吗?我突然不认识你了!
……
甚至,孩子会这么问:我不是您亲生的吧?您还是我亲妈吗?
诸如此类的话语,你是不是觉得很耳熟?事实上,它们不是说给我们听的,就是我们说出去的;所有的感受,也都是我们已经经历过的,或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真切地感知到,之前在心里基于各种情感、情绪与思维存在的隐隐约约的小我(子人格),不再似是而非,已然清晰起来,所谓的潜意识,都是存在于内心的其他子人格。
NO2了解自己 找出子人格 、看清内心世界
有句关于镜子的描述,简短却颇具真理:镜子本身没有清洁功能,但它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脸上哪里有脏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会对自己进行清洁。
同样的道理,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人人都是多重人格”,那么,我们就得去找出我们的子人格,借助子人格彻底看清自己,去明白自己真实的内心。
如何找出子人格呢?
朱建军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他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开创了一套区别于西方却更适合我国百姓的“人格意象分解技术”,直白地说就是“拆人”。当然,“拆人”并非字面上的把人支解,而是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展示。
运用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可以轻松地发现潜存于某个人心中不同的自我,并能对人格的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全面、清晰与直观。
首先,要让自己或来访者别紧张放轻松以求减少心理抗拒,同时也要明白,每个人的子人格虽有正向与负向之分,也完全不必担心某些子人格因趋于负面而被讥笑,因为每个人的子人格基本都是成对出现的,比如勤奋与懒惰,勇敢与懦弱,快乐与忧伤,善良与恶意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如此看来,一个人的内心,堪比一个小社会,完全具备等同于人类社会的积极(正面)与消极(负面)及其他各方面的基本属性。
为了尽快地查找出来访者或自己的子人格,可以借助不同场,比如房子与道路等,这些特定空间,很适合想象,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般来说,最先出现的子人格基本是积极正向的,它们代表的是一个人乐于让人家了解的性格,属于偏好人格。反之,姗姗来迟的,代表的则是不想让人家了解的性格,属于偏坏人格。
我们子人格的形成,诱因很多,可能是作为遗传潜质的存在,可能是受父母或其他人的潜移默化,可能是某个生长发育时期的某种性格侧面,可能是后天生活经验塑造,还有可能是内化的社会角色。
是不是很惊讶?一个人拥有了如许多的子人格,那内心世界得是多么地狼奔豕突啊!
在清楚自己的内心世界后,如何才能避免自己出现人格分裂呢?这是逃避不了的人生课题,更是我们掌控人生的重中之重。
NO3调和自己 掌控自己的人生
前几天看到一个去年的旧闻:浙江有个女孩与男友交往两年,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被男友分裂出来的十多个“人格”耍得团团转,共被骗去四十多万元。男友被警方控制后,说出的原因竟是骗女孩的钱来供养女孩,当然这钱大部分被男子挥霍掉了。女孩一边不相信这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实,一边崩溃到大哭:“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
这则旧闻里的男友,虽然只是个骗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分裂患者,但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人格分裂患者可能造成的恶果,有多么可怕。
多年前“北大学子弑母案”轰动全国。心理专家经过分析,认为弑母者或有多重人格,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案发。有报导称:弑母者的部分老师与同学评论他 “很聪明却也很自负、很压抑很克己、开朗热情自律”,这类评价,如此矛盾地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可见其多重人格是略见一斑。假如其母在以其为傲的同时,及时注意他的内心真实感受与矛盾偏执的性格,及时进行干预与疏导,这个案件或许就是另一个结局。
因为,人格分裂患者所拥有的各个子人格,一般都是各自为政,每一个子人格都有自己的使命,完成使命后便各自归位,并不需要让其他子人格知道并了解行事的过程与结果。所以,人格分裂患者会矢口否认自己做过某事,或者对自己所做的事茫然无知,便不足为怪了。拥有十七个人格的希贝尔,就是最好的举证。
上网搜索“多重人格”,弹出的各种资讯,简直铺天盖地,多重人格不仅真实存在,其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且遍布世界各地,甚至就在我们身边,兴许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这着实是吓了我一大跳。
朱建军在书中这样说:相互很矛盾的子人格,容易互不认识,这种不认识,代表一种自我内部的隔离,属于心理防御机制。另外,有些子人格受性格影响,也会相互不认识。这种自我隔离,虽然可以避免看到不想看到的,却让人陷入缺少自知而让内心的能量流通受阻。
这就是说,我们的各个子人格,并不是因为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里就能相互熟悉彼此交好,它们之间不乏有相互排斥、憎恨,甚至是以消灭对方而后快。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决定做某件事的候,脑海里会有两种及更多的声音在此起彼伏地争辩,从而导致我们做事时,不是犹豫不决就是瞻前顾后,行事拖拉不说,还会没有结果;有的时候,话说也会陷入这种困境,我就常常在言语表达之后懊恼不已,并在心里并责怪自己:为何不换个措辞换种语气来表达呢?可以有更好的交流方式、可以达成更完美的结果啊!
朱建军在本书里详尽地告诉了我们如何调和自己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因为许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不自知、人们也因畏惧真相而采取自欺欺人,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辨自己的子人格、增加自知,那么,即使什么也不做,也足以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
一般在日常情境中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控制我们的不会是所有子人格组成的整体,而是其中某一个或多个,也就是说,同一个身子却是不同的心灵。另外,子人格的转换非常迅速,相连的两句话可能代表了两个子人格。
比如下面的对话:
A关心地询问B:你吃饭的了吗?
B在做其他的事,没听明白:“啊,什么?”
A 一脸恼怒,大声说:“没听到算了,当我没问。”转向离去。
对号入座了吧,经常如此的,一定不是少数。
第二,我们的每个子人格都有自己的长短处,在不同的情境下,适应特定情境的子人格是不同的。处理特定的事情得使用能发挥最大能力与作用的子人格,就好比谈判场景,自然不能派胆小羞怯且口拙的人去,而要派胆大心细口齿伶俐的人去。
派遣能替代的子人格,可以呼唤(充满深情地)这个子人格的名字,同时(反复)想象他的形象,他就会出现。我们还要记得,一定要赞美他、感谢他,只有这样,才能在需要他出场时,他能迅速且容易地就位。我们还可以记住子人格的标志,以求得调动子人格变得更容易。
我们的子人格势力是不均衡的,是有强弱之分的,如果只允许强子人格出场,就会压缩弱子人格的空间,正如物极必反,当到了一定限度,弱子人格便会出现崩溃或毁灭性的危险。
第三,让自己的子人格相互认识,增进自知,减少隔离。让各个子人格重新接纳情感与情绪,让相互矛盾与相互厌恶的子人格改善关系,增加自我接纳,减少内心矛盾,同时,达成人格之间的互补,构造出更好的新的子人格。
总之 ,当我们能够足够自知,也能够对子人格调用自如,相信一定能够会行事顺畅内心祥和,就能够摆脱心理焦虑、提高心理健康,进而拥有一个更完满的人生。
写在最后:
人格与性格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格:英文叫做Personality, 是指一个人特有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的典型模式,人格非常具有社会性,也有相对稳定性。
性格:指人的性情品格,即人在自身态度与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对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表现,体现人格的社会属性。
人格与性格均非一成不变,是可以进行干预达成向好发展的。
亲爱的你,有没有常常被内心戏捉弄到心力交瘁?有没有在自我管理中频遭失败?是否做过让自己匪夷所思的事情?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你有几个自己呢?若想更加了解自己,过一个更美好的人生,不妨参看《你有几个自己》,朱建军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给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子人格的详尽解读,书中介绍的“拆人术”“心灵组织图”“子人格扑克”等方法,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能引领我们逐步找到、熟识并学会驾驭自己的子人格,让我们最终 活成一个人的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