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一个死于黎明前最浓重黑暗的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生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


1942年2月22日与第二任妻子绿蒂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近郊付下过量的巴比妥决然告别了世界。


终年61岁。


这一举动震动了世界文坛。


对于他的自杀,有人痛惜,有人愤怒,有人因此对未来越发迷茫,有人认为这是他懦弱的表现,也有人称赞他的死体现了一种“神秘的伟大”。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广受欢迎的作家拉着才33岁风华正茂的年轻妻子毅然决然走上了绝路?


01 顺风顺水的青少年时期


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之家。母亲出身于金融世家,父亲是一名酷爱文学与音乐的纺织业企业家。


这在当时来讲是属于奥地利上层社会的一个精英家庭。


当时的维也纳是欧洲可以媲美巴黎的国际文化都会,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茨威格从小就热爱文学。


作为奥地利一个出身优渥、养尊处优、感情细腻、尊严感极强的犹太人,他回忆:“当时没有遭到一丁点儿麻烦和歧视”。


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与文学深深结缘的道路。


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


1900年,年仅19岁的他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


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即成为职业作家,担任《新自由报》编辑,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收录《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四篇小说;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到处游历时,他会有意识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接触。


从1908年开始,他与佛洛伊德通信长达二十多年,还与比利时的著名诗人维尔哈伦、法国的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先后成为挚友。


与这些杰出人士的交往让他眼界开阔,创作水平提高很快,也孕育了他日后总是引以为傲的“世界性的眼光”。


直至“一战”前,茨威格都走得一帆风顺。


“一战”前一天晚上,茨威格正前往比利时度假,他当时还与人打赌说怎么着都不会爆发战争。


02 历经“一战”烽火,坚决反战


虽然他跟人打赌说怎么着都不会爆发战争,但“一战”还是突然就来了。萨拉热窝的那一声枪响,刹那之间把人们栖身的安全而充满理性的世界击得粉碎。


各个交战国开始掀起了一拨拨民族主义的浪潮。莎士比亚被逐出德国剧院,莫扎特和格瓦纳被逐出法国和英国的音乐厅。社会性的狂热席卷欧洲,甚至当时国内大多数作家也加入其中,呐喊助威。


当时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片盲目偏激的社会情绪中。但是茨威格非常清醒,于1914年9月19日逆势写下《致外国的朋友们》,反对分裂和厮杀,并明确表示自己对友谊的忠诚,明确提出只要有机会就要与友人们一起重建欧洲的文化。


谁料该文章被《柏林日报》刊发后,他受到众人孤立,遭受了诸多非议。


当时他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入伍,被分配到图书馆工作,1915年曾被派往俄军防线收集资料。


在前线亲眼目睹百姓的水深火热后,茨威格反战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他相信这场战争必败,于是写出了反战剧本《耶利米》。1917年,《耶利米》出版,大获成功。因为彼时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半,展现出的残酷破坏性已经让大部分人感到憎恶,而《耶利米》恰好说出了人们的心声。


茨威格更加大胆地迈出国门,到瑞士公演此剧,也不在乎这是不是一种“叛国”行为就去与罗曼.罗兰偷偷会面,后来更是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所谓敌国的杰出作家写下了《三大师传》,目的就是号召民族亲善,反对战争。


1918年战争结束,茨威格和自己的同胞们经历了战后严重的饥馑和极度夸张的通货膨胀。


当时,投机倒把者到处都是,混乱中人心改变,道德沦丧,让茨威格感叹不已。


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


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创作《三位大师》。


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自“一战”到“二战”的二十年间,茨威格进入了创作的成熟发展期,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不仅数量惊人,而且极为叫好叫座。


《三大师传》开了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篇小说广为流传,被多次改变成戏剧和电影,《人类群星闪耀时》在学校几乎人手一册,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有杂志统计,他是当时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


03 “二战”狂热排犹,他背井离乡,绝望赴死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久便引发了国会纵火案,向共产党挑衅。当时柏林正上映一部由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灼人的秘密》,本来电影与此事根本无关,但纳粹分子心虚而敏感,电影因此马上被禁止上映,紧接而来的就是空前规模的排斥犹太人运动,整个社会空气仿佛都被毒化了,国内文化界被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


狂热的人在广场上焚烧进步作家、犹太作家的书籍,茨威格的书被列为毒品书禁止出售,没有读者和朋友再敢给他写信。


1934年,茨威格被无故抄家,他倍感屈辱,只得背井离乡移居英国,开始流亡生活。


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


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他说:“四十年来我把自己信念的一切力量都献给了这个愿望:实现欧洲的和平统一。我害怕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胜于害怕自己的死亡。


茨威格爱好收藏名人手稿,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他积攒了据说满满一箱的各个时代杰出艺术大师们的手稿,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没办法继续收藏的他只好将其中一部分捐献给了维也纳图书馆,一部分变卖或散落。


他投入达三十多年的对巴尔扎克的研究,也被中断了。


生活基石完全被无情地粉碎了。


茨威格虽然一直在坚持反战,也接济过许多流亡者,但拒绝参加任何反对纳粹的政治活动,这暴露了他的性格方面的弱点。他自己也坦承:“我的天性是与英雄气概格格不入的,我在任何危险情况下的自然态度总是躲藏。”


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在序言里他写道:“这些回忆至少反映了在我的生命进入冥府之前的一生”,告别心态已隐约可见,在自传的卷首,他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1942年2月22日,他选择赴死。在绝命书的最后他写道:“对于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作为一个犹太人,他本来是骄傲的、自尊的,但是他生活的时代在一路冷落他、歧视他、抛弃他、陷害他,以至于整个欧洲都没有他一锥之地,没有读者,没有尊严,如一只丧家犬那般只能流落异域,漂泊他乡。


他是那么热爱和平,渴望安定和自由,可是世界没能像他想的那样,他只能撕裂、挣扎,最后挣扎不了,就只好撕开,断绝,以自杀结束,就像一根绳子,一直不断被拉扯,终归是崩断了。


04 写在最后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当年的下半年,反法西斯战场就发生了重大转折。


旭日很快要升起来,而他却遗憾地没能穿过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


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正是因为他写出了一系列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深情而精致的文学作品。


这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葬礼之盛史无前例。


1945年以后,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国和日本,接着在苏联引起强烈反响,惟独在德语国家似乎为人所遗忘。


直到1981年,茨威格诞生一百周年,联邦德国S·费歇尔出版社重版了茨威格的作品,他的中短篇名篇《奇妙的一夜》《感情的混乱》,他的作家传记《三大师》《与妖魔搏斗》,他的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富歇》《玛丽·安东奈特》以及他惟一的长篇小说《爱与同情》先后出版,并且一再重版。


茨威格是翻译语种最多的现代德语作家。


佛洛伊德评价他:“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使得它的最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体。


好友罗曼.罗兰说:“茨威格是奥地利的市民社会高贵的代言人,对他们的能力和弱点,魅力和绝望最好的描写者。

 

而他自己曾经写过:“只有经过光明与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与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如此说来,他算是彻底真正生活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茨威格:一个死于黎明前最浓重黑暗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