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之我见

一九九四年,我负笈晋江求学,宿舍连我住了八个人,课余时间大多是漫无边际而又无所顾忌地闲聊,一班人常常聊得雪夜访戴般尽兴。再忆起那段日子,不禁想到北岛的诗:“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宿舍里一群人面对面聊天的时光早已远去,仿佛是梦,真实却又虚幻。现在的群聊让微信以网络建群聊天的形式替代了,更像一场破碎的梦,庄周梦蝶般扑朔迷离,话题也变得支离破碎,很多微信群里,彼此甚至并不认识。十数年前,互联网曾流传一个说法:你永远不知道坐在电脑对面的是人还是狗。智能手机年代亦复如是,三日何能知食性,一生未必解人情,何况镜花水月似的网络群聊,再也找不着当年宿舍扎堆聊天的那种温馨和亲切感。

然而人在俗世,规避不了世俗,和大多人一样,我的微信群也很多,林林总总,冠以亲情、友情、工作等各种名头,一个也退不得,便有些疲于应付,乃至日渐反感。有一日终于静下心来思索,发现大可不必,繁多的微信群有如学生楼里众多的宿舍,芸芸众生相里,我不过一介凡夫耳。庄子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内心这个“老师”常年的教导,形成一个自我的固执的观念和立场,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孰是孰非,并无圭臬,没必要以自己的观点去抵触既定的现象。

譬如争论,每遇龃龉,我总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与人争辩时的模样: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意兴索然,不爱再辩。不过这个“我”绝不是唯一标准答案,总会有人喜欢在微信群里与人斗嘴,乐此不彼。也难怪,老子说:“乐与饵,过客止。”虚拟空间的群聊避免了直面的尴尬,话题愈加无拘束,刺激着人的聊天欲望,社交恐惧人群反倒更如鱼得水,子规声里雨如烟,与群雄舌战,其乐无穷。不能说这种现象违背自己的习惯就是荒谬,学生时代,不喜欢的宿舍不去串门就是了,感到厌烦的微信群既然碍于某种缘由退不了,打开免扰功能即可,无需计较微信群的是非过错。

微信群是时代的产物,终究需坦然接受,我认为既然聊了,还要尽量多聊些跟别人有共同点的话题,曲高终究和寡,万不可某个领域学了点皮毛就不着边际地炫耀,读过几本书就自诩文人,周遭卖弄和人不合的意见,套用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的一句台词:“你妈如果看见你这样会很担心你的”。也不要像个弱者似的时时向人诉说苦衷,须知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提。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群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