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成为白眼狼,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刻不容缓

《都挺好》里的二哥苏明成,让人恨得牙痒痒:理直气壮地啃老,一套一套的歪理邪说,该承担的责任不承担,一味的怨天尤人,名副其实的妈宝男、啃老巨婴。他的所作所为可谓人神共愤,可他自己却毫不察觉,反而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没有一点廉耻心。

苏明成的行为让人气愤,他的观念更是让人匪夷所思,连最基本的是非观、道德观都没有,岂止用“幼稚”两个字能形容。

看到这样的渣男,真是替他的母亲痛心。他的母亲,对这个二儿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刻薄女儿,变卖家产,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贴补给了二儿子,可谓是“竭尽所能”。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但同样,她也是可悲的。她用“爱”养出来的儿子,成了全国人民公认的“渣男”。苏母的行为,给全天下的妈妈也提了个醒,孩子不但需要爱,更需要养成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观。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苏明成”没良心

苏明成的混,在于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他想的都是对的,并且把这些想法都深深地融化到自己的灵魂。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往小里说,是他不分好歹,往大里说,就是他没有道德感。

道德感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现代心理学纲要》

道德感是内化的行为,侧重的是自己的情感体验。对苏明成来说,他不觉得自己没有道德,因为他认同的道德标准就是不正确的。

网上曾经有个梗叫“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一句玩笑话里却藏着高级的道德行为。良心,就是最高级的道德行为。什么是良心?做好事的时候感觉良好,做坏事的时候感觉内疚,就这么简单。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说,有良心是所有道德推理的最高境界。

苏明成就是一个没良心的人。因为他做坏事不会内疚,他自己也没意识到这是坏事。他的母亲,把很多的“坏事”变成了“顺理成章”,所以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有良心,有道德感呢?如果做错事情,没人发现,也没人惩罚,但孩子还是能抵御住违反道德规范的诱惑,那他就是真正的有良心,有道德感了。

02 道德感的形成—观察学习

孩子的道德感不是天生的,道德感的形成,不但需要时间和经历,更需要父母的积极引导。为了避免养出“苏明成式”没良心的孩子,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才不会有苏母式的悲剧,倾尽所有,养出一个渣儿子。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观察学习”的概念。人类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某种认知表现,然后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孩子具有很强的观察学习能力。

班杜拉做过一个著名的充气娃娃实验。他把参加实验的儿童分成两组,让他们都看一段大人打充气娃娃的视频。一组儿童看到打人的人得到了奖赏,被称为“英雄”,另一组儿童则看到打人者受到了惩罚。之后,把参加实验的儿童带到了有充气娃娃的房间,让儿童自由活动。

实验结果显而易见,第一组儿童攻打充气娃娃的数量明显超过第二组。儿童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学习,掌握到了规则,对打娃娃行为造成的结果进行了评估。对第二组儿童来说,打充气娃娃的人受到了惩罚,所以他们就不再去打充气娃娃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儿童强大的观察学习能力,给家长敲响了警钟。怎样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引导,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感,成为摆在每个家长的问题。

03 道德感的培养方法

既然孩子的行为主要来自于观察学习,那和孩子朝夕相伴的父母,就必须用明确的行为和语言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 父母是最具影响力的人

上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带孩子出门,遇到“中国式过马路”,孩子就会产生困惑。他会问,为什么他们要闯红灯?这和他幼儿园学的歌是相违背的,到底哪个才是对的?

也许你会说,大环境如此,我也没办法,就算我按正确的规则教孩子,不插队,不闯红灯,但别人都不遵守,我的孩子也不会听我的?其实你是多虑了,一些不相干的路人,怎么会比得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呢。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就可以斩钉截铁的告诉孩子,“闯红灯是不对的,这样的行为太危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

父母要有基本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制定清晰合理的规则,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做对了可以表扬,做错了也可以惩罚。

表扬总是开心的,孩子做了好事,要表扬,孩子改正了以前的坏行为,也应该得到肯定。比如,曾经乱扔垃圾的孩子,如果改正了坏习惯,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就应该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对好的行为进行强化,就能让好的行为更频繁的发生。

如果孩子做错了,惩罚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孩子鉴别出错误的行为,不会再犯第二次。所以,惩罚一定是建立在充满爱心的基础上,即使是惩罚,也要让孩子知道,出发点是爱,而不是怒气。

就像约翰·梅迪纳说的,“训导时能让孩子感受到充满爱意的关切,道德的种子就更有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惩罚要及时,要有智慧

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中,作者约翰·梅迪纳指出,惩罚最有效的两种形式,一是让孩子自食其果,二是拿走孩子的玩具。

让孩子自食其果,是允许孩子犯错,然后让他承担后果。比如,天气冷,孩子不肯穿外套,那就这样出去,孩子自己体会到冷了,就会主动穿上外套。

研究显示,当孩子有犯错自由,并能够亲身体验后果的时候,他们学得最快。

第二种惩罚措施,拿走孩子的玩具,是通过消除有力的刺激来惩罚孩子。比如,孩子打了妹妹,那就可以禁止他玩最心爱的玩具,或禁止他去游乐场,作为他打妹妹的惩罚。

但惩罚,并不是一种万能的神药,惩罚行为本身并不能消除不良行为存在的基础,只是能让孩子意识到行为的不当,惩罚并没有任何教育意义。

惩罚孩子时,必须让孩子体会到爱和关切,关小黑屋,体罚孩子,并不是值得提倡的。惩罚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只有这样,惩罚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诱导式规劝,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心理学家罗斯·帕克,通过一系列的“禁用玩具”实验,找到了让惩罚变得更高效、更持久的方法,那就是解释规则,又被称为“诱导式规劝”。

帕克用实验数据证明了,当对孩子解释某项规则的时候,孩子听从劝告的比例会大幅上升。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规则,不遵守规则会造成什么后果,孩子就会更配合。

比如,孩子在火车上大吵大闹,你应该制止孩子的行为,然后向他解释,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你大吵大闹,别人就没办法休息,你应该向周围的人道歉。这种方式被称为诱导式规劝。

如果只是惩罚犯错的孩子,却不告诉他原因,他可能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他不继续犯错,只是因为会受到惩罚,并不会成为他内心的道德感。诱导式规劝才能让孩子形成内化的道德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就像约翰·梅迪纳说的,如果家长制定并坚决执行清晰、一贯的规则,并向孩子进行详细解释,那孩子就更有可能具备良好的道德感。孩子遵从父母的引导,是基于对父母公平的信赖,而不是因为父母的权威和对父母的恐惧。

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孩子的个性各有不同,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不存在的。家长们能做的,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规则,给他们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让孩子成为白眼狼,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