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5.1孔子的军事思想!

第1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前540年—前493年),姬姓,名元,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5岁即位,47岁去世。因多猜忌且脾气暴躁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但他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用他提拔的三个大臣孔圉、祝鮀、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

  因卫襄公夫人宣姜无子,宠妾婤姶(zhōuè)生絷与元,而絷有残疾,不良于行,故大夫孔成子借梦劝襄公废长立幼,卫襄公卒后,元登基,是为灵公,在位42年。卫灵公虽限于国势未能称霸,但其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齐桓晋文楚庄秦穆那些霸主们,为一代诸侯之佼佼者。

  据《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载,在鲁哀公问“当今之君,孰为最贤”时,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评价算比较高。

  可是历史以来,很多人都把卫灵公当成是昏君,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1, 由于孔子不见用于灵公,故一时激愤谓“卫灵公之无道”,后人不察其义,妄为注解,遂将卫灵公抹黑。

2, 《论语》中记录孔子曾和卫灵公及其夫人一起出宫,孔子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很多人包括古代的先贤们都以为这是孔子针对卫灵公而发。

3, 卫灵公时期的卫国是晋国的附庸国,此时的晋国由韩宣子执政,他曾派本国的弥子瑕将军前往卫国支持军队建设,由于卫灵公非常器重弥子瑕,后被韩非子编成他们之间是同性恋关系。

4, 卫灵公18岁时,他的叔叔公子朝和他的嫡母宣姜偷情并合谋发动政变,不久被镇压,宣姜被杀,公子朝逃往晋国,很多人不认真理顺关系,误以为和宣姜偷情的是卫灵公的大夫兼大舅子宋子朝。

5, 卫灵公夫人南子是个非常出色的女政治家,但是,个人作风不好,曾和自己的哥哥宋子朝偷情,卫灵公被戴了绿帽子。

6, 卫灵公的太子蒯聩不满南子执政,曾发动政变刺杀南子,失败后逃往晋国,卫灵公曾想向晋国开战,被劝阻。

    事实上,卫国国君的平均在位时间大约10年,而卫灵公在位时间却有42年,他执政期间,除了公子朝叛乱和太子蒯聩叛乱外,国家相对安定,他任贤用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稳定。

陈:会意字,原意指用土堆围成种植庄稼的田,后延伸指“摆设”,如“陈设”,行军打仗时,需要进行兵车摆设,所以陈有军旅之意。如《周礼·司命》:“以陈肆辨物而平市”。郑玄注:“陈犹列也。此陈之古义。因之堂途谓之陈,军旅亦谓之陈,皆有行列者也”。

  陈还有陈兵的意思,如《孙子·地形篇》:“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由于东西摆久了就会变旧,所以陈又有“旧”的意思,如“陈旧”。陈还有“陈述”等意。

  很多人认为本文中的“陈”是“阵”的通假字,其实错了,虽然“阵”有“排兵布阵”之意,如《玉篇》:阵,旅也。“阵”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如《史记-樊哙传》:先登陷阵。但是,“陈”已经具备“军旅”之意,所以本文中的“陈”不是通假字。

    阵也指布阵、列阵,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阵也指战斗,如“阵亡”。“阵地”等。阵也可作量词,表示事物经过一段时间段落,如“一阵大雨”。

俎:音zu,第三声。指事兼形声。《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如《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俎也指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如《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豆:象形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古代的一种下有高圈足的盛食物的食器。豆是一种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一般用陶制,也有青铜或木制的,用青铜制的,用作祭祀礼器。

    现在人们食用的作豆科植物的“豆”,原来不叫豆,而叫“尗”(shū),后来假借为“豆”。本文中的俎和豆都是礼器,俎豆之事就是礼仪祭祀之事。

军:《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军,兵车也。”军字最早出自金文,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指围成营垒,如《左传-宣十二年》:“晋之余师不能军”。杜预注:“不能成营也。”后引申为驻扎,军队等。

  军队编制单位当为“军”字之本义,甲骨文称军队为“师”,西周金文亦如此,至春秋金文叔夷钟、庚壶铭文等始见称军队为“军”。

全文理解为: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灵公。

  卫灵公问孔子关于领兵打仗的问题,孔子含蓄地说他不懂。这是孔子的推脱之辞,很多人真的以为孔子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儒,其实,孔子的学识博大精深,并多次谈及兵事,并非真的不懂军事。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跟他的弟子说:“我比较擅长射箭呢?还是驾车?我觉得我比较擅长驾车”。可见孔子射箭和驾车的水平都很高。

  《论语》中还提到孔子曾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就是:“子路在勇力方面超过了我,其他没什么可取之处。”孔子把自己跟子路比勇力,可见他是有武功的。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家语》中记有冉求的一段话:“学之孔子也,夫孔子者,大圣无不该,文武并用,兼通,求也适闻其战法,犹未之详也。”《左传》有记载:孔子弟子冉求曾率军击败过齐军的侵略,鲁哀公问冉求的军事知识是向谁学的,冉求说是向孔子学的。由此可见,孔子是懂军事的。

    孔子曾任鲁国的大司蔻,在“隳三都”和“夹谷会盟”中,他都曾指挥过战争,而且表现出色。孔子的弟子中,除了冉求,还有樊迟、子路、公良儒等都懂军事。

  孔子之所以要拒绝卫灵公,是因为孔子是反对战争,提倡以礼治国的。《礼记 · 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

    如果迫不得已需要战争,那也必须符合“礼”,孔子在《礼心·乐记》中说:“礼者天下之序也”。序就是秩序,全句意思就是世界秩序是礼,战争秩序当然也是须符合礼,不能打“不义”之战,不能穷兵黩武。

                  孔子的军事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虽不是一位军事家,但作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对当时的军事活动不能不加以重视,这决定了他的军事思想应是其思想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

1,反对战争。孔子在议论《韶》乐和《武》乐时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为什么呢?因为《韶》表现虞舜禅让帝位,符合礼,舞乐中有太和之气,所以尽美尽善;而《武》表现武王伐纣,充满着杀伐之气,所以尽美,不尽善。

    孔子对周礼顶礼膜拜,却对奠定周政权的“汤武革命”不用最彻底、最高级的肯定措词,其实隐含着对周武力推翻商的批评。他还在《春秋》中对当时的战争用侵,伐,战,围,灭等不同字眼进行批判,也可以看出他的总体反战态度。

2,主张慎战。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慎战的观点。《论语》说:"子之所慎,齐(斋)、战、疾"。可见孔子对斋戒祭祀、战争和疾病预防是持慎重态度的。孔子这一观点,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强调教而后战。孔子认为要让人民去替统治者作战,首先需让人民接受军事教育,不然就等于把人民往火坑里推,《论语》中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中孔子还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从孔子弟子的作战成绩中,可以看出孔子军事教育的积极效果。如在公元前483年的齐鲁之战中,孔子弟子冉有任季氏将帅,与齐作战获胜,战后季康子曾问冉有:"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回答说:"学之于孔子。"这一事例也表明孔子先教后战的军事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中国古代军事教育的开展与深入。

4,要求将领必须善谋。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将领首先应具有"好谋"善思的素质。《论语》记载,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在这里,孔子赞成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反对那种空手打虎,开车过河,枉送性命的有勇无谋者。

5。要求将领必须有智有勇。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也必须具有"勇"的品质。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一个人应有六种品德,其中就有"勇"。但他提倡的勇是"义勇",他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即主张"义"和"勇"联系起来,以"义"规范"勇",这同单纯提倡"勇"有所不同。孔子还强调军事将领必须"足智"。认为"智者不惑"。

  《韩诗外传》中记载着孔子严辞批评陈国投降子民的故事。孔子说他们:“国亡而不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

6,主张"足兵"。孔子重视军备,他把"足食"、"足兵"、"足信"列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三项基本措施。《论语》有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段问答表明:孔子认为国家如能做到粮食、军备充足,老百姓对国家就有信心了。

7, 为正义而战。这是孔子战争发动的首要原则。据《论语》记载: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陈恒杀死了齐简公。孔子马上沐浴上朝,请求鲁君出兵征讨陈恒。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全部的战争。他极力支持向违反周礼者开战,他主张对那些无辜被灭的诸候“力能救之则救之”,对那些动辄武力欺人以下犯上的诸候“力能讨之则讨之”。另外,齐国侵略鲁国时,冉求和樊迟表现得非常勇敢,用长茅击退齐军,孔子对他们高度赞扬。

8, 善待烈士。《礼记·檀弓》有记载:有一次齐鲁交战,一个叫汪琦的小孩子也参与了战争,牺牲后,该用什么样的葬礼时,发生了争论,有人说他是未成年人,应该当作幺折来安葬,孔子反对,他认为要当烈士进行安葬。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9, 维护皇权,军权归君的建军原则,孔子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说明他坚决主张把军队指挥权收归君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各诸候国内部政出多门、甚至政权旁落的现象比比皆是。孔子对这种局面非常忧心。担任鲁国司寇后,他坚持贯彻“强公室,抑私门”政策。当时鲁国正值政出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三分公室”的情势。三家各有地盘、城堡,尤其拥有私家军队。于是孔子提出“堕三都”计划,矛头直指拥有“超标都城及军队”的“三桓”。

    公无前498年,孔子由弱开刀,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先后拆除了叔孙氏的郈邑和季孙氏的费邑,还亲自指挥申句须、乐倾率兵,打败起兵反抗的公山不狃。“堕三都”事件可看作孔子“兵权归中央”思想的运用。也可以看出,孔子具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0,倡导文治,不废武备的兵备策略,孔子任鲁司寇的那年夏天,齐景公派人使鲁,约定两国君主在齐鲁边境的夹谷会见。因鲁国历来拥晋不附齐,齐景公便打算这次武力迫鲁服齐。孔子作为外交官员,准确预见到这齐国的目的及可能手段。并建议说:“我听说外交活动中,须有军事准备,而在战场上,必须以外交手段辅之,文武交互为用。”

  鲁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命左右司马带兵同去,致齐以彻底失败。“礼”是孔子的理想,但他又实用主义地把兵备用于外交,使它成为维护“礼”的手段。

    总之,他主张建立一支由国君控制,训练有素,战力强大的军队;并使之与国家清明的政治,务实、灵活的外交结合起来;作为支撑国家和民众生存的基本力量。这一思想具有重大历史价值,为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沿用。

  孔子的军事思想虽未形成体系,但他的某些基本观点,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很多观念都和同时代的孙武的《孙子兵法》相一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5.1孔子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