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爱情诗五首: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
在没有电灯照夜的古代,日落而息,如果你行在无雨的夜晚,会看见月亮和满天星斗。人的感觉在自然分外渺小,月色星光沐浴着你,你开始羡慕鸟的翅膀。
古人迫切地想知道自己所处在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当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坐标。还真被他们找到,那天上的北斗,不以日月流转而固定,北斗七星成为厘清季节,时间,万物秩序的坐标。人们对星辰和七的感觉如此神圣。七就代表永恒。
七夕的来历最初是楚怀王的祭祀。楚国重巫,其先祖颛顼就制造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历法之初,当然起自北斗星辰。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崇拜星象的国度,自然不会错过初秋七月七日高高在天上的银河,和银河两边耀眼的两颗大星。
织女星的崇拜起源应该早于牵牛星,纺织技术和工具在原始社会也代代相传,已经无法究竟源头,她应该是部落首领的女儿或者女眷,后来神话成神,秋天是纺织重要的时期,所以有祭拜织女星的传统。
楚国在楚怀王时期已经壮大鼎盛,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秋天的祭祀更显得迫切而隆重。当天上银河照耀楚国之时,巫师提醒,还有最亮的星星,提示您应该祭祀。这颗星就是牵牛星。本意是牵牛羊而做牺牲的意思。
楚怀王设立七夕,对应天象,宰杀牛羊以祭祀,求得秋天的人间水满,楚国衣食无忧,五谷丰登。
牵牛织女原本是天上星神,保佑人间衣食无忧。但是他们的爱情从命名开始就应该埋下伏笔。楚怀王固然相信天上的神仙不会恋爱,但是就是笃信有神仙的人,也知道神仙阶层必有感情。分工合作也是感情啊。
所以不久之后,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开始发酵。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大东》节录
这是楚国末期,牵牛织女星已经人格化,织女星待了一天也没有纺织出布来,牵牛星也没看到他有所作为。问题是,谁在用眼睛,目光流盼看着牵牛星?从第三者的角度,自然是指人,看见织女星冷漠在天上挂着,牵牛星也是。
但是若从拟人化的角度,从织女去看呢?这是一对消极怠工的工友,反正织女也织不出布来,牵牛在一边静静等着。织女用无奈的眼神看了一眼牵牛。
就这莫名又深意的一眼,开启了后世最动人和悠久的爱情传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汉朝的官方仍旧尊织女为纺织之神,西汉宫廷流行七夕祭祀织女,穿针取巧。但是民间就已经有了织女是天帝之女,七夕渡河,以鹊为桥,和牵牛相会的情感故事。
这首汉朝末年的古诗,虽然只是一个片段;但是已经可以看见牛郎织女故事已经定型。
很有趣的是,这种定型的故事的源头,巧合了诗经那织女看牵牛的一眼。
是为了织女那一个眼神,而发掘了背后的故事。
传说织女是天帝之孙,掌管天上的纺织。她勤劳美丽但是孤独,天帝怜悯她寂寞,给她许配了牵牛。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恩爱非常,只贪图在一起的快乐,而将纺织的工作荒废了。为了惩罚织女,特地将他们用银河分开,规定一年只能相会一次。
于是织女每天重新开始织布,但是相思让她再也恢复不了从前的工作热情。
那牵牛和织女分开在银河两岸,银河看起来清浅,却没有办法团聚。
织女每天哭着,一天织不出一匹布,看着对岸的牛郎,眼光脉脉,却不能言语。
汉朝末年,一个战乱颠沛的时代,夫妻离别是常事,稳定的生活自然打破,普通男子要服各种兵役,很容易卷入战争,很难回乡。就算是回乡,也往往有更沉重的徭役或者劳役。
夫妻在仓促间见面,在仓促间分别总是时代寻常事。
设若只在一水一道路间的无法沟通的短暂见面,足以让人断肠。
七夕仍旧是个古老祭祀的日子,因为星辰自有本身的笃定,但是内容却是深情诉说家庭和爱人的相思离别了。
”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
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
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望织女诗》南北朝·范云
夫妻间深沉的隔绝和相思,成为了七夕节一个重要的内涵。
在那盈盈一水的银河,织女夜夜悲伤。就算是有着精卫填海的决心,但是这宽阔汹涌的河流怎么能填得满。
我的感情就像打了无数死结那么厚重,我的心却因为不知道你的消息,在所有的地方都悬着。
我愿意和你化作两只形影不离的青鸟,一起在明镜前起舞。
这是渴望相守和太平。但是蝴蝶飞不过沧海。
我曾经想,她为什么不是愿做双青鸟,生死在天边呢?那样岂不是更有力量?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织女就是最可怜的妻子,她不能放弃织布的工作,因为自从成为了牛郎的妻子,她所有的一切都束缚在家园和织布上了。她的幸福取决于丈夫是否平安归来。
这是一首民间化了的织女诗,写的不是天上的织女,是人间的妻子。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
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哪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
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元稹《古决绝词》节录
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然是男耕女织,虽然有离别,其归宿还是家庭。
但是时代是发展进步的,就算是封建社会,城市仍旧不断崛起和发展,婚姻和爱情也就不那么牢靠,比如汉朝卓文君是铁商之女,司马相如是清贫文官。两个人的相爱以卓文君私奔传为美谈,然而发迹后司马相如另有新欢。
卓文君写了《白头吟》,表示对这感情的失望。也就是不再肯与司马相如做夫妻。
时代的发展,人们更期待爱情本身的魅力,使爱和生活长久。
牛郎织女星高挂天空,然而人世间的离别不再主要是外力分隔,而取决于两个人感情本身的坚韧。
但是人心哪如天上的星星。天上的双星还在,人世间多有变迁。又一个女子被抛弃。
我曾经愿望我们是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虽然有分离,却忠贞不渝。
我不愿意作庭院里的红槿花,朝开夕落。
我曾愿望像牛郎织女,七月七日一相见,定下终生,始终不变。
我不愿意心像木槿花,朝开暮落,无有安定。
分开之后,因为不能相守相亲,但是我愿意相思相望。
但是你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将我抛弃。
我牵着你的手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你竟然不谈归期。
你既然如此无情,我也动摇了。就当是从此你我生死之别,不再有牵挂悲苦。
七夕,曾经在七夕的牵牛织女星下有过山盟海誓,同样是七夕,又一个七夕,男人只是敷衍,不在肯说出回家的日子。
这虽然是一首断情诗,但着实让人伤感,人们是那么期待长久永恒,有如天上的星辰,如北斗之七,如七夕之七,然而终究错付。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节录
该怎么说起唐明皇和杨玉环这对皇家爱人呢?
唐朝的七夕,有道教的护佑,有盛世的繁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实际比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牢靠。因为并非来自感情本身的背叛。从唐玄宗中年迎娶杨玉环,到杨玉环死的时候已经三十八岁,说唐玄宗只是喜欢杨玉环的容貌,恐怕难尽其情。
皇家盛大的七夕节,只是给了这对感情深厚的夫妻更隆重深情的氛围。
在长生殿上盟誓,更像是中年夫妻的相守真情。
虽然这样的誓言和恩爱,为外力所打断。杨玉环身死马嵬,唐明皇逊位。
只是贵为天子和皇妃,也起过真心的誓言,但是盛世的坍塌,直接让爱情转入最悲惨的死别。
唯一让人看中的,是那七月七日长生殿里的誓言,它代表不了未来和结果,但是代表了一刹那宝贵的真心,因此永恒。
虽然死亡和长生是个悖论,虽然杨玉环到底是如何死的,仍旧存在争议,很多人直指唐明皇,不是你赐死,她怎么会死?但人们还是对这对夫妻在历史的夹缝里寄以同情。
因为相信他们是真的愿望过,至少是爱的永恒,有如星辰之恒定。
梳理七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永恒的愿望,是那么迫切,从上古期待生活的稳定,家庭的团圆,到后来在变化的现实中渴望感情的稳定和永恒。
虽然很早之前,人们也知道天上牛郎织女星并没有人间的感情,却仍旧赋予了深情的想象和笃定的深情。
牛郎织女也成为一个特殊的感情符号,永恒落在人的心中。
最美最深情的誓言和相思,仍旧要给予这一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