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读书 | 关注人的发展是课程的关键

为什么要用课程超越两套大纲?(2)

关注人的发展是课程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

今天重读魏智渊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中关于两套大纲的内容。
其中“以课程思想超越两套大纲”的章节,我做着摘录。

“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两套大纲的知识中心主义倾向特别明显。”(P148)

此句,一下子让我醒悟:两套大纲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个时代的产物,放在新课程建设背景下,它的局限性,被映照了出来!
第一套大纲是以教材为载体的关键知识和关键技能。如字词、定理、公式等,以及阅读、观察、书写、表达、思考。而第二套大纲也是以第一套大纲为核心的智力背景。
那么,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两套大纲都是围绕书本知识展开的,没有脱离知识本身,易陷入知识中心主义的窠臼里。

“它先假定了知识是可以被分解开来,前后排列成顺序的,再假定每一种知识都有明确的相对应的现象(或素材),又假定学生在遭遇那些现象与素材时,会自然地产生困惑以及好奇。”(P149)

这些都只围绕知识打转,没有脱离知识,不管它是文字的、数字的,还是自然实体的,况且它始终是静态的。。
而在两套大纲中唯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是人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似乎没有在此提及。
而干国祥、魏智渊老师提出要用课程超越两套大纲,正是基于此种考虑。
他们认为:

“在新课程思想中,知识既应该视为是一个动词,意味着学生去探索、穿越、把握的过程,又应该视为是一个不断自我 更新完善的经验结构,它意味着自身就是用原有的经验结构不断地去探索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P149)

只有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知识才是动态的,才是灵活的,是流动的,可探索、穿越、把握的。
我觉得,这是用课程超越两套大纲的关键解读。

“所以在课程中,穿越、旅程、编织、汇聚、对话、不断地重新建构、自组织,这些带有人类运动性质的词语,将不仅仅成为隐喻,而且将是教学的事实。”(P149)

只有关注人在理解知识、探究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各种与人有关的活动(穿越、旅程……)才更有意义,才能真正把两套大纲与实际的教学相结合,生成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从而也达到超越两套大纲的效果。

“……但是居于我们关注核心的,是儿童在课程(穿越过程)中的生命丰富性和经验具体增长。课程将成为儿童与世界展开游戏、对话的历史,而不是按照一个谱系吸取知识的过程。”(P150)

在乎人的生命在课程中的变化,以人为核心来设计课程,而不只是以知识(大纲)来寻找内容,这是新课程可以超越两套大纲的优势所在。

我去书架上找到美国著名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在目录中,我就可以感知到他给学生进行的课程“世界真美好”“火箭人”“经济学的天空”“电影英雄”“行万里路”……这些,都只是围绕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开展的,都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根据教室里的实际情况特意设计的课程活动,有助于学生不同方面的成长发展。

我记得,我也曾模仿过其中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在自己的班级做过学生的纪律课程。这些也不是为了完成某个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遵守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在一届学生中开展过梦想课程,从“有梦”到“追梦”再到“圆梦”,从七年级做到九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也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梦想本身的知识,而是想促使学生成为有梦想、有追求的少年。很多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班会、征文、演讲等不同形式)认识了自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我还在七年级开展《西游记》课程,(当然很简单,还构不成系统,以后得完善),让学生通过讲西游故事、品西游人物、演西游情节、议西游问题等活动,穿越《西游记》,让《西游记》成为七年级重要的成长经历。虽然也有应付考试中“名著导读”的考虑,但更多的是想让学生在与《西游记》阅读、思考、探讨的过程中,发现书中的精神,从中获得个人的成长。

关注人的发展是课程的关键。

用课程超越两套大纲,是为了更全面的促进人的发展,把眼光从单纯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上,移到更广阔的世界,聚焦到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知识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老师读书 | 关注人的发展是课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