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这个方法很好,但很多家长都误用了!

熊猫亲子阅读的米儿老师

上个周末带着橙子参加了一个万圣节亲子活动,其中有一对母女,让我印象很深。

其中一个女孩,四岁多,性子特别急,不管是玩游戏、吃零食、还是参加活动,只要稍有耽搁便会发脾气。

而女孩的妈妈也很有意思,女儿越是想得到的,她越是不急着答应。比如,活动中,桌子上摆着几样小零食,小女孩急着想吃,可她妈妈坚决不同意,要求她先把手工做完了再说。

女孩再一次情绪爆发,一边大哭一边拍打桌子。在一桌人的注视下,女孩儿妈妈尴尬滴把孩子拖抱了出去。

后来我跟这个妈妈闲聊,才知道她是误用了“延迟满足法”。

她说为了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采用了“延迟满足法”,比如,孩子小时候很爱哭,看到孩子哭,她不会马上把孩子抱起来;孩子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不是立即给孩子买,而是告诉孩子等一等以后再买,孩子要买玩具车,她会说,“等礼拜天再给你买。”孩子想吃棒棒糖,她会说,“你表现好的话,明天给你买糖吃。”……

然而孩子并没有像妈妈希望的那样,通过等待变得自律。相反,孩子越来越容易发脾气,对玩具、零食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妈妈不给买,她就缠着爷爷奶奶给她买。而且不管大人买多少糖,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全部吃完,从来不会留到第二天。因为她怕被妈妈发现,就又没得吃了。

妈妈很困惑,不是说延迟满足的能力很重要吗?怎么越训练,孩子越等不住了呢?

原因是她误解了延迟满足的含义,用错了方法,给孩子造成了很严重的匮乏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延迟满足”这个话题,看看怎么做,才能真正让孩子获得等待和自控能力吧。

什么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著名的儿童实验——棉花糖实验,有600多名3-6岁的儿童参与实验。

研究人员给孩子每人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他们,“如果现在不吃掉这块棉花糖,15分钟后等我回来,会再给你一块棉花糖。”

研究人员离开房间后,有些孩子马上就吃掉了棉花糖,有些却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忍住没有吃糖。

通过十几年的追踪研究,心理学家发现,没有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长大后有更强的竞争力和自信心,能更好地面对挫折,不管是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在学业成就方面,都比马上吃掉糖的孩子更成功。

2.“延迟满足”被忽略的关键

在整个棉花糖实验中,有三个细节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延迟满足能否实现的关键:

                    所有的决定,都由孩子主导

棉花糖实验中,面对美味的棉花糖,是立即吃掉、等一等再吃、还是忍着不吃?所有的选择都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没有任何他人的命令,也没有外界褒贬的评价。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客观情况下,孩子自己的意愿。这是一个主动行为,主导者是孩子自己。

相比之下,大人要求孩子等待的行为,主导却是家长。大人认为不该满足孩子就不满足,故意给孩子设置障碍。明明看到孩子需求很强烈,还是要刁难孩子,要求孩子忍一忍、等一等。它是一种施加了压力的强迫,与主动等待有着本质的区别。

由此可见,只有自发自愿的延迟满足,才能真正形成让孩子受益的能力。


在信任的状态下才能谈延迟满足

2013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Richard Aslin等人曾重新做了一次棉花糖实验,只不过这一次的道具是蜡笔。

在实验中,他们增加了一个新的变量——大人是否遵守诺言。有一半的孩子,无论是否坚持到最后,都无法得到更新的蜡笔;而另一半孩子,则依旧按照说定的计划执行。

结果显示,那些经历过大人食言的孩子,在后续实验中的自制力大大降低,坚持下来的比例仅仅是另一半孩子的四分之一。

这意味着,想让孩子做到延迟满足,家长守信是关键。只有遵守承诺,孩子才会发现等待是值得的,他们的内心才会充满信任。

很多父母为了刻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往往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会拒绝孩子的要求,并许诺过段时间兑现。但可能一个转身,他们便将诺言忘得一干二净。

反复多次之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被破坏,他们不再相信父母,当然也就很难做到发自内心地愿意等待。

要实现延迟满足,首先得让孩子得到满足。只有即时满足做到位,孩子完全相信父母,才能谈接下来的自制力。

因此,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充满信任感的氛围,任何事情要不要满足、什么时候满足,一切的抉择都是孩子主导。

要谈延迟满足,首先就得满足!

事实上,这个实验尽管相当经典,严谨性却始终受到质疑。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实验样本量有限,很多调查数据有缺失,并且变量过于单一,接受实验的孩子全部来自同一个幼儿园,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层级、种族、父母受教育水平、收入等变量的影响。

2018年5月,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TylerWatts等人在《心理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他们重新优化了棉花糖实验,挑选的孩子来自社会不同层级与种族,父母受教育水平与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更能反应社会整体面貌。

在弥补了原先实验中的漏洞之后,这项研究颠覆了经典。研究人员非但无法重现Walter Mischel等人先前的结论,还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发现——

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家庭条件有关。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孩子,更不愿意等待第二块棉花糖。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稀缺心态”,指的是人们对某个资源的“拥有”程度少于对它的“需要”程度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直白点解释,也就是越缺乏什么,就越对什么在意,并由此会带来一系列后续的负面影响,比如会产生“管窥”效应,只专注眼前的利益;会引起“心智带宽”的负担,导致一个人缺乏洞察力、前瞻性和执行控制力……

这或许能够解释上述这种情况。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很少为孩子提供足够的零食,这就使得孩子在面对难得吃到一次的棉花糖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吃掉。

与此同时,在稀缺心态的作祟下,这些孩子只会专注于眼前这一块棉花糖,而忽略了更长远的事情,比如说,适当等待的话,会得到更多想要的美食。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不被满足的孩子,会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更加沉不住气。

而由此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匮乏感会使他们长期处于稀缺心态之中,从而导致更差的自制力、更短浅的目光、更自私自利的想法,最终局限了一生的发展。

要谈延迟满足,首先就得满足!孩子的自制力本来就比大人差,而一个从来没有被满足过、从来就没得选择、永远处于匮乏状态的孩子,自制力的获得和培养无疑会更加不容易。

3.延迟满足的正确做法

根据孩子的年龄决定是否延迟满足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3岁幼儿很难通过错误信念任务,4岁左右是心理理论形成的主要时期。这也是执行功能发展较成熟的时期,是延迟满足能力形成的关键期。

所以,孩子在3岁以前没有必要进行延迟满足,尤其是合理需求,比如想吃饭、想要大人抱抱、想要大人帮忙玩玩具,大人应该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是让孩子大哭不止。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因为只有自发自愿的延迟满足,才能真正形成让孩子受益的能力;

平日里多多满足孩子,且不要食言

要实现延迟满足,首先得让孩子得到及时满足,其实,“及时满足”跟“延迟满足”并不矛盾。一个被充分满足过的孩子,才会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有足够的笃定来延迟等待。

满足,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所以才有底气等待甚至拒绝。

此外,家长也应该说到做到,不要食言,让那个眼巴巴等着的孩子空欢喜一场。

如实跟孩子分析等待的利弊

想让孩子配合延迟满足,家长首先应该替他们好好分析一下等待的利弊,比如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一次看很长时间的电视。

延迟满足,培养的重点并非是孩子遇事能忍耐等待多久,而是一种经过利弊分析权衡后,能够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自主选择能力。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延迟满足

对于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不能一次性全部满足,而是满足一部分,后一部分执行完自己的任务后再对其满足,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延迟满足。比如孩子饭前吃零食,可以提供一部分,饭后再吃一部分。

当然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该延迟就延迟。例如孩子非要玩父母给买一个超出经济能力的玩具,这种就不能立即满足,而是要给孩子讲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延迟满足】这个方法很好,但很多家长都误用了!)